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铺网机及其热轧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97443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铺网机及其热轧生产线,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有消除纤维网静电,减少叠层的纤维网褶皱的优点。其中铺网机,包括输入带,所述输入带的输入端上方设有金属板,所述金属板朝向输入带凸起设置的尖端部,所述金属板连接具有导电性的静电接地组件接地。

A kind of wire laying machine and its hot rolling production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铺网机及其热轧生产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铺网机及其热轧生产线。
技术介绍
铺网机将纤维网运输到设置成与输入方向呈90°的输出带上,并且将纤维网以预定的铺放宽度多层地铺放在输出带上。然后这样形成的无纺织物可以在后续的针刺机中结固。铺网机的输入速度与输出带的输出速度的关系决定了要实现的叠层、亦即纤维网在待输出的平面构型物“无纺织物”中的层数。现有技术中,铺网机具有铺网滑车,铺网滑车具有配合带的铺网辊和用于输入带的铺网辊。在配合带的铺网辊与输入带的铺网辊之间设置有所谓的铺网间隙,纤维网从该铺网间隙出来并且被铺放到设置在铺网滑车下方的输出带上。由于纤维网在之前的加工中无法避免需要通过各种传送辊传送,无法避免的纤维网与传送辊会产生摩擦,进而产生静电,带有静电的纤维网从铺网间隙中掉下时,会与输入带或配合带粘连一定时间,导致纤维网不能连续的下落,使叠层的纤维网产生褶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铺网机,具有消除纤维网静电,减少叠层的纤维网褶皱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铺网机,包括输入带,所述输入带的输入端上方设有金属板,所述金属板朝向输入带凸起设置的尖端部,所述金属板连接具有导电性的静电接地组件接地。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尖端放电现象对静电进行消除。所谓尖端放电,即是在强电场作用下,物体尖锐部分产生的一种放电现象,它属于一种电晕放电。其原理是物体尖锐处曲率大,电力线密集,因而电势梯度大,致使其附近部分气体被击穿而发生放电。通常情况下,空气是不导电的,但是如果电场特别强,空气分子中的正负电荷受到方向相反的强电场力,有可能没“撕”开,这个现象叫做空气的电离。由于电离后的空气中有了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空气就可以导电了。空气电离后产生的负电荷就是负离子,失去电子的电荷带正电,叫做正离子。这里的尖端放电原理就是利用尖锐物体以非常近的距离靠近带电体但不接触带电体表面,使尖锐处附近产生极强的静电场,使空气被电离,为带电体表面所带有的带电粒子提供一个流向大地的通路。当带电粒子流到大地后,静电场场强随之降低,静电便被消除。之所以尖锐物体不能与带电体表面接触是因为一旦接触,尖锐物体便不能产生能使空气电离的电场场强,从而无法实现消除静电。由于纤维网表面所带有的电离的电场场强,从而无法实现静电。由于纤维网表面所带有的静电场能量很小,虽然电场场强很高,但静电能量没有积累到能产生可以引燃汽油的可见电火花,因此,这种方法是有效的。金属片与静电接地组件连接,带电粒子通过静电接地组件流向大地。进一步的,所述静电接地组件包括静电板和接地线,所述静电板竖直设置,所述静电板上端与金属板连接,所述静电板的下端通过接地线接地,所述静电板下端设有绝缘的支撑柱。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静电板接收到金属板的带电粒子后带有的静电,可对纤维网飘散在空气中的纤维进行吸附,从而起到减小空气中纤维的效果。进一步的,所述金属板连接于静电板上端一角,所述接地线连接于所述有静电板下端与金属板的对角位置。实施上述技术方案,电荷从静电板的一角传递至对角,使电荷充分分布在静电板上。进一步的,所述静电板两侧边缘对称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之间连接有与静电板相贴的刮板。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滑动刮板,可将静电板上吸附的纤维刮下,使静电板恢复对纤维的吸附力。进一步的,所述滑块竖直螺纹连接有往复丝杆,所述往复丝杆一端连接电机,所述电机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有静电检测仪,所述静电检测仪的检测头抵接于所述静电板上,所述控制器用于在静电检测仪检测到的电压值大于电压阈值时,控制电机每隔第一时间段工作第二时间段的一次,所述电机工作第二时间段使滑块于往复丝杆上往复移动一次回到原位,所述滑块的初始位置位于往复丝杆的上端。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静电采集仪采集到的静电板的电压值大于控制器中预设的电压阈值时,说明铺面机已经开始工作,纤维网在不断放电。控制器在电压值大于电压阈值时,控制往复丝杆每经过第一时间段就带动滑块往复一次,即实现了自动刮板的作用,减少了人工操作刮板的劳动力。进一步的,所述静电板下方设有收集筐。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收集框对刮板刮下的纤维进行收集。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盖板下方还转动连接有导向辊,所述导向辊的最低点低于所述尖端部的最低点。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导向辊将纤维网压至位于尖端部下方,避免纤维网与尖端部接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二在于提供一种热轧生产线,具有消除纤维网静电,减少叠层的纤维网褶皱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二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热轧生产线,包括铺网机,还包括按先后顺序一次设置的开松机、给棉机、梳理机、喷胶烘燥机和切边卷绕机,所述铺网机位于所述梳理机与所述喷胶烘燥机之间。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去除纤维网静电,减少纤维网叠层后褶皱形象的同时,可吸附空气中的纤维。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金属板上的尖端部的尖端放电原理,将纤维网上的静电通过接地静电组件传到至地面,以减少纤维网上的静电,减少纤维网从铺网间隙掉下时与输入带或配合带粘连的情况,减少叠层的纤维网褶皱;同时静电板在有静电的情况下,对空气的中的纤维进行吸附,以减少空气中的纤维。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金属板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静电组件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是实施例二的结构框图。附图标记:1、输入带;2、输出带;3、配合带;4、覆盖带;5、第一铺网辊;6、第二铺网辊;7、铺网间隙;8、第一转向辊;9、第二转向辊;10、第三转向辊;11、第四转向辊;12、第五转向辊;13、金属板;14、尖端部;15、静电板;16、接地线;17、支撑柱;18、滑块;19、往复丝杆;20、电机;21、控制器;22、检测头;23、收集筐;24、导向辊;25、刮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中的铺网机,从图中的视角用于理解的铺网机的工作原理。从未示出的梳理机出发,纤维网被运输到铺网机的输入带1上,在铺网机的内部设置有滑车,在该视图中只可看到该上滑车中的第三转向辊10。此外,铺网机还具有铺网滑车,其中示出了用于配合带3的第一铺网辊5和用于输入带1的第二铺网辊6。在配合带3的第一铺网辊5与输入带1的第二铺网辊6之间设置有所谓的铺网间隙7,纤维网从该铺网间隙7出来并且被铺放到设置在铺网滑车下方的输出带2上。两个第一铺网辊5和第二铺网辊6根据行驶方向而承担以下的任务,即,将纤维网垂直于迄今的行进方向铺放到设置在铺网滑车下方的输出带2上和同时进行折叠。为此,铺网滑车沿着水平方向在预调节好的宽度上持久地往复移动。输入带1在该实施例中围绕第一转向辊8和第二转向辊9并且围绕上滑车的第三转向辊10转向。在输入带1的上方可以设置有覆盖带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铺网机,包括输入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带(1)的输入端上方设有金属板(13),所述金属板(13)朝向输入带(1)凸起设置的尖端部(14),所述金属板(13)连接具有导电性的静电接地组件接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铺网机,包括输入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带(1)的输入端上方设有金属板(13),所述金属板(13)朝向输入带(1)凸起设置的尖端部(14),所述金属板(13)连接具有导电性的静电接地组件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铺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接地组件包括静电板(15)和接地线(16),所述静电板(15)竖直设置,所述静电板(15)上端与金属板(13)连接,所述静电板(15)的下端通过接地线(16)接地,所述静电板(15)下端设有绝缘的支撑柱(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铺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13)连接于静电板(15)上端一角,所述接地线(16)连接于所述有静电板(15)下端与金属板(13)的对角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铺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板(15)两侧边缘对称滑动连接有滑块(18),所述滑块(18)之间连接有与静电板(15)相贴的刮板(2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铺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进钱严新文陈子森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骏钱无纺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