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荧光废水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593301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荧光废水处理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1)除油破乳处理;(2)超临界水氧化处理;(3)多介质处理;(4)超滤膜过滤处理;(5)一级RO膜处理和二级RO膜处理;该方法能有效的去除有机物,投加药品量少,污泥量少,能节约污泥处理成本,加快反应速率,减少因生化调试所需不必要的时间,处理过后的水质完全能达到回收再利用效果,有效的做到零排放。

A method of fluorescent wastewater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荧光废水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荧光废水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荧光渗透液(主要由油基渗透溶剂、互溶剂、荧光染料、乳化剂等组成)作为示踪剂广泛地应用在精密零件无损探伤检测上,检测后的零件在清洗过程中产生荧光废水,荧光废水是一类特殊的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该类废水具有一定的荧光强度,COD达6000—8000mg/L,具有刺鼻性气味,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甘油或邻苯二甲酸二丁酯、LDE-305、PEB、YTP-15(荧光染料)、乳化剂(OT-7、MOA)等。此外,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难生物降解物质,可生化性非常差。同时,该类废水中无机物分含量高,对常规处理中生化部分的微生物活性造成不利影响,增加了其处理难度,该类废水采用传统方法处理难以取得理想效果。因电镀荧光废水主要来源于电镀荧光探伤工艺,废水中的油基溶剂、乳化液、有机染料COD浓度高难降解,排放量小,排放标准要求高,现如今荧光废水零排放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趋势,但以往传统工艺用于零排放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以往针对荧光废水传统工艺多采用除油破乳去除废水中乳化液及油脂,再利用芬顿高级氧化加强水的可生化性,后续用厌氧、兼氧来对水中有机物进行降解从而做到达标排放,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缺点:1、所需投加药品量较大成本较高。2、因投加药品量大所产生的污泥量也相应增加后续费用也相应增加成本变高。3、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并不能完全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处理过后仍然存在一部分难降解有机物。4、微生物调试期较长,更换过后需要较长时间来进行培养、驯化。5、反应时间较长,对水质稳定性有一定要求,如出现波动较大的情况可能对后续生化处理中的微生物造成不必要的损害,从而需要重新培养与驯化微生物,延长了处理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荧光废水处理方法,能有效的去除水中有机物,投加药品量少,污泥量少,能节约污泥处理成本,加快反应速率,减少因生化调试所需不必要的时间,处理过后的水质完全能达到回收再利用效果,有效的做到零排放。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荧光废水处理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1)除油破乳处理:先向荧光废水中加入AP型破乳剂使荧光废水中的乳化油、胶体絮凝而分离沉淀形成絮凝体,再使用气浮设备使絮凝体上浮使其从水中分离出;(2)超临界水氧化处理:给水加热加压使其成为超临界水,超临界水水温为400~600℃,向超临界水中加氧气和碱,水中的化学反应有:有机化合物十02→C02十H20有机化合物中的杂原子十02→酸、无机物和/氧化物酸+碱→无机物+水有机化合物与02在超临界水中的具体反应过程为:RH+O2—R•+HO2•RH+HO2•—R•+H2O2H2O2+M—2HO•RH+HO•—R•+H2OR•+O2—ROO•ROO•+RH—ROOH+R•ROOH+O2→C02十H20其中RH为有机化合物,M为碰撞基团,主要为超临界水;反应后无机物下沉与超临界水分离,之后超临界水被降温降压形成水;(3)多介质处理:使水通过多种过滤介质过滤,以除去水中凝絮物、悬浮物;(4)超滤膜过滤处理:使水通过超滤膜过滤,最终获得低分子量溶质和水;(5)一级RO膜处理和二级RO膜处理:使水依次通过一级RO膜和二级RO膜过滤,以除去水中98%以上的溶解性无机物类和99%以上的胶体、微生物、微粒和有机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荧光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絮凝体和步骤(3)中的无机物被转移到污泥池并由压滤机压滤,压滤后的滤液被回收依次由步骤(1)-步骤(5)处理。进一步,步骤(4)-步骤(5)滤掉的浓水依次由步骤(2)-步骤(5)处理。进一步,经步骤(5)处理后的水用于常规荧光探伤产线配置荧光探伤溶液。进一步,经过步骤(2)处理后的水可通过热交换器为荧光废水预热。更进一步,步骤(2)中超临界水底部设有冷却水进水口。再进一步,在步骤(3)中使水依次通过以下几种过滤介质:无烟煤、砂、细碎的石榴石。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荧光废水处理方法有益效果如下:(1)有机污染物去除率大于99%,且分解彻底,最终分解为CO2、H2O、N2等环境无害物质。(2)处理速度快,处理效率高。(3)处理后的废水可完全回收利用。(4)所投加药剂较少,反应产生的固废也相应少,大大的节约了固废处理成本。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为荧光废水传统处理工艺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荧光废水处理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是为了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2所示,一种荧光废水处理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1)除油破乳处理:先向荧光废水中加入AP型破乳剂使荧光废水中的乳化油、胶体絮凝而分离沉淀形成絮凝体,再使用气浮设备使絮凝体上浮使其从水中分离出;AP型破乳剂是以多乙烯多胺为引发剂的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醚,是一种多枝型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式为:D(PO)x(EO)y(PO)zH,式中:EO-聚氧乙烯;PO-聚氧丙烯;R-脂肪醇;D-多乙烯多胺:x、y、z-聚合度。AP型破乳剂属于无机高分子接枝共聚物,分子量较高,化学机构独特;在水中溶解后,能同时发挥粒子间吸附架桥与电中和作用,将废水中乳化油、胶体絮凝而分离沉淀;优异的除油、脱色、COD去除功效。且性能优,去除速度极快,可完全去除油类胶质,在水中矾花大,沉降速度快,脱色率大于90%,COD去除率极高,污泥量小。AP型破乳剂处理后,实现固、液两相分离,其中固、液两相絮凝物能够清晰分层,水质变清。而气浮设备是利用高效平流气浮机对絮凝后的絮凝体,在溶气水的作用下,废水中的絮凝体上浮,清水分离出来,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经除油破乳系统之后的荧光废水已完全去除水中油脂及极大的降低了COD,但任然存在难降解有机物(2)超临界水氧化处理:给水加热加压使其成为超临界水,超临界水水温为400~600℃,向超临界水中加氧气和碱,水中的化学反应有:有机化合物十02→C02十H20有机化合物中的杂原子十02→酸、无机物和/氧化物酸+碱→无机物+水有机化合物与02在超临界水中的具体反应过程为:RH+O2—R•+HO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荧光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如下步骤:/n(1)除油破乳处理:先向荧光废水中加入AP型破乳剂使荧光废水中的乳化油、胶体絮凝而分离沉淀形成絮凝体,再使用气浮设备使絮凝体上浮使其从水中分离出;/n(2)超临界水氧化处理:给水加热加压使其成为超临界水,超临界水水温为400~600℃,向超临界水中加氧气和碱,水中的化学反应有:/n有机化合物十02→C02十H20/n有机化合物中的杂原子十02→酸、无机物和/氧化物/n酸+碱 → 无机物+水/n有机化合物与02在超临界水中的具体反应过程为:/nRH+O2—R•+HO2•/nRH+HO2•—R•+H2O2/nH2O2+M—2HO•/nRH+HO•—R•+H2O/nR•+O2—ROO•/nROO•+RH—ROOH+R•/nROOH+O2→C02十H20/n其中RH为有机化合物,M为碰撞基团,主要为超临界水;/n反应后无机物下沉与超临界水分离,之后超临界水被降温降压形成水;/n(3)多介质处理:使水通过多种过滤介质过滤,以除去水中凝絮物、悬浮物;/n(4)超滤膜过滤处理:使水通过超滤膜过滤,最终获得低分子量溶质和水;/n(5)一级RO膜处理和二级RO膜处理:使水依次通过一级RO膜和二级RO膜过滤,以除去水中98%以上的溶解性无机物类和 99%以上的胶体、微生物、微粒和有机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荧光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1)除油破乳处理:先向荧光废水中加入AP型破乳剂使荧光废水中的乳化油、胶体絮凝而分离沉淀形成絮凝体,再使用气浮设备使絮凝体上浮使其从水中分离出;
(2)超临界水氧化处理:给水加热加压使其成为超临界水,超临界水水温为400~600℃,向超临界水中加氧气和碱,水中的化学反应有:
有机化合物十02→C02十H20
有机化合物中的杂原子十02→酸、无机物和/氧化物
酸+碱→无机物+水
有机化合物与02在超临界水中的具体反应过程为:
RH+O2—R•+HO2•
RH+HO2•—R•+H2O2
H2O2+M—2HO•
RH+HO•—R•+H2O
R•+O2—ROO•
ROO•+RH—ROOH+R•
ROOH+O2→C02十H20
其中RH为有机化合物,M为碰撞基团,主要为超临界水;
反应后无机物下沉与超临界水分离,之后超临界水被降温降压形成水;
(3)多介质处理:使水通过多种过滤介质过滤,以除去水中凝絮物、悬浮物;
(4)超滤膜过滤处理:使水通过超滤膜过滤,最终获得低分子量溶质和水;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其美安仁彬袁兴倪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创伟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