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弹丝生产用合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85432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7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弹丝生产用合股装置,其结构包括工作桌、侧板、第一放线辊、第二放线辊、上压辊、下压辊、导向辊、压线模、收线筒、电机、控制器和连接结构,通过设置了连接结构在收线筒的外侧,通过向右推动推杆,使得推杆带动固定环向右移动,同时第一压缩弹簧受力压缩,在固定环向右移动的同时固定板受到第二压缩弹簧的弹力带动定位杆向下移动,从而实现定位杆脱离收线筒内的卡槽内侧,然后可将带来低弹丝的收线筒向左拔出,达到了快速将收线完成的低弹丝卷向下取出,提高工作效率的有益效果。

A kind of laminating device for low elastic silk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弹丝生产用合股装置
本技术涉及合股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低弹丝生产用合股装置。
技术介绍
低弹丝是涤纶化纤的一种变形丝类型,它是以聚酯切片为原料,采用高速纺制涤纶预取向丝,再经牵伸假捻加工而成,具有流程短、效率高、质量好等特点,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将多股较细小的低弹丝线进行合股形成较为粗大的丝线,以便于进一步的生产需要,但是现有技术低弹丝线在合股完成后,不便于快速将合股后的低弹丝卷进行取下收放,从而影响和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低弹丝生产用合股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低弹丝线在合股完成后,不便于快速将合股后的低弹丝卷进行取下收放,从而影响和工作效率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低弹丝生产用合股装置,包括工作桌、侧板、第一放线辊、第二放线辊、上压辊、下压辊、导向辊、压线模、收线筒、电机、控制器和连接结构,所述侧板焊接于工作桌右端面,所述第一放线辊和第二放线辊分别通过轴杆与侧板左端面前侧转动连接,且第二放线辊位于第一放线辊底端,所述上压辊和下压辊分别通过转轴与侧板左端面中部转动连接,且下压辊位于上压辊垂直底端,所述导向辊安装于侧板左端面中部,所述连接结构设置于收线筒外侧,所述连接结构由衔接槽、衔接筒、套筒、固定筒、定位结构、挡板、凸环和环形槽组成,所述衔接槽垂直开设于侧板左端面后侧,所述衔接筒紧密伸入衔接槽内侧,所述套筒活动伸入于衔接筒内侧,且套筒右端面中部固定连接于电机左端面输出轴,所述固定筒垂直焊接于套筒内侧右端面中部,所述定位结构设置于固定筒内侧,所述挡板锁合于固定筒左端面,所述凸环为一体化结构设置于套筒外侧后端,所述环形槽垂直开设于衔接筒内侧端面,且环形槽内侧吻合于凸环外表面。进一步的,所述压线模安装于侧板左端面后侧,所述收线筒设置于侧板左端面后侧,且收线筒位于压线模后侧,所述电机锁合于侧板右端面后侧,且电机输出轴垂直贯穿于侧板左端面后侧,所述控制器安装于工作桌顶端面,所述电机通过微处理器上的连接端口与控制器进行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结构由推杆、固定环、第一压缩弹簧、加固环、定位杆、固定板和第二压缩弹簧组成,所述推杆垂直贯穿于挡板左端面中部,所述固定环内圈紧固于推杆外表面右侧,且固定环外侧左端呈由右至左减缩的圆台状,所述第一压缩弹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推杆右端面和固定筒内侧右端面中部,所述加固环外侧紧贴于固定筒内侧端面,且加固环内圈与推杆侧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定位杆垂直贯穿于固定筒内侧顶端面,且定位杆外侧顶端相吻合于收线筒内侧端面开设的定位槽内侧,所述固定板锁合于定位杆底端面,且固定板贴合于固定环顶端面,所述第二压缩弹簧两端分别贴合于固定板顶端面和固定筒内侧顶端面,且第二压缩弹簧内侧端面与定位杆侧表面活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衔接筒内侧右端面中部贯通开设有轴杆孔,前部周杆孔的内径相对应于电机输出轴的大小。进一步的,所述加固环设置有两个于固定筒内侧。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杆、固定板和第二压缩弹簧等间距呈环状安装有四个于固定筒内侧。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杆左端面顶部呈由下而上减缩的斜面状。进一步的,所述推杆的左端面通过粘合剂粘贴有一层柔性乳胶垫片。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型号为M2QA100L6A电机。进一步的,所述加固环材质为塑料材质。(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为解决现有技术低弹丝线在合股完成后,不便于快速将合股后的低弹丝卷进行取下收放,从而影响和工作效率的问题,通过设置了连接结构在收线筒的外侧,通过向右推动推杆,使得推杆带动固定环向右移动,同时第一压缩弹簧受力压缩,在固定环向右移动的同时固定板受到第二压缩弹簧的弹力带动定位杆向下移动,从而实现定位杆脱离收线筒内的卡槽内侧,然后可将带来低弹丝的收线筒向左拔出,达到了快速将收线完成的低弹丝卷向下取出,提高工作效率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固定筒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固定筒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固定环结构示意图。图中:工作桌-1、侧板-2、第一放线辊-3、第二放线辊-4、上压辊-5、下压辊-6、导向辊-7、压线模-8、收线筒-9、电机-11、控制器-12、连接结构-10、衔接槽-101、衔接筒-102、套筒-103、固定筒-104、定位结构-105、挡板-106、凸环-107、环形槽-108、推杆-1051、固定环-1052、第一压缩弹簧-1053、加固环-1054、定位杆-1055、固定板-1056、第二压缩弹簧-1057。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与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低弹丝生产用合股装置:包括工作桌1、侧板2、第一放线辊3、第二放线辊4、上压辊5、下压辊6、导向辊7、压线模8、收线筒9、电机11、控制器12和连接结构10,侧板2焊接于工作桌1右端面,第一放线辊3和第二放线辊4分别通过轴杆与侧板2左端面前侧转动连接,且第二放线辊4位于第一放线辊3底端,上压辊5和下压辊6分别通过转轴与侧板2左端面中部转动连接,且下压辊6位于上压辊5垂直底端,导向辊7安装于侧板2左端面中部,连接结构10设置于收线筒9外侧,连接结构10由衔接槽101、衔接筒102、套筒103、固定筒104、定位结构105、挡板106、凸环107和环形槽108组成,衔接槽101垂直开设于侧板2左端面后侧,衔接筒102紧密伸入衔接槽101内侧,套筒103活动伸入于衔接筒102内侧,且套筒103右端面中部固定连接于电机11左端面输出轴,固定筒104垂直焊接于套筒103内侧右端面中部,定位结构105设置于固定筒104内侧,挡板106锁合于固定筒104左端面,凸环107为一体化结构设置于套筒103外侧后端,环形槽108垂直开设于衔接筒102内侧端面,且环形槽108内侧吻合于凸环107外表面。其中,所述压线模8安装于侧板2左端面后侧,所述收线筒9设置于侧板2左端面后侧,且收线筒9位于压线模8后侧,所述电机11锁合于侧板2右端面后侧,且电机11输出轴垂直贯穿于侧板2左端面后侧,所述控制器12安装于工作桌1顶端面,所述电机11通过微处理器上的连接端口与控制器12进行电连接,便于通过收线筒9将合股完成的低弹丝进行放置。其中,所述定位结构105由推杆1051、固定环1052、第一压缩弹簧1053、加固环1054、定位杆1055、固定板1056和第二压缩弹簧1057组成,所述推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弹丝生产用合股装置,包括工作桌(1)、侧板(2)、第一放线辊(3)、第二放线辊(4)、上压辊(5)、下压辊(6)、导向辊(7)、压线模(8)、收线筒(9)、电机(11)和控制器(12),所述侧板(2)焊接于工作桌(1)右端面,所述第一放线辊(3)和第二放线辊(4)分别通过轴杆与侧板(2)左端面前侧转动连接,且第二放线辊(4)位于第一放线辊(3)底端,所述上压辊(5)和下压辊(6)分别通过转轴与侧板(2)左端面中部转动连接,且下压辊(6)位于上压辊(5)垂直底端,所述导向辊(7)安装于侧板(2)左端面中部;/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结构(10),所述连接结构(10)设置于收线筒(9)外侧,所述连接结构(10)由衔接槽(101)、衔接筒(102)、套筒(103)、固定筒(104)、定位结构(105)、挡板(106)、凸环(107)和环形槽(108)组成,所述衔接槽(101)垂直开设于侧板(2)左端面后侧,所述衔接筒(102)紧密伸入衔接槽(101)内侧,所述套筒(103)活动伸入于衔接筒(102)内侧,且套筒(103)右端面中部固定连接于电机(11)左端面输出轴,所述固定筒(104)垂直焊接于套筒(103)内侧右端面中部,所述定位结构(105)设置于固定筒(104)内侧,所述挡板(106)锁合于固定筒(104)左端面,所述凸环(107)为一体化结构设置于套筒(103)外侧后端,所述环形槽(108)垂直开设于衔接筒(102)内侧端面,且环形槽(108)内侧吻合于凸环(107)外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弹丝生产用合股装置,包括工作桌(1)、侧板(2)、第一放线辊(3)、第二放线辊(4)、上压辊(5)、下压辊(6)、导向辊(7)、压线模(8)、收线筒(9)、电机(11)和控制器(12),所述侧板(2)焊接于工作桌(1)右端面,所述第一放线辊(3)和第二放线辊(4)分别通过轴杆与侧板(2)左端面前侧转动连接,且第二放线辊(4)位于第一放线辊(3)底端,所述上压辊(5)和下压辊(6)分别通过转轴与侧板(2)左端面中部转动连接,且下压辊(6)位于上压辊(5)垂直底端,所述导向辊(7)安装于侧板(2)左端面中部;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结构(10),所述连接结构(10)设置于收线筒(9)外侧,所述连接结构(10)由衔接槽(101)、衔接筒(102)、套筒(103)、固定筒(104)、定位结构(105)、挡板(106)、凸环(107)和环形槽(108)组成,所述衔接槽(101)垂直开设于侧板(2)左端面后侧,所述衔接筒(102)紧密伸入衔接槽(101)内侧,所述套筒(103)活动伸入于衔接筒(102)内侧,且套筒(103)右端面中部固定连接于电机(11)左端面输出轴,所述固定筒(104)垂直焊接于套筒(103)内侧右端面中部,所述定位结构(105)设置于固定筒(104)内侧,所述挡板(106)锁合于固定筒(104)左端面,所述凸环(107)为一体化结构设置于套筒(103)外侧后端,所述环形槽(108)垂直开设于衔接筒(102)内侧端面,且环形槽(108)内侧吻合于凸环(107)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弹丝生产用合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模(8)安装于侧板(2)左端面后侧,所述收线筒(9)设置于侧板(2)左端面后侧,且收线筒(9)位于压线模(8)后侧,所述电机(11)锁合于侧板(2)右端面后侧,且电机(11)输出轴垂直贯穿于侧板(2)左端面后侧,所述控制器(12)安装于工作桌(1)顶端面,所述电机(11)通过微处理器上的连接端口与控制器(12)进行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弹丝生产用合股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冬国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瓯锦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