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毂轴承与轴头之间的锥面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8980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轮毂轴承与轴头之间的锥面连接结构,轴头通过圆锥滚子轴承装入轮毂的中心孔中,轮毂与轴头通过轮毂油封密封,轴头的轴颈从前至后依次为大轴颈段、中轴径段和小轴颈段,大轴颈段与中轴径段之间通过锥形面过渡,中轴径段与小轴颈段之间通过锥形面过渡,圆锥滚子轴承的内环的内表面的前段为与轴头的小轴颈段贴合的圆形内表面,圆锥滚子轴承的内环的内表面的后段为与轴头小轴颈段与中轴径段之间的锥形面贴合的锥形面;本结构取消了现有结构中的油封座圈结构,降低了成本;油脂被完全包络在轮毂油封之内,提升了密封性能;以锥形轴径过渡面代替圆角结构,提升了轴头的承载强度。

Cone connecting structure between hub bearing and shaft he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毂轴承与轴头之间的锥面连接结构
本技术属于汽车车桥组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轮毂轴承与轴头之间的锥面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汽车驱动车桥中,为了避免轴头的轴承径向焊接轴径过渡位置应力集中,采用较大圆角、并在轴承内环端面与轴头台肩之间采用油封座圈的结构,用于轴承的轴向限位和轮毂内侧油封的密封。此种结构增加了油封座圈的材料成本,油脂易从油封座圈与轴头结合面漏出,轴头的承载强度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汽车驱动车桥中由于轴头的轴承径与焊接轴径之间采用大圆角过渡导致增加油封座圈结构、增加成本、油脂可从油封座圈与轴头结合面漏出、轴头的承载强度降低等问题,提供了一种轮毂轴承与轴头之间的锥面连接结构,用于降低成本、提升轮毂总成的密封性能、提升承载强度。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轮毂轴承与轴头之间的锥面连接结构,轴头通过圆锥滚子轴承装入轮毂的中心孔中,轮毂与轴头通过轮毂油封密封,其特征在于,轴头的轴颈为三段式结构,轴头的轴颈从前至后依次为大轴颈段、中轴径段和小轴颈段,大轴颈段的外径大于中轴径段的外径,中轴径段的外径大于小轴颈段的轴颈,大轴颈段与中轴径段之间通过锥形面过渡,中轴径段与小轴颈段之间通过锥形面过渡,圆锥滚子轴承的内环的内表面的前段为与轴头的小轴颈段贴合的圆形内表面,圆锥滚子轴承的内环的内表面的后段为与轴头的小轴颈段与中轴径段之间的锥形面贴合的锥形面,圆锥滚子轴承的内环的内表面的前段与轴头的小轴颈段贴合,圆锥滚子轴承的内环的内表面的后段的锥形面与轴头的小轴颈段与中轴径段之间的锥形面贴合,轮毂油封的外表面与轮毂的中心孔的前端内表面贴合,轮毂油封的密封唇口与轴头的中轴径段贴合。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轮毂的中心孔前部有用于限制轮毂油封向后移动的环形内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轮毂轴承与轴头之间的锥面连接结构,轮毂轴承与轴头之间通过采用锥形面贴合代替原来的油封座圈结构,用于轮毂轴承的轴向限位,此种连接方式,取消了现有结构中的油封座圈结构,降低了成本;油脂被完全包络在轮毂油封之内,提升了密封性能;以锥形过渡面代替圆角结构,提升了轴头的承载强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轮毂轴承与轴头之间的锥面连接结构的应用在后桥总成上的结构示意剖视图;图2为图1的Ⅰ处的局部放大视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轮毂轴承与轴头之间的锥面连接结构中的圆锥滚子轴承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轮毂轴承与轴头之间的锥面连接结构中的轴头的剖视图;图中:1.轴头,2.轮毂油封,3.轮毂,4.圆锥滚子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描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轮毂轴承与轴头之间的锥面连接结构,如图1所示,应用在后桥总成上。如图2所示,轴头1通过圆锥滚子轴承4装入轮毂3的中心孔中,轮毂3与轴头1通过轮毂油封2密封,如图4所示,轴头1的轴颈为三段式结构,轴头1的轴颈从前至后依次为大轴颈段、中轴径段和小轴颈段,大轴颈段的外径大于中轴径段的外径,中轴径段的外径大于小轴颈段的轴颈,大轴颈段与中轴径段之间通过锥形面过渡,中轴径段与小轴颈段之间通过锥形面过渡,如图3所示,圆锥滚子轴承4的内环的内表面的前段为与轴头1的小轴颈段贴合的圆形内表面,圆锥滚子轴承4的内环的内表面的后段为与轴头1的小轴颈段与中轴径段之间的锥形面贴合的锥形面,如图2所示,圆锥滚子轴承4的内环的内表面的前段与轴头1的小轴颈段贴合,圆锥滚子轴承4的内环的内表面的后段的锥形面与轴头1的小轴颈段与中轴径段之间的锥形面贴合,轮毂油封2的外表面与轮毂3的中心孔的前端内表面贴合,轮毂油封2的密封唇口与轴头1的中轴径段贴合。如图2所示,轮毂3的中心孔前部有用于限制轮毂油封2向后移动的环形内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轮毂轴承与轴头之间的锥面连接结构,轴头(1)通过圆锥滚子轴承(4)装入轮毂(3)的中心孔中,轮毂(3)与轴头(1)通过轮毂油封(2)密封,其特征在于,轴头(1)的轴颈为三段式结构,轴头(1)的轴颈从前至后依次为大轴颈段、中轴径段和小轴颈段,大轴颈段的外径大于中轴径段的外径,中轴径段的外径大于小轴颈段的轴颈,大轴颈段与中轴径段之间通过锥形面过渡,中轴径段与小轴颈段之间通过锥形面过渡,圆锥滚子轴承(4)的内环的内表面的前段为与轴头(1)的小轴颈段贴合的圆形内表面,圆锥滚子轴承(4)的内环的内表面的后段为与轴头(1)的小轴颈段与中轴径段之间的锥形面贴合的锥形面,圆锥滚子轴承(4)的内环的内表面的前段与轴头(1)的小轴颈段贴合,圆锥滚子轴承(4)的内环的内表面的后段的锥形面与轴头(1)的小轴颈段与中轴径段之间的锥形面贴合,轮毂油封(2)的外表面与轮毂(3)的中心孔的前端内表面贴合,轮毂油封(2)的密封唇口与轴头(1)的中轴径段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轮毂轴承与轴头之间的锥面连接结构,轴头(1)通过圆锥滚子轴承(4)装入轮毂(3)的中心孔中,轮毂(3)与轴头(1)通过轮毂油封(2)密封,其特征在于,轴头(1)的轴颈为三段式结构,轴头(1)的轴颈从前至后依次为大轴颈段、中轴径段和小轴颈段,大轴颈段的外径大于中轴径段的外径,中轴径段的外径大于小轴颈段的轴颈,大轴颈段与中轴径段之间通过锥形面过渡,中轴径段与小轴颈段之间通过锥形面过渡,圆锥滚子轴承(4)的内环的内表面的前段为与轴头(1)的小轴颈段贴合的圆形内表面,圆锥滚子轴承(4)的内环的内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涛孙国晖苗士军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