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8764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7 2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铝模板装模工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脚手架,包括:框架主体、设于所述框架主体下方的脚轮组件、设于所述框架主体上的支撑组件;所述框架主体整体为长方体框架结构,所述框架主体包括:多根沿竖向设置的竖杆、多根沿横向设置的横杆;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上踏板和下踏板,所述上踏板和所述下踏板在所述脚手架的高度方向错开设置,所述上踏板的宽度为所述横杆的长度的1/3‑2/3倍;所述下踏板的宽度为所述横杆的长度的1/3‑2/3倍。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如下:上下踏板结构的设计便于上下传料,同时可临时堆放模板。采用快拆连接组件,装拆快速。可适应高低不平的地面。采用踏板采用活动搭接,踏板高度可调,适应不同层高。

Scaffo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脚手架
本技术属于铝模板装模工具
,具体公开了一种脚手架。
技术介绍
如今铝模板施工标准住宅已经被认可,部分写字楼项目也逐渐尝试使用铝模施工。此时常规的装模凳已经无法满足超层高的模板安装需求,必须借助脚手架施工。而目前没有铝模板施工专用的脚手架,只能使用通用型的移动脚手架。相关技术中,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21638806.9,公开了一种移动式脚手架,包括脚手架本体,脚手架本体底部装设有滚轮,脚手架本体侧部铰接有多根用于固定脚手架本体的支撑杆。相关技术的不足在于,其结构设计不利于传料和堆料,影响铝模板安装的便利性和效率。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脚手架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种脚手架,包括:框架主体、设于所述框架主体下方的脚轮组件、设于所述框架主体上的支撑组件;其中,所述框架主体整体为长方体框架结构,所述框架主体包括:多根沿竖向设置的竖杆、多根沿横向设置的横杆;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上踏板和下踏板,所述上踏板和所述下踏板在所述脚手架的高度方向错开设置,所述上踏板的宽度为所述横杆的长度的1/3-2/3倍;所述下踏板的宽度为所述横杆的长度的1/3-2/3倍。优选的,所述上踏板包括:长方形框架状的主体部、盖设且固定于所述主体部的支撑板、分别设于所述主体部的两短边的搭耳。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为网状,所述支撑板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搭耳为四个,分别设于所述主体部的四角处。优选的,所述搭耳为开口向下的弯钩状。优选的,所述上踏板和所述下踏板的结构相同。优选的,所述竖杆为四根,每个所述竖杆下端设有凹陷而成的螺杆收容腔;所述脚轮组件为四个,每个所述竖杆和每个所述脚轮组件之间设有一个高度调节组件;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螺杆,套设于所述螺杆上的把手单元;所述把手单元包括:套设于所述螺杆且与所述螺杆螺纹相连的连接环、沿所述连接环的径向分别固定于所述连接环的相对的两端的两个握把;所述螺杆的远离所述脚轮组件的一端收容于所述螺杆收容腔,所述连接环与所述竖杆抵接,用于支撑所述竖杆。优选的,所述脚手架还包括设于所述框架主体上部的顶护栏。优选的,所述框架主体还包括连接相邻的两根所述竖杆的多根斜杆。优选的,所述脚手架还包括快拆连接组件,所述快拆连接组件用于连接所述竖杆和所述斜杆,所述快拆连接组件包括:连接轴、销轴、活动卡片;所述连接轴同时贯穿一根纵杆和两根所述斜杆的一端部;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分别设有凹陷而成的卡槽,所述卡槽的底面为斜面;所述销轴为两个,两个所述销轴沿所述连接轴的径向分别贯穿两个所述卡槽;所述活动卡片为两个,两个所述活动卡片上均分别设有贯穿其上的腰形槽,两个所述销轴均分别贯穿两个所述腰形槽设置;所述活动卡片整体为长方形片状,且所述活动卡片的长向的一端为与所述卡槽的底面的斜面相配合的斜面。优选的,所述脚轮组件包括脚轮支座、滚轮和锁止件。与相关技术相比,本技术有益效果如下:上下踏板结构的设计便于上下传料,同时可临时堆放模板。采用快拆连接组件,装拆快速,无需螺栓等连接件。每个脚轮组件可独立调节高度,可适应高低不平的地面。采用踏板采用活动搭接,踏板高度可调,适应不同层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脚手架的整体结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脚手架中的上踏板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脚手架中的脚轮组件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脚手架中的零件拆分图;图5为应用本技术一种脚手架进行模板传递的示意图;图6为应用本技术一种脚手架进行模板堆放时的示意图;图7为应用本技术一种脚手架适应不平整地面的示意图;图8为快拆连接组件使用方法示意图;图9为图1中Ⅰ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00.脚手架;1.框架主体,2,脚轮组件,3.支撑组件,4.高度调节组件,5.顶护栏,6.快拆连接组件,7.模板;11.竖杆,12.横杆,13.斜杆;21.支座,22.滚轮,23.锁止件;31.上踏板,32.下踏板;41.螺杆,42.把手单元;61.连接轴,62.销轴,63.活动卡片;311.主体部,312.支撑板,313.搭耳;421.连接环,422.握把;611.卡槽;631.腰形槽;6111.卡槽的底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附图1-9,一种脚手架100,包括:框架主体1、设于框架主体1下方的脚轮组件2、设于框架主体1上的支撑组件3;其中,框架主体1整体为长方体框架结构,框架主体1包括:多根沿竖向设置的竖杆11、多根沿横向设置的横杆12;支撑组件3包括上踏板31和下踏板32,上踏板31和下踏板32在脚手架100的高度方向错开设置,上踏板31的宽度为横杆12的长度的1/3-2/3倍;下踏板32的宽度为横杆12的长度的1/3-2/3倍。本实施方式中,上踏板31和下踏板32在高度方向错开设置以及上踏板31和下踏板32的宽度设置,便于形成高度差和人员及物料的进出通道,便于上下传料(请参图5);同时可临时堆放模板7(请参图6),提高了模板7安装的便利性和效率。在铝模安装作业时,为了便于工人安装,可将一部分模板7堆叠在移动脚手架100上,每次安装完一件模板,可弯腰拿起另一件模板进行安装,不需要时刻进行传料。将两块踏板高低交错布置,可将模板7斜靠在下踏板32上,能够减少传料工作量,提高工效。进一步地,作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方式,上踏板31包括:长方形框架状的主体部311、盖设且固定于主体部311的支撑板312、分别设于主体部311的两短边的搭耳313。本实施方式中,上踏板31通过搭耳313与横杆12搭接,横杆12沿高度方向设置多根,根据使用需求,可以灵活的将上踏板31搭接于不同高度的横杆12上,进一步提高了模板7安装的便利性和效率。下面继续说明踏板高度可调的另一种用法:当作业高度很高,需要两人配合,一人传料,一人高空操作时,可能下方传料的人与上方作业的人高度差过大,传递模板7存在困难,本技术的移动脚手架100可将上踏板31和下踏板32一高一低设置,上方作业的人站在下踏板32上,可以顺利接到下方传递的模板7,然后在站在上踏板31上作业,不用上下脚手架100,节省时间,提高工效。进一步地,作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方式,支撑板312为网状,支撑板312由金属材料制成;搭耳313为4个,分别设于主体部311的四角处。本实施方式中,上踏板31的结构设计利于提高搭接的稳定性。进一步地,作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方式,搭耳313为开口向下的弯钩状。本实施方式中,搭耳313的结构设计利于提高搭接的稳定性和利于成型。进一步地,作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方式,上踏板31和下踏板32的结构相同。本实施方式中,下踏板32的结构利于提高搭接的稳定性,同时上踏板31和下踏板32的结构相同,利于零件标准化。进一步地,作为本申请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脚手架,包括:框架主体、设于所述框架主体下方的脚轮组件、设于所述框架主体上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主体整体为长方体框架结构,所述框架主体包括:多根沿竖向设置的竖杆、多根沿横向设置的横杆;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上踏板和下踏板,所述上踏板和所述下踏板在所述脚手架的高度方向错开设置,所述上踏板的宽度为所述横杆的长度的1/3-2/3倍;所述下踏板的宽度为所述横杆的长度的1/3-2/3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脚手架,包括:框架主体、设于所述框架主体下方的脚轮组件、设于所述框架主体上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主体整体为长方体框架结构,所述框架主体包括:多根沿竖向设置的竖杆、多根沿横向设置的横杆;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上踏板和下踏板,所述上踏板和所述下踏板在所述脚手架的高度方向错开设置,所述上踏板的宽度为所述横杆的长度的1/3-2/3倍;所述下踏板的宽度为所述横杆的长度的1/3-2/3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踏板包括:长方形框架状的主体部、盖设且固定于所述主体部的支撑板、分别设于所述主体部的两短边的搭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为网状,所述支撑板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搭耳为4个,分别设于所述主体部的四角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搭耳为开口向下的弯钩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踏板和所述下踏板的结构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为四根,每个所述竖杆下端设有凹陷而成的螺杆收容腔;所述脚轮组件为四个,每个所述竖杆和每个所述脚轮组件之间设有一个高度调节组件;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螺杆,套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珣李坚胡岳根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好快省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