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浇注线圈内表面气孔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98319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降低浇注线圈内表面气孔的模具,包括内模,内模表面上涂有脱模剂,内模中间孔安有绕线机主轴,内模上方设有上挡板,下方设有下挡板,自下挡板处的内模上半叠绕无碱无蜡玻璃纤维带,叠绕宽度至少占内模的1/2以上,叠绕高度至少为线圈高度的3/4以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内模表面半叠绕一层无碱无蜡玻纤带,利用玻纤带的毛细纤维刺破真空环境下的气泡,在内模表面网格布之间不能形成有效气泡,提高了浇注线圈的浇注质量。

A mould for reducing the air hole on the inner surface of casting c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浇注线圈内表面气孔的模具
本技术属于变压器设备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降低浇注线圈内表面气孔的模具。
技术介绍
线圈内表面有气泡孔轻者会导致变压器局部放电实验不合格,严重者会导致变压器耐压试验发生放电现象,严重影响产品质量。成品线圈脱模以后检查发现,在线圈内表面距下部线圈高度一半以下,发现有气泡孔,有的气泡孔是破损的好检查,有的表面蒙一层树脂,内部发白,一碰就破的气泡孔容易漏检。为消除气泡的产生,从树脂的选料要求、浇注工艺过程中真空度的调整,固化工艺过程中对温度的调整,模具表面涂脱模剂的用量控制等措施,均没有消除气泡的产生。成品后只能加强检查修补,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降低浇注线圈内表面气孔的模具,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浇注线圈内表面有气孔的缺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降低浇注线圈内表面气孔的模具,包括内模,内模表面上涂有脱模剂,内模中间孔安有绕线机主轴,内模上方设有上挡板,下方设有下挡板,自下挡板处的内模上半叠绕无碱无蜡玻璃纤维带,叠绕宽度至少占内模的1/2以上,叠绕高度至少为线圈高度的3/4以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内模表面半叠绕一层无碱无蜡玻纤带,利用玻纤带的毛细纤维刺破真空环境下的气泡,在内模表面网格布之间不能形成有效气泡,提高了浇注线圈的浇注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零件说明:1、内模,2、上挡板,3、下挡板,4、无碱无蜡玻璃纤维带,5、绕线机主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与实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一种降低浇注线圈内表面气孔的模具,包括内模1,内模1表面上涂有脱模剂,内模1中间孔安有绕线机主轴5,内模1上方设有上挡板2,下方设有下挡板3,自下挡板3处的内模1上半叠绕无碱无蜡玻璃纤维带4,无碱无蜡玻璃纤维带4厚0.1mm、宽25mm,叠绕宽度占内模1的1/2以上,叠绕高度至少为线圈高度的3/4以上。按要求模具表面涂脱模剂,用纸巾擦拭保证模具表面整体涂一层托模具剂,脱模剂不得有水滴状残留,从模具下挡板开始内模上半叠绕一层无碱无蜡玻纤带,高度至少保证线圈高度的3/4以上。利用玻纤带的毛细纤维刺破真空环境下的形成的气泡,在内模表面网格布之间不能形成有效气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低浇注线圈内表面气孔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模(1),内模(1)表面上涂有脱模剂,内模(1)中间孔安有绕线机主轴(5),内模(1)上方设有上挡板(2),下方设有下挡板(3),自模具下挡板(3)开始的内模(1)上半叠绕一层无碱无蜡玻纤带(4),叠绕宽度至少占内模(1)的1/2以上,叠绕高度至少为线圈高度的3/4以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浇注线圈内表面气孔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模(1),内模(1)表面上涂有脱模剂,内模(1)中间孔安有绕线机主轴(5),内模(1)上方设有上挡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连刚王新军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天能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