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停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59897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化停车系统,包括机器人停车站和平面停车场,所述机器人停车站设置在平面停车场的出口和入口处,所述机器人停车站的出入口处设置有自助服务终端,所述平面停车场内放置有停车机器人,且机器人停车站和停车机器人的数量根据平面停车场的面积确定,所述机器人停车站的内部可以停放普通机动车。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停车站出入口门和停车站侧门可以实现机器人和人分流,保证机器人和人不会相互影响,设置在平面停车场出入口处的机器人停车站方便普通机动车进出入平面停车场,停车机器人可以通过自助服务终端获取普通机动车的存放时间,然后调整普通机动车的存放位置,提高了停车机器人的工作效率。

An automatic park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停车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停车机器人
,具体为一种自动化停车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家庭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已经进入千家万户,汽车数量的增多导致对停车场的要求变多,目前的室内和室外的停车场远不能达到要求,而城市的建设一般固定,很难增加,且停车场车辆较多,行径复杂,不管是进入停车场还是取车都会耗费大量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提供一种自动化停车系统。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化停车系统,包括机器人停车站和平面停车场,所述机器人停车站设置在平面停车场的出口和入口处,所述机器人停车站的出入口处设置有自助服务终端,所述平面停车场内放置有停车机器人,且机器人停车站和停车机器人的数量根据平面停车场的面积确定,所述机器人停车站的内部可以停放普通机动车。其中,所述机器人停车站的侧面安装有停车站侧门,所述机器人停车站对应自助服务终端的一端安装有停车站出入口门。其中,所述停车站出入口门和停车站侧门均设置有动力装置,该动力装置可以打开或关闭停车站出入口门和停车站侧门。其中,所述停车机器人包括可变距机器人,所述可变距机器人的顶面设置有信号收发柱,所述可变距机器人的内侧设置有托车杆,所述托车杆的数量为两组,且两组托车杆设置在可变距机器人内侧的两端。其中,所述可变距机器人的变动距离为2.4m-5.1m。其中,所述平面停车场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与停车机器人上的信号收发柱相对应的信号装置。其中,所述平面停车场、停车机器人和自助服务终端内部设置局域网模块、5G网络模块或物联网模块,且自助服务终端与平面停车场和停车机器人数据相通。其中,所述自助服务终端内部设有处理器,处理器可以接收普通机动车的存放数据,所述存放数据包括收普通机动车的所有人信息、收普通机动车的车牌号和收普通机动车的存放时间。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停车站出入口门和停车站侧门可以实现机器人和人分流,保证机器人和人不会相互影响,设置在平面停车场入口处的机器人停车站方便普通机动车进入平面停车场,设置在平面停车场出口处的机器人停车站方便普通机动车出平面停车场。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自助服务终端可以确定收普通机动车的存放时间,停车机器人可以通过自助服务终端获取普通机动车的存放时间,然后调整普通机动车的存放位置,提高了停车机器人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停车机器人俯视图。图中标记:1、机器人停车站;2、平面停车场;3、停车机器人;31、可变距机器人;32、托车杆;33、信号收发柱;4、普通机动车;5、自助服务终端;6、停车站出入口门;7、停车站侧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参照图1-2,一种自动化停车系统,包括机器人停车站1和平面停车场2,机器人停车站1设置在平面停车场2的出口和入口处,机器人停车站1的出入口处设置有自助服务终端5,平面停车场2内放置有停车机器人3,且机器人停车站1和停车机器人3的数量根据平面停车场2的面积确定,机器人停车站1的内部可以停放普通机动车4。机器人停车站1的侧面安装有停车站侧门7,机器人停车站1对应自助服务终端5的一端安装有停车站出入口门6,停车站出入口门6和停车站侧门7均设置有动力装置,该动力装置可以打开或关闭停车站出入口门6和停车站侧门7。通过停车站出入口门6和停车站侧门7可以实现机器人和人分流,保证机器人和人不会相互影响,设置在平面停车场2入口处的机器人停车站1方便普通机动车4进入平面停车场2,设置在平面停车场2出口处的机器人停车站1方便普通机动车4出平面停车场2。停车机器人3包括可变距机器人31,可变距机器人31的顶面设置有信号收发柱33,可变距机器人31的内侧设置有托车杆32,托车杆32的数量为两组,且两组托车杆32设置在可变距机器人31内侧的两端,可变距机器人31的变动距离为2.4m-5.1m,平面停车场2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与停车机器人3上的信号收发柱33相对应的信号装置。平面停车场2内部设置的若干信号装置方便停车机器人3定位停车。平面停车场2、停车机器人3和自助服务终端5内部设置局域网模块、5G网络模块或物联网模块,且自助服务终端5与平面停车场2和停车机器人3数据相通。自助服务终端5内部设有处理器,处理器可以接收普通机动车4的存放数据,存放数据包括收普通机动车4的所有人信息、收普通机动车4的车牌号和收普通机动车4的存放时间。通过自助服务终端5可以确定收普通机动车4的存放时间,停车机器人3可以通过自助服务终端5获取普通机动车4的存放时间,然后调整普通机动车4的存放位置,提高了停车机器人3的工作效率。实施例2:当普通机动车4行驶至机器人停车站1后,将普通机动车4熄火停好后,在通过自助服务终端5确定普通机动车4的信息和停放时间,机器人停车站1可以将停车站出入口门6关闭,在将停车站侧门7打开,停车机器人3通过自助服务终端5获取普通机动车4的数据,并且通过可变距机器人31调整两组托车杆32的距离,使停车机器人3可以将普通机动车4运走,并根据普通机动车4的停放时间确定普通机动车4的停放位置。实施例3:当需要将普通机动车4从平面停车场2取出时,可以通过移动端APP设置普通机动车4的取出时间,自助服务终端5可以将该信息通过局域网模块、5G网络模块或物联网模块输送至停车机器人3,停车机器人3获取信息后可以将对应的普通机动车4在取出时间前5-10分钟输送至机器人停车站1中,车主到达后,可以根据自助服务终端5打开机器人停车站1的停车站出入口门6,然后将普通机动车4取出。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化停车系统,包括机器人停车站(1)和平面停车场(2),所述机器人停车站(1)设置在平面停车场(2)的出口和入口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停车站(1)的出入口处设置有自助服务终端(5),所述平面停车场(2)内放置有停车机器人(3),且机器人停车站(1)和停车机器人(3)的数量根据平面停车场(2)的面积确定,所述机器人停车站(1)的内部可以停放普通机动车(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停车系统,包括机器人停车站(1)和平面停车场(2),所述机器人停车站(1)设置在平面停车场(2)的出口和入口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停车站(1)的出入口处设置有自助服务终端(5),所述平面停车场(2)内放置有停车机器人(3),且机器人停车站(1)和停车机器人(3)的数量根据平面停车场(2)的面积确定,所述机器人停车站(1)的内部可以停放普通机动车(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停车站(1)的侧面安装有停车站侧门(7),所述机器人停车站(1)对应自助服务终端(5)的一端安装有停车站出入口门(6)。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站出入口门(6)和停车站侧门(7)均设置有动力装置,该动力装置可以打开或关闭停车站出入口门(6)和停车站侧门(7)。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机器人(3)包括可变距机器人(31),所述可变距机器人(31)的顶面设置有信号收发柱(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川李昱姜钧李春福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丽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