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降解镁合金的热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热处理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可降解镁合金的热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生物医用材料分为以下几类,按照材料属性分为:金属材料(镁合金、锌合金、纯铁)、无机非金属材料(生物陶瓷)、聚合物(聚乳酸、聚酯类)、复合材料(金属基-陶瓷涂层体系等)。按照临床应用分为:体内植入材料和体外医用材料;按照材料用途分为:生物可降解和生物不可降解材料。人们开始期待植入的材料能暂时性的存在血管内,完成血管修复作用后,可以自行的降解且不会影响血管的正常运行。因此,可降解金属材料成为研宄的重点。镁合金的可降解性、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和力学性能使其在可降解生物医用材料领域有很大的应用前途。目前对医用镁合金研宄己经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和进展,这一点表明了镁合金作为医用材料是可行的。但镁化学性质活泼,电极电位低,导致镁合金在体内腐蚀速率过快,这无疑是镁合金一个致命缺陷。特别是在含有氯离子的环境里,会使镁的腐蚀速率加快,外貌形成的Mg(OH)2膜对镁合金的保护作用十分的小,Mg(OH)2的溶解削弱了腐蚀产物对镁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降解镁合金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n(1)、向熔炼炉中加入预热至300~450℃的镁锭7~7.5kg,将坩埚升温至700~750℃,待镁锭完全熔化后均匀搅拌1~5分钟,加入Mg-Nb中间合金200~300g、Mg-Y中间合金200~300g和锌锭300~500g,将炉温调整至800~850℃,对熔体进行匀速搅拌并保温10~15min,清除熔渣,将熔体在720~750℃保温静置0.5~1h,最后在680~700℃进行浇铸,获得镁合金铸锭;/n(2)、将所述镁合金铸锭在300~500℃进行固溶处理1~2h,然后在液压机上进行挤压,挤压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降解镁合金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向熔炼炉中加入预热至300~450℃的镁锭7~7.5kg,将坩埚升温至700~750℃,待镁锭完全熔化后均匀搅拌1~5分钟,加入Mg-Nb中间合金200~300g、Mg-Y中间合金200~300g和锌锭300~500g,将炉温调整至800~850℃,对熔体进行匀速搅拌并保温10~15min,清除熔渣,将熔体在720~750℃保温静置0.5~1h,最后在680~700℃进行浇铸,获得镁合金铸锭;
(2)、将所述镁合金铸锭在300~500℃进行固溶处理1~2h,然后在液压机上进行挤压,挤压后在300~400℃进行均匀化处理8~12h,得到直径15mm的镁合金棒材;
(3)、将所述镁合金棒材放在箱式电阻炉中进行退火处理,然后在淬火油中进行淬火处理,并在所述镁合金棒材冷却至160~220℃后取出,保温0.5~1h,再将所述镁合金棒材加热至回火保温2~3h,冷却至室温;
(4)、将回火后的所述镁合金棒材清洗,置于离子氮化设备里抽真空至10Pa,通入氨气至500~550Pa进行氮化,反应温度420~440℃,反应时间2~3h,然后通过磁控溅射法在所述镁合金棒材表面沉积耐腐蚀涂层,从而获得可降解镁合金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