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构造柱浇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8782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7 2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构造柱浇筑装置,属于建筑结构领域,包括模板本体,所述模板本体内开设有型腔,所述模板本体的两侧壁上均沿模板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机架,所述机架上滑动设置有料管支架,所述料管支架的顶板上开设有供进料管穿过的条形槽,所述料管支架的底部设置有定位架,所述定位架位于型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于使料管对准型腔的进口从而降低人工劳动强度的优点。

A construction column pour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构造柱浇筑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
,尤其是涉及一种构造柱浇筑装置。
技术介绍
构造柱是在砌体房屋墙体的规定部位,按构造配筋,并按先砌墙后浇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顺序制成的混凝土柱。在构造柱浇筑的过程中,由于其是在墙体完成后进行的,因此,浇筑的浇口在侧面,将混凝土从侧面的浇口送入到内部,完成浇筑。在浇筑完成后需要将浇口进行封闭,最后才能够让构造柱完成浇筑。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734846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构造柱浇筑装置,包括安装在墙体两侧的第一模板以及第二模板,并采用拉结组件固定构成型腔,第一模板上开设有入料口,入料口位置设置有导料盒,导料盒包括与入料口相通且将混凝土导入第一模板以及第二模板之间的盒体以及安装在盒体上用于封口的闭合板,闭合板一侧与盒体铰接,另一侧盒体之间设置有锁合组件,通过第一模板上开设的入料口,让混凝土能够浇入型腔内,采用导料盒的设置,让混凝土进入到型腔内比较方便,闭合板的设置,让混凝土浇筑完后,通过闭合板的封闭,一方面能够将入料口位置填充满,另外,通过闭合板能够方便对入料口进行封闭。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浇筑过程中,由于浇筑装置的进料口较高,需施工人员站在脚手架上扶持料管对准型腔的进口,使混凝土从进口进入浇筑装置,人工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造柱浇筑装置,具有便于使料管对准型腔的进口从而降低人工劳动强度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构造柱浇筑装置,包括模板本体,所述模板本体内开设有型腔,所述模板本体的两侧壁上均沿模板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机架,所述机架上滑动设置有料管支架,所述料管支架的顶板上开设有供进料管穿过的条形槽,所述料管支架的底部设置有定位架,所述定位架位于型腔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浇筑时,将料管支架滑动到机架上的指定位置,将进料管从料管支架的条形槽穿入,再将进料管的出料口固定在定位架内,相比于现有技术的人工扶持料管对准型腔的进口,通过设置料管支架,料管在出料时无需人工扶持,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盲孔,每个所述盲孔内均设置有定位弹簧,所述定位弹簧上设置有定位块,所述料管支架上沿机架的长度方向开设有供定位块插设的容纳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料管支架的容纳孔位于定位块的上方时,定位块在定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进入容纳孔,从而将料管支架固定在机架上,定位块的设置方便了料管与机架位置的相对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纳孔至少开设有两个,相邻两容纳孔之间的间距等于相邻两个盲孔之间的间距。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时,机架上的两个定位块分别插设在料管支架的容纳孔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容纳孔进一步提高了定位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料管支架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料管支架上位于容纳孔的顶部开设有与容纳孔相连通的插孔,所述插孔内设置有插条,所述插条的底部与定位块相抵接,所述插条的顶部穿出插孔并延伸至料管支架外。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移动料管支架时,向下按动插条,插条将定位块抵出容纳孔,移动料管支架后松开插条,移动料管支架至下一位置,下一位置的定位块再次插入容纳孔,实现对料管支架的定位,插条的设置方便了料管支架的移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料管支架的底部且位于型腔的上方设置有支座,所述定位架的顶部铰接设置在支座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进料管从料管支架上的条形槽穿入,再进入定位架,将定位架铰接设置在支座上,方便了进料管在型腔内转动出口方向。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架上位于铰接点的下方设置有定位销,所述支座上以铰接点为圆心、铰接点与定位销的距离为半径环向设置有若干供定位销插设的定位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定位销插入不同的定位孔即可实现使进料管出口方向发生改变,相比于现有技术浇筑过程中通过施工人员抱着料管左右移动使布料均匀,大大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架的底部设置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沿圆周方向开设有若干螺纹孔,若干所述螺纹孔内均插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位于定位环内的一端设置有抵紧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远离定位环的圆心方向调节螺杆的位置,使抵紧片向远离圆心方向移动,从而使料管进入定位环,将进料管穿设在定位环内,向靠近定位环的圆心方向调节螺杆,使抵紧片抵紧进料管的外壁,实现对进料管的定位,定位环的设置方便了对进料管的定位,可对多种不同孔径的进料管进行定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紧片为弧形橡胶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紧片选用弧形橡胶片,使抵紧片与进料管的摩擦力增强,抵紧效果好,同时由于橡胶片为柔性材料,在抵紧过程中不易使进料管发生损伤。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模板本体上设置机架和料管支架,实现进料时对进料管的出料口进行固定,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施工人员站在脚手架上扶持料管对准型腔的进口,使混凝土从进口进入浇筑装置,大大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料管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定位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机架和料管支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模板本体;2、型腔;3、机架;31、盲孔;32、定位弹簧;33、定位块;4、料管支架;41、条形槽;42、容纳孔;43、插孔;44、插条;45、支座;451、定位孔;5、定位架;51、定位销;52、定位环;53、螺杆;54、抵紧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如图1、4所示,一种构造柱浇筑装置,包括模板本体1,模板本体1内开设有型腔2,模板本体1的两侧壁上均沿模板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机架3,机架3上滑动设置有料管支架4。料管支架4的顶板上开设有供进料管穿过的条形槽41,料管支架4的底部且位于型腔2的上方设置有支座45,支座45上铰接设置有定位架5,定位架5位于型腔2内,将定位架5铰接设置在支座45上,方便了进料管在型腔2内转动出口方向。定位架5的底部设置有定位环52,定位环52沿圆周方向开设有若干螺纹孔,若干螺纹孔内均插设有螺杆53,螺杆53位于定位环52内的一端设置有抵紧片54。施工时,将进料管从料管支架4上的条形槽41穿入,再进入定位架5底部的定位环52内,向靠近定位环52的圆心方向调节螺杆53,使抵紧片54抵紧进料管的外壁,实现对进料管的定位,定位环52的设置方便了对进料管的定位,可对多种不同孔径的进料管进行定位。在本实施例中,抵紧片54选用弧形橡胶片,增强抵紧片54与进料管之间的摩擦力,抵紧效果好;同时由于橡胶片为柔性材料,在抵紧过程中不易使进料管发生损伤。如图1、4所示,定位架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构造柱浇筑装置,包括模板本体(1),所述模板本体(1)内开设有型腔(2),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本体(1)的两侧壁上均沿模板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机架(3),所述机架(3)上滑动设置有料管支架(4),所述料管支架(4)的顶板上开设有供进料管穿过的条形槽(41),所述料管支架(4)的底部设置有定位架(5),所述定位架(5)位于型腔(2)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构造柱浇筑装置,包括模板本体(1),所述模板本体(1)内开设有型腔(2),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本体(1)的两侧壁上均沿模板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机架(3),所述机架(3)上滑动设置有料管支架(4),所述料管支架(4)的顶板上开设有供进料管穿过的条形槽(41),所述料管支架(4)的底部设置有定位架(5),所述定位架(5)位于型腔(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构造柱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3)上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盲孔(31),每个所述盲孔(31)内均设置有定位弹簧(32),所述定位弹簧(32)上设置有定位块(33),所述料管支架(4)上沿机架(3)的长度方向开设有供定位块(33)插设的容纳孔(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构造柱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孔(42)至少开设有两个,相邻两容纳孔(42)之间的间距等于相邻两个盲孔(31)之间的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构造柱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管支架(4)上位于容纳孔(42)的顶部开设有与容纳孔(42)相连通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华杨泽清邵小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港城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