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VR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9094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VR处理设备,包括框架和VR设备本体,所述框架的一侧焊接有水泵箱,所述框架的一侧靠近水泵箱的区域开有安装孔一、安装孔二和安装槽,所述安装孔一和安装孔二的内侧壁上分别焊接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上通过螺丝钉安装有除热按钮,所述框架的顶部开有安装槽和空腔,且安装槽的内侧壁上通过胶水粘贴有吸铁石一,所述吸铁石一的数量为4个,所述空腔内放置有盛放盒,所述框架内开有滑轨,所述VR设备本体的两侧均焊接有滑块,该便携式VR处理设备设计新颖,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A portable VR process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VR处理设备
本技术是一种便携式VR处理设备,属于VR设备

技术介绍
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是基于计算机生成的可交互的、具有一定沉浸感的视觉虚拟环境,人的左右眼通过目镜可看到屏幕所成的放大虚像,并且因左右眼存在的视差,使人眼可以看到立体的视觉图像,但是,因为VR设备通常是可穿戴设备,所以,人们更希望得到容易携带的VR设备,而现有的VR设备叫为笨重,不便于携带,一方面,现有的VR设备,在使用时,因为手机的处理器超负荷运行,会使手机经常会因为自身温度过高而无法使用的情况,从而大大的降低了使用者的体验感,另一方面,现有的VR设备,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对使用者的颈椎造成较大的压力,从而会对使用者的身体造成较大的伤害,所以现在需要一种便携式VR处理设备来帮助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VR处理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设计新颖,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便携式VR处理设备,包括框架和VR设备本体,所述框架的一侧焊接有水泵箱,所述框架的一侧靠近水泵箱的区域开有安装孔一、安装孔二和安装槽,所述安装孔一和安装孔二的内侧壁上分别焊接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上通过螺丝钉安装有除热按钮,所述框架的顶部开有安装槽和空腔,且安装槽的内侧壁上通过胶水粘贴有吸铁石一,所述吸铁石一的数量为4个,所述空腔内放置有盛放盒,所述框架内开有滑轨,所述VR设备本体的两侧均焊接有滑块,所述VR设备本体通过滑块与滑轨的相互配合安装在框架内,所述VR设备本体的一端焊接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底部设置有螺纹杆和套筒,所述固定带的内侧壁上通过胶水连接有海绵垫。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水泵箱的内侧壁上焊接有电机座,且电机座通过螺栓与抽水泵连接,所述抽水泵的抽水口上套设有水管,所述抽水泵的抽水口与进水口连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盛放盒内开有安装孔,所述水管的一端穿过安装孔与出水口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螺纹杆焊接在固定带底部,所述螺纹杆上开有外螺纹,所述套筒内开有内螺纹,所述套筒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的相互配合套设在螺纹杆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套筒的底部焊接有肩套,所述肩套的底部焊接有吸铁石二。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框架的内侧壁上开有安装槽,且安装槽内通过螺丝钉连接有蓄电池。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除热按钮通过电线与蓄电池连接,所述蓄电池通过电线与抽水泵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该设备把手上设置有吸铁石一和吸铁石二,使用完毕后,使用者可通过转动套筒,将肩套从螺纹杆上取下,然后将肩套通过吸铁石二吸附在吸铁石一上,从而使用者可将肩套当做把手使用,便于携带;2.该设备上设置有抽水泵,使用者可以通过操作除热按钮使抽水泵通电工作,抽水泵能够将水经由出水管排出,水管能够通过抽水泵抽取的水对手机进行降温处理,功能多样,便于使用,该设备的出水口与进水口设置在框架的同一侧,从而便于使用者进行抽水和排水,使用者可将排水管与外界水源进行连接,从而能够使其进行水循环,环保节约;3.该设备上设置有肩套,使用者可先将该设备放置在自己头部上眼睛附近的位置,然后使用者可通过转动套筒,使肩套向下移动,直至肩套与使用者的肩膀接触,从而能够使肩套对该设备起到支撑的作用,大大的缓解VR设备对使用者颈椎的压力,有效的保护了使用者的身体健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便携式VR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便携式VR处理设备VR设备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便携式VR处理设备框架的剖面示意图;图中:1-除热按钮、2-盛放盒、3-水泵箱、4-进水口、5-固定带、6-螺纹杆、7-吸铁石一、8-海绵垫、9-套筒、10-肩套、11-吸铁石二、12-水管、13-抽水泵、14-蓄电池、15-滑块、16-VR设备本体、17-出水口、18-框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VR处理设备,包括框架18和VR设备本体16,所述框架18的一侧焊接有水泵箱3,所述框架18的一侧靠近水泵箱3的区域上开有安装孔一、安装孔二和安装槽,所述安装孔一和安装孔二的内侧壁上分别焊接有进水口4和出水口17,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上通过螺丝钉安装有除热按钮1,所述框架18的顶部开有安装槽和空腔,且安装槽的内侧壁上通过胶水粘贴有吸铁石一7,所述吸铁石一7的数量为4个,所述空腔内放置有盛放盒2,所述框架18内开有滑轨,所述VR设备本体16的两侧均焊接有滑块15,所述VR设备本体16通过滑块15与滑轨的相互配合安装在框架18内,所述VR设备本体16的一端焊接有固定带5,所述固定带5的底部设置有螺纹杆6和套筒9,所述固定带5的内侧壁上通过胶水连接有海绵垫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水泵箱3的内侧壁上焊接有电机座,且电机座通过螺栓与抽水泵13连接,所述抽水泵13的抽水口上套设有水管12,所述抽水泵13的抽水口与进水口4连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盛放盒2内开有安装孔,所述水管12的一端穿过安装孔与出水口17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螺纹杆6焊接在固定带5底部,所述螺纹杆6上开有外螺纹,所述套筒9内开有内螺纹,所述套筒9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的相互配合套设在螺纹杆6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套筒9的底部焊接有肩套10,所述肩套10的底部焊接有吸铁石二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框架18的内侧壁上开有安装槽,且安装槽内通过螺丝钉连接有蓄电池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除热按钮1通过电线与蓄电池14连接,所述蓄电池14通过电线与抽水泵13连接。工作原理:该便携式VR处理设备通过设置在框架18内的蓄电池14为该设备的所有用电器供电,该设备通过进水口4与外界水源连接,当使用者使用该设备时,可先将盛放盒2拉出,将手机放置在盛放盒2内,然后按压盛放盒2,从而将手机移动到该设备内部,该设备上设置有肩套10,使用者可先将该设备放置在自己头部上眼睛附近的位置,然后使用者可通过转动套筒9,使肩套10向下移动,直至肩套10与使用者的肩膀接触,从而能够使肩套10对该设备起到支撑的作用,大大的缓解VR设备对使用者颈椎的压力,有效的保护了使用者的身体健康,然后使用者可通过固定带5将该设备固定在头部,在天气较为炎热时,使用者可以通过操作除热按钮1使抽水泵13通电工作,抽水泵13能够将水抽到水管12内,在经由出水管12将水排出,由于水管12设置在盛放盒2的内部,所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VR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8)和VR设备本体(16),所述框架(18)的一侧焊接有水泵箱(3),所述框架(18)的一侧靠近水泵箱(3)的区域上开有安装孔一、安装孔二和安装槽,所述安装孔一和安装孔二的内侧壁上分别焊接有进水口(4)和出水口(17),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上通过螺丝钉安装有除热按钮(1),所述框架(18)的顶部开有安装槽和空腔,且安装槽的内侧壁上通过胶水粘贴有吸铁石一(7),所述吸铁石一(7)的数量为4个,所述空腔内放置有盛放盒(2),所述框架(18)内开有滑轨,所述VR设备本体(16)的两侧均焊接有滑块(15),所述VR设备本体(16)通过滑块(15)与滑轨的相互配合安装在框架(18)内,所述VR设备本体(16)的一端焊接有固定带(5),所述固定带(5)的底部设置有螺纹杆(6)和套筒(9),所述固定带(5)的内侧壁上通过胶水连接有海绵垫(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VR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8)和VR设备本体(16),所述框架(18)的一侧焊接有水泵箱(3),所述框架(18)的一侧靠近水泵箱(3)的区域上开有安装孔一、安装孔二和安装槽,所述安装孔一和安装孔二的内侧壁上分别焊接有进水口(4)和出水口(17),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上通过螺丝钉安装有除热按钮(1),所述框架(18)的顶部开有安装槽和空腔,且安装槽的内侧壁上通过胶水粘贴有吸铁石一(7),所述吸铁石一(7)的数量为4个,所述空腔内放置有盛放盒(2),所述框架(18)内开有滑轨,所述VR设备本体(16)的两侧均焊接有滑块(15),所述VR设备本体(16)通过滑块(15)与滑轨的相互配合安装在框架(18)内,所述VR设备本体(16)的一端焊接有固定带(5),所述固定带(5)的底部设置有螺纹杆(6)和套筒(9),所述固定带(5)的内侧壁上通过胶水连接有海绵垫(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VR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箱(3)的内侧壁上焊接有电机座,且电机座通过螺栓与抽水泵(13)连接,所述抽水泵(13)的抽水口上套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英陈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戈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