【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伏组件固定头尾距离工装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组件制造领域,具体为光伏组件固定头尾距离工装。
技术介绍
光伏组件制作工艺中层叠排版过程中需要控制头尾部距离玻璃短边、长边的距离,要求距离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距离过短后期在组件装框过程中会遮挡电池片,从而影响组件的整体效率,距离过长在玻璃尺寸固定的情况下,串间距变小也会影响组件整体的效率。因此,需要一种可以进行调节的光伏组件固定头尾距离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光伏组件固定头尾距离工装,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光伏组件固定头尾距离工装,包括横框,所述横框内设置有连接腔,所述横框前端面为开口设置,所述横框一侧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一端伸入连接腔内设置,所述移动板与横框垂直设置。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板内贯穿有穿孔,所述穿孔横向穿设有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所述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左端伸出横框左端面外设置并一体化连接有螺纹连接头,所述螺纹连接头通过螺纹固定连 ...
【技术保护点】
1.光伏组件固定头尾距离工装,包括横框(2),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框(2)内设置有连接腔(10),所述横框(2)前端面为开口设置,所述横框(2)一侧设置有移动板(14),所述移动板(14)一端伸入连接腔(10)内设置,所述移动板(14)与横框(2)垂直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光伏组件固定头尾距离工装,包括横框(2),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框(2)内设置有连接腔(10),所述横框(2)前端面为开口设置,所述横框(2)一侧设置有移动板(14),所述移动板(14)一端伸入连接腔(10)内设置,所述移动板(14)与横框(2)垂直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固定头尾距离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14)内贯穿有穿孔(11),所述穿孔(11)横向穿设有第一导杆(12)和第二导杆(6),所述第一导杆(12)和第二导杆(6)左端伸出横框(2)左端面外设置并一体化连接有螺纹连接头(9),所述螺纹连接头(9)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有螺栓(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固定头尾距离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腔(10)内右侧壁设置有杆槽(13),所述第一导杆(12)和第二导杆(6)右端与杆槽(13)连接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组件固定头尾距离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框(12)上端面设置有横槽(3),所述移动板(14)上端面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惠祺,顾丽萍,王立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彩虹永能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