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材料的抗钙化方法及生物材料技术

技术编号:2358427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7 22:44
本申请公开生物材料的抗钙化方法及生物材料,其中,生物材料的抗钙化方法包括:在预设条件下,用胺类化合物对生物材料进行抗钙化处理,将经过抗钙化处理后的生物材料以干态形式保存。胺类化合物的氨基可以与引发生物材料钙化的醛基反应,从而封闭醛基,避免残留醛基引发生物材料钙化,使用胺类化合物对生物材料进行抗钙化处理,将醛类化合物带来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因而具有较强的抗钙化性能。同时将经过抗钙化处理后的生物材料以干态形式保存,生物材料以干态形式保存对保存条件要求较低,储存时间更长,具有耐受不良环境的能力。同时,以干态形式保存的生物材料拆封完整包装后可以直接使用,不需要漂洗和组装,应用更加方便,节省施救时间。

Anti calcification methods and biomaterials of bio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物材料的抗钙化方法及生物材料
本申请属于生物材料处理
,具体涉及生物材料的抗钙化方法及生物材料。
技术介绍
生物材料是用于与生命系统接触和发生相互作用的,并能对其细胞、组织和器官进行诊断治疗、替换修复或诱导再生的一类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特殊功能材料,又称生物医用材料。生物材料有人工合成材料和天然材料;有单一材料、复合材料以及活体细胞或天然组织与无生命的材料结合而成的杂化材料。生物材料本身不是药物,其治疗途径是以与生物机体直接结合和相互作用为基本特征。醛类化合物作为最常用的生物材料鞣制剂,安全可靠性得到了时间的证明。但是醛类化合物鞣制的生物材料植入人体后,其分解产生或未完全反应的醛基官能团或材料中残留醛类化合物易成为钙化的中心位点,进而发生钙化现象导致材料失去原有功能作用。醛类化合物处理的生物材料易钙化衰败,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生物材料的抗钙化方法及生物材料,以解决醛类化合物处理的生物材料易钙化衰败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生物材料的抗钙化方法,在预设条件下,用胺类化合物对生物材料进行抗钙化处理,将经过抗钙化处理后的所述生物材料以干态形式保存。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所述生物材料经过醛类化合物交联处理。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所述胺类化合物为二胺类化合物,醇胺类化合物或/和亚胺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所述胺类化合物包括乙二胺、乙醇胺、己二胺、辛二胺、碳二亚胺、赖氨酸、精氨酸、天冬酰胺或谷氨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所述用胺类化合物对所述生物材料进行抗钙化处理包括:将胺类化合物用缓冲液稀释以获得胺类化合物溶液,用所述胺类化合物溶液浸泡生物材料。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所述胺类化合物溶液中胺类化合物的浓度为0.01%-10%。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胺类化合物溶液浸泡所述生物材料的浸泡时间和处理温度;其中,所述浸泡时间为2~72小时,所述处理温度为4℃~58℃。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所述将经过抗钙化处理后的所述生物材料以干态形式保存包括:将经过抗钙化处理后的所述生物材料冷冻干燥、甘油化脱水和/或乙醇梯度脱水后以干态形式保存。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所述生物材料包括猪主动脉瓣、猪/牛心包膜、牛肌/跟腱、猪膀胱、猪/牛真皮基质、猪小肠黏膜下层基质、猪/牛腹膜、血管、异种或异体骨、猪眼角膜或鼓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生物材料,所述生物材料经过上述任一所述的方法进行抗钙化处理。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所提供的生物材料的抗钙化方法利用胺类化合物对生物材料进行抗钙化处理,胺类化合物的氨基可以与引发生物材料钙化的醛基反应,从而封闭醛基,避免残留醛基引发生物材料钙化,使用胺类化合物对生物材料进行抗钙化处理,将醛类化合物带来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因而具有较强的抗钙化性能。同时将经过抗钙化处理后的生物材料以干态形式保存,生物材料以干态形式保存对保存条件要求较低,储存时间更长,具有耐受不良环境的能力。同时,以干态形式保存的生物材料拆封完整包装后可以直接使用,不需要漂洗和组装,应用更加方便,节省施救时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申请的生物材料的抗钙化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的生物材料的抗钙化方法处理的具体实施例的生物材料在小鼠皮下植入8周后钙含量检测结果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的生物材料的抗钙化方法处理的具体实施例的生物材料在小鼠皮下植入8周后磷含量检测结果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的生物材料的抗钙化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的生物材料的抗钙化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物材料的抗钙化方法,该方法包括:S101:在预设条件下,用胺类化合物对生物材料进行抗钙化处理,将经过抗钙化处理后的生物材料以干态形式保存。在一实施例中,生物材料包括猪主动脉瓣、猪/牛心包膜、牛肌/跟腱、猪膀胱、猪/牛真皮基质、猪小肠黏膜下层基质、猪/牛腹膜、血管、异种或异体骨、猪眼角膜或鼓膜。在一实施例中,生物材料在进行抗钙化处理前,经过醛类化合物交联处理。醛类化合物包括乙二醛等二醛类化合物,以及甲醛、乙醛等单醛类化合物。经过醛类化合物交联处理后的生物材料易残留醛基官能团,并引发钙化现象。胺类化合物的氨基可以与引发生物材料钙化的醛基反应,从而封闭醛基,避免残留醛基引发生物材料钙化,使用胺类化合物对生物材料进行抗钙化处理,将醛类化合物带来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因而具有较强的抗钙化性能。在一实施例中,胺类化合物为二胺类化合物、醇胺类化合物或/和亚胺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由于二胺类化合物具有两个氨基,从而二胺类化合物不仅可以与残留醛基反应,还可以利用两个氨基分别与一个醛基反应,加强交联效果。进一步地,胺类化合物包括乙二胺、乙醇胺、己二胺、辛二胺、碳二亚胺、赖氨酸、精氨酸、天冬酰胺或谷氨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在一实施例中,预设条件包括胺类化合物溶液浸泡生物材料的浸泡时间和处理温度。其中,浸泡时间为2~72小时,具体地,浸泡时间可以为2小时、20小时、37小时、50小时或72小时,此处不作限定;处理温度为4℃~58℃,处理温度为4℃、15℃、31℃、45℃或58℃,此处不作限定。在一实施例中,用胺类化合物对生物材料进行抗钙化处理包括:将胺类化合物用缓冲液稀释以获得胺类化合物溶液,用胺类化合物溶液浸泡生物材料。其中,胺类化合物溶液中胺类化合物的浓度为0.01%-10%,具体地,胺类化合物的浓度可以为0.01%、3%、5%、8%和10%,此处不作限定。其中,缓冲液体系包括PBS(磷酸缓冲盐溶液),其酸碱条件为pH=7.4;MES(2吗啉代乙磺酸),其酸碱条件为pH=5.5;HEPES(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其酸碱条件为pH=7.5;CBS(碳酸盐缓冲溶液),其酸碱条件为pH=10.3;无水乙醇;生理盐水以及乙醇/生理盐水混合溶液。用胺类化合物对生物材料进行抗钙化处理还包括:对灭活溶液进行震荡、超声波或搅拌,从而可以加快胺类化合物溶液的流动速度,从而加快对生物材料的抗钙化处理。在一实施例中,将经过抗钙化处理后的生物材料以干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材料的抗钙化方法,其特征在于,/n在预设条件下,用胺类化合物对生物材料进行抗钙化处理,将经过抗钙化处理后的所述生物材料以干态形式保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材料的抗钙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预设条件下,用胺类化合物对生物材料进行抗钙化处理,将经过抗钙化处理后的所述生物材料以干态形式保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材料经过醛类化合物交联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胺类化合物为二胺类化合物、醇胺类化合物或/和亚胺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胺类化合物包括乙二胺、乙醇胺、己二胺、辛二胺、碳二亚胺、赖氨酸、精氨酸、天冬酰胺或谷氨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胺类化合物对所述生物材料进行抗钙化处理包括:
将胺类化合物用缓冲液稀释以获得胺类化合物溶液,用所述胺类化合物溶液浸泡生物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孔荣张一张坤汪文涛
申请(专利权)人:沛嘉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