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纸托刀模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58903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7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纸托刀模及其制作方法,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模底板、缓冲垫高板、上垫高板、硅胶层和打刀板,所述下模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定位模块、垫刀海绵层、刀框板、下垫高板和下模底板,所述打刀板上设置有用于成型纸托的凹模,所述定位模块上对应凹模设置有凸模,所述定位模块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凸模的凹槽,所述凸模通过弹性元件可升降的设置在所述凹槽中。本发明专利技术大大的提高了加工效率,而且还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还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

A kind of paper holder die and its mak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纸托刀模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刀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纸托刀模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纸托通常作为内托,其具有特定凹槽,将产品置于凹槽内,可以对产品起到保护和美化产品的作用,因此,纸托常被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文具、玩具、化妆品、礼品及档次较高的装饰品中。现有技术中的纸托刀模包括凸模和凹模,一般的纸托刀模的凹模为定模,凸模为动模,模切机驱动凸模向下将放置在凹模上的纸板冲裁成型,成型后还需要人工取出成型后的纸托,由于纸托成型后会完全陷入到凹槽中,使得纸托贴紧在凹模内壁上,这样需要工人将纸托从凹模内壁中取出,需要耗费较大的时间,并且也难以采用出料辅助装置将纸托取出,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纸托模具难以运用在自动化生产中,而且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纸托模具加工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运用在自动化生产中,可以提高加工效率和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纸托刀模。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纸托刀模,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模底板、缓冲垫高板、上垫高板、硅胶层和打刀板,所述下模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定位模块、垫刀海绵层、刀框板、下垫高板和下模底板,所述打刀板上设置有用于成型纸托的凹模,所述定位模块上对应凹模设置有凸模,所述定位模块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凸模的凹槽,所述凸模通过弹性元件可升降的设置在所述凹槽中。进一步地,所述凹模可设置有多个,所述凸模对应所述凹模同样设置有多个。进一步地,所述上模底板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下模底板上设置有定位通孔,所述下模底板通过所述定位通孔与上模底板的定位柱相配合,使得所述上模可在定位柱的导向下做升降运动。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元件设置有多个,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内还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可设置在凹槽中间,凸模升降时,定位块可对凸模进行导向。进一步地,所述打刀板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安装有定位杆,所述垫刀海绵层和刀框板对应定位杆设置有定位孔。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纸托刀模的制作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纸托刀模的制作方法,包括下列工艺:1、下料,将上模底板、缓冲垫高板、上垫高板、硅胶层、打刀板、定位模块、垫刀海绵层、刀框板、下垫高板和下模底板按规定的尺寸进行下料;2、磨料,将上模底板、上垫高板、打刀板、刀框板、下垫高板和下模底板按规定的厚度通过打磨机进行打磨;3、线切割,采用线切割机将磨好的打刀板和刀框板进行分割,割出刀槽;4、CNC加工,其中定位模块和缓冲垫高板采用电木通过CNC加工而成,并通过CNC加工出上模底板、上垫高板、打刀板、刀框板、下垫高板和下模底板的螺丝孔和定位孔,上模底板避空部;5、磨料,将下垫高板和下模底板组装后通过磨床进行光面,上垫高板和上模底板组装后通过磨床进行光面;6、镶刀,上模组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组装的上模底板、缓冲垫高板、上垫高板、硅胶层和打刀板;下模组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定位模块、垫刀海绵层、刀框板、下垫高板和下模底板。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模块采用电木制成,所述下模底板、刀框板和下垫高板采用45#钢制成。进一步地,所述打刀板、上垫高板和上模底板采用45#钢制成,所述缓冲垫高板采用电木制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对比,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模底板、缓冲垫高板、上垫高板、硅胶层和打刀板,下模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定位模块、垫刀海绵层、刀框板、下垫高板和下模底板,打刀板上设置有用于成型纸托的凹模,定位模块上对应凹模设置有凸模,定位模块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凸模的凹槽,凸模通过弹性元件可升降的设置在凹槽中,本专利技术的纸托刀模可安装在自动化生产线上,纸托在冲压成型时,先将纸托板放置在下模的凸模上,然后上模带动凹模将纸托板压合在凸模上,凹模下压的同时会带动凸模下降,凸模会压缩弹性元件,当纸托成型后,上模向上复位,此时,弹性元件会向上推动凸模向上升起,再通过辅助出料装置或者是人工将凸模上的纸托取出,从而大大的提高了加工效率,而且还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还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上模和下模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下模的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下模的另一条剖切线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1到图5所示的,一种纸托刀模,包括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上模1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模底板11、缓冲垫高板12、上垫高板13、硅胶层14和打刀板15,所述下模2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定位模块21、垫刀海绵层22、刀框板23、下垫高板24和下模底板25,所述打刀板15上设置有用于成型纸托的凹模17,所述定位模块21上对应凹模17设置有凸模211,所述定位模块21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凸模211的凹槽212,所述凸模211通过弹性元件213可升降的设置在所述凹槽212中。与现有技术相对比,本专利技术的纸托刀模可安装在自动化生产线上,纸托在冲压成型时,先将纸托板放置在下模2的凸模211上,然后上模1带动凹模17将纸托板压合在凸模211上,凹模17下压的同时会带动凸模211下降,凸模211会压缩弹性元件213,当纸托成型后,上模1向上复位,此时,弹性元件213会向上推动凸模211向上升起,再通过辅助出料装置或者是人工将凸模211上的纸托取出,从而大大的提高了加工效率,而且还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还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进一步地,所述凹模17可设置有多个,所述凸模211对应所述凹模17同样设置有多个。进一步地,所述上模底板11上设置有定位柱16,所述下模底板25上设置有定位通孔251,所述下模底板25通过所述定位通孔251与上模底板11的定位柱16相配合,使得所述上模1可在定位柱16的导向下做升降运动。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元件213设置有多个,所述弹性元件213为弹簧。进一步地,所述凹槽212内还设置有定位块215,所述定位块215可设置在凹槽212中间,凸模211升降时,定位块215可对凸模211进行导向。设置定位块215,这样凸模211中需要设置避空定位块215的避空孔214,该避空孔214在纸托成型出模时,可以防止纸托完全贴合在凸模211上,通过该避空孔214,可以使得有空气可以通过凹槽212中进入到避空孔214中,方便纸托从凸模中出料。进一步地,所述打刀板15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安装有定位杆19,所述垫刀海绵层22和刀框板23对应定位杆19设置有定位孔221。一种纸托刀模的制作方法,包括下列工艺:1、下料,将上模底板、缓冲垫高板、上垫高板、硅胶层、打刀板、定位模块、垫刀海绵层、刀框板、下垫高板和下模底板按规定的尺寸进行下料;2、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纸托刀模,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模底板、缓冲垫高板、上垫高板、硅胶层和打刀板,所述下模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定位模块、垫刀海绵层、刀框板、下垫高板和下模底板,所述打刀板上设置有用于成型纸托的凹模,所述定位模块上对应凹模设置有凸模,所述定位模块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凸模的凹槽,所述凸模通过弹性元件可升降的设置在所述凹槽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纸托刀模,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模底板、缓冲垫高板、上垫高板、硅胶层和打刀板,所述下模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定位模块、垫刀海绵层、刀框板、下垫高板和下模底板,所述打刀板上设置有用于成型纸托的凹模,所述定位模块上对应凹模设置有凸模,所述定位模块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凸模的凹槽,所述凸模通过弹性元件可升降的设置在所述凹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纸托刀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可设置有多个,所述凸模对应所述凹模同样设置有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纸托刀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底板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下模底板上设置有定位通孔,所述下模底板通过所述定位通孔与上模底板的定位柱相配合,使得所述上模可在定位柱的导向下做升降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纸托刀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设置有多个,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纸托刀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内还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可设置在凹槽中间,凸模升降时,定位块可对凸模进行导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纸托刀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刀板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安装有定位杆,所述垫刀海绵层和刀框板对应定位杆设置有定位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委柯洞华杨用东黄正洪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彩弘激光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