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隔板的变压器骨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9827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具有隔板的变压器骨架,包括有骨架主体、初级端和次级端;该初级端、次级端分别对应设置有多个初级引脚、多个次级引脚;该骨架主体外表面具有线圈部,该初级端、次级端分别位于线圈部的两侧,其中,所述骨架主体的外周侧面径向扩大延伸出有增大初级端和次级端之间爬电距离的一隔板,且隔板靠近次级端,隔板与次极端之间形成有隔离空间,隔板的底部两侧贯穿有引线槽。通过在靠近次极端的骨架主体上设置有一隔板,且隔板与次极端之间形成一隔离空间,其有效增加了初级端和次极端安全距离,满足了安规的安全距离,且相较传统拉长初级端和次极端的距离和增设挡墙、胶纸、铁氟龙套管等绝缘材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缩小了体积,更便于安装。

Transformer frame with part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隔板的变压器骨架
本技术涉及变压器骨架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具有隔板的变压器骨架。
技术介绍
变压器骨架是电子变压器的主体结构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有:为变压器中的铜线提供缠绕的空间,以及用于承载磁心。在IEC、UL、CE等各种安全标准中,对作为电气隔离器件的电子变压器在安全距离(电气间隙及爬电距离)方面有着详细的硬性规定。目前,现有电源向着小型化的方向发展,其体积变得越来越小,因此变压器骨架的体积也变得越来越小,如何保证电子变压器骨架在满足电源小型化的同时,又能满足各种安全标准的安全距离,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难题。现有的变压器骨架满足安全距离的一般措施是直接加大变压器骨架的初级线圈槽和次级线圈槽之间的间距,并辅助以挡墙、胶纸、铁氟龙套管等绝缘材料进行防护,该措施不仅加大了变压器骨架的体积,增加了物料成本,而且不利于减小变压器整体体积,同时也不利于减小电路板布板空间;又或者是采用次级飞线的安装结构,通过在电路板上的飞线焊孔来满足必要的距离,但由于飞线的工艺管控难度较大,而且飞线的上板安装较难操作,不仅对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而且操作时间长,从而提高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隔板的变压器骨架,其具有结构简单,在满足安规的安全距离的同时可有效缩小电压器骨架的体积以及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等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隔板的变压器骨架,包括有骨架主体以及分别设置于骨架主体两端的初级端、次级端;该初级端、次级端分别对应设置有多个初级引脚、多个次级引脚;该骨架主体外表面具有用于绕线的线圈部,该初级端、次级端分别位于线圈部的两侧,其中,所述骨架主体的外周侧面径向扩大延伸出有增大初级端和次级端之间爬电距离的一隔板,且隔板靠近次级端,隔板与次极端之间形成有隔离空间,隔板的底部两侧贯穿有引线槽。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隔板的外周侧面凹设有爬电空间。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隔板为电木材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初级端的底部内侧面向下凸设有多个定位柱,相邻两定位柱之间形成过线槽。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初级端的底面两端均向下凸设有定位台,两定位台位于多个定位柱的两侧,且定位台的底面向下凸设有插柱。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次级端的底部内侧面向下凸设有多个定位柱,相邻两定位柱之间形成过线槽。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次级端的底面两端均向下凸设有定位板,两定位板位于多个定位柱的两侧。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初级引脚和次级引脚均呈L形。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初级引脚的根部设置有第一绕线结构;该次级引脚的根部设置有第二绕线结构。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绕线结构和第二绕线结构为凹槽或者咬花纹理。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在靠近次极端的骨架主体上设置有一隔板,且隔板与次极端之间形成一隔离空间,其有效增加了初级端和次极端安全距离,满足了安规的安全距离,且相较传统拉长初级端和次极端的距离和增设挡墙、胶纸、铁氟龙套管等绝缘材料,本技术缩小了体积,更便于安装,且降低生产成本。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立体图。附图标识说明:10、骨架主体11、线圈部20、初级端21、定位柱22、定位台23、插柱201、过线槽30、次极端301、过线槽31、定位柱32、定位板40、初级引脚41、第一绕线结构50、次级引脚51、第二绕线结构60、隔板601、隔离空间602、引线槽603、爬电空间。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骨架主体10以及分别设置于骨架主体10两端的初级端20、次级端30。该骨架主体10为筒体状,且为中空结构。该骨架主体10外表面具有用于绕线的线圈部11,其用于绕制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该初级端20、次级端30分别对应设置有多个初级引脚40、多个次级引脚50,具体的,该初级端20、次级端30分别位于线圈部11的两侧。上述骨架主体10的外周侧面径向扩大延伸出有增大初级端20和次级端30之间爬电距离的一隔板60,且隔板60靠近次级端30,保证线圈部11有足够的空间绕线。隔板60与次极端30之间形成有隔离空间601,通过隔板60和隔离空间601的设置,其有效增加了初级端20和次极端30安全距离(电气间隙及爬电距离),满足了安规的安全距离。隔板60的底部两侧贯穿有引线槽602。所述隔板60的外周侧面凹设有爬电空间603,其进一步增加安全距离,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隔板60为电木材质。该初级端20的底部内侧面向下凸设有多个定位柱21,相邻两定位柱21之间形成过线槽201,过线槽201为斜坡式过线槽。且初级端20的底面两端均向下凸设有定位台22,两定位台22位于多个定位柱21的两侧,且定位台22的底面向下凸设有插柱23。该次级端30的底部内侧面向下凸设有多个定位柱31,相邻两定位柱31之间形成过线槽301。且次级端30的底面两端均向下凸设有定位板32,两定位板32位于多个定位柱31的两侧。该初级引脚40的根部设置有第一绕线结构41。该次级引脚50的根部设置有第二绕线结构51,所述第一绕线结构41和第二绕线结构42为凹槽或者咬花纹理,其能将线材很好的定位在引脚的根部,避免绕线时脱落和松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初级引脚40和次级引脚50均呈L形,即为卧式骨架。本技术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在靠近次极端的骨架主体上设置有一隔板,且隔板与次极端之间形成一隔离空间,其有效增加了初级端和次极端安全距离,满足了安规的安全距离,且相较传统拉长初级端和次极端的距离和增设挡墙、胶纸、铁氟龙套管等绝缘材料,本技术缩小了体积,更便于安装,且降低生产成本。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隔板的变压器骨架,包括有骨架主体以及分别设置于骨架主体两端的初级端、次级端;该初级端、次级端分别对应设置有多个初级引脚、多个次级引脚;该骨架主体外表面具有用于绕线的线圈部,该初级端、次级端分别位于线圈部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主体的外周侧面径向扩大延伸出有增大初级端和次级端之间爬电距离的一隔板,且隔板靠近次级端,隔板与次极端之间形成有隔离空间,隔板的底部两侧贯穿有引线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隔板的变压器骨架,包括有骨架主体以及分别设置于骨架主体两端的初级端、次级端;该初级端、次级端分别对应设置有多个初级引脚、多个次级引脚;该骨架主体外表面具有用于绕线的线圈部,该初级端、次级端分别位于线圈部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主体的外周侧面径向扩大延伸出有增大初级端和次级端之间爬电距离的一隔板,且隔板靠近次级端,隔板与次极端之间形成有隔离空间,隔板的底部两侧贯穿有引线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隔板的变压器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外周侧面凹设有爬电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隔板的变压器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为电木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隔板的变压器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端的底部内侧面向下凸设有多个定位柱,相邻两定位柱之间形成过线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隔板的变压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维凯梁景伟姚健勇陈威达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联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