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桥车轮支架及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59014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后桥车轮支架及其加工方法,后桥车轮支架包括后桥和两个车轮支架,所述车轮支架分别安装在所述后桥的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支架的外端部平面上设置有凸台面,所述凸台面上开设有轴颈安装孔,所述车轮支架的外端部侧面设置有ABS面,所述ABS面上开设有ABS孔。本发明专利技术后桥车轮支架及其加工方法通过设计工艺尺寸、测量点及判断逻辑关系,能够对此种后桥车轮支架上ABS孔位及后桥长度尺寸同时进行控制。其加工车轮支架时,既能保证后桥长度尺寸又能保证ABS孔不会位于ABS面边缘或豁边。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这套加工工艺,可以很好地解决ABS孔偏移及总长尺寸控制问题,满足批量生产要求。

Rear axle wheel bracket and its process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桥车轮支架及其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后桥车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后桥车轮支架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图1为现有技术中后桥车轮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传统后桥的ABS孔10需要在车轮支架20侧面上加工出来,此侧面与车轮支架20的外平面垂直,称之为ABS面30。由于ABS孔10位置在车轮支架20的反面,加工ABS孔10时从外平面钻通。上述传统结构不利于控制两侧车轮距离,又能达到车轮精确传感的目的。现有加工工艺,也没有对后桥车轮支架上的ABS孔位及后桥长度尺寸同时进行控制的方法,只有后桥长度尺寸或孔位尺寸单个控制工艺方法。这样就会导致总长不合格,或ABS孔10位于ABS面30边缘甚至产生豁边现象。有鉴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情况致力于研制一种新型的后桥车轮支架及其加工方法,以期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传统后桥车轮支架不利于控制两侧车轮距离的缺陷,提供一种后桥车轮支架及其加工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桥车轮支架,包括后桥和两个车轮支架,所述车轮支架分别安装在所述后桥的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支架的外端部平面上设置有凸台面,所述凸台面上开设有轴颈安装孔,所述车轮支架的外端部侧面设置有ABS面,所述ABS面上开设有ABS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桥车轮支架,包括后桥和两个车轮支架,所述车轮支架分别安装在所述后桥的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支架的外端部平面上设置有凸台面,所述凸台面上开设有轴颈安装孔,所述车轮支架的外端部侧面设置有ABS面,所述ABS面上开设有ABS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桥车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面为轴颈安装的贴合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桥车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面、所述ABS面和所述ABS孔均为机加工部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桥车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面的高度低于对应所述车轮支架的厚度的1/2,所述ABS孔的孔径为对应所述车轮支架的厚度的0-1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桥车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ABS孔的内壁与所述车轮支架的外侧面之间距离大于1mm,所述凸台面的高度的尺寸公差小于所述ABS孔的内壁与所述车轮支架的外侧面之间的距离。


6.一种后桥车轮支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桥车轮支架为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后桥车轮支架,其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冲压,将所述车轮支架的轴颈安装孔周围冲压出凸台;
S2、焊接,将所述车轮支架的凸台面的内侧与后桥纵臂的下部焊接,所述凸台面向外;
S3、测量,采用夹具固定所述后桥,以后桥横梁中心为原点,测得一侧所述车轮支架的外侧面位置尺寸为H;
S4、加工所述凸台面,采用铣刀盘定位在H外侧,精加工出所述凸台面;
S5、加工所述ABS孔,以上述加工好的所述凸台面为基准,在所述车轮支架的侧面加工所述ABS面和所述ABS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后桥车轮支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具体包括:测量探头分别检测所述车轮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保霖朱骏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