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结构、晶体管、可变电容及元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0731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7: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半导体结构,包括:衬底以及位于衬底上的栅极结构,所述衬底包括势阱,势阱中形成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连通,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注入相同的离子,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注入相同的离子。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晶体管和一种可变电容,均包括如上述所述的半导体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元器件,包括晶体管以及位于所述晶体管旁边的可变电容,晶体管和可变电容的势阱相同。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半导体结构、晶体管、可变电容及元器件中,晶体管和可变电容的势阱为同一类型的势阱,由于是同一类型的势阱,无需考量类似N型势阱和P型势阱之间的最小隔离需求,可以有效缩减版图面积。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transistor, variable capacitance and compon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导体结构、晶体管、可变电容及元器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
,尤其是涉及一种半导体结构、晶体管、可变电容及元器件。
技术介绍
随着物联网和可穿戴技术的发展,要求更小的电路来实现更多功能,面积的缩减可以从两方面,一种是集成电路技术节点的前进,从90nm,55nm,40nm,28nm,14nm,甚至到7nm,技术节点的进步可以使单位面积容纳更多的晶体管,从而实现芯片的面积缩减,另一种是设计的优化,包含功能设计的优化,例如对于高电压的运用,将原有的多级的增压,利用电容实现级数缩减),还有就是版图的优化,通过优化版图的摆放和设计规则的优化来实现小面积芯片设计。对于常用的器件,如晶体管,电容,电阻,二极管,三极管,其都有对应的规则来规定画法和相对的距离要求。对于可变电容结构,目前55nm低功耗逻辑使用的利用衬底掺杂类型,源漏极与多晶硅掺杂相同的类似晶体管的薄氧化硅结构来形成的可变电容器(薄氧化硅,单位面积可以提供更多的电容),这种结构与原有的二极管的可变电容器相比的优点是与互补型晶体管(CMOS)制造工艺完全兼容,而且与晶体管搭配使用,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以及位于所述衬底上的栅极结构,所述衬底包括势阱,所述势阱中形成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连通,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注入相同的离子,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注入相同的离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以及位于所述衬底上的栅极结构,所述衬底包括势阱,所述势阱中形成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连通,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注入相同的离子,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注入相同的离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势阱为P型势阱或N型势阱。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当势阱为P型势阱时,注入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离子为输入/输出N型器件浅轻掺杂离子,注入所述第三通道和所述第四通道的离子为源漏极N型掺杂离子;当势阱为N型势阱时,注入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离子为源漏极N型掺杂离子,注入所述第三通道和所述第四通道的离子为输入/输出N型器件浅轻掺杂离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结构包括:位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志李娟娟邵华陈昊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