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护肝功能的牡蛎肽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358185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7 2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牡蛎肽粉的制备方法,采用定向酶解加超滤富集目标功能肽的工艺,使得获得的牡蛎肽原料在不增加纯化成本的情况下,增加了活性,最大限度的保留了牡蛎肽中的活性成分,提高了后续终端产品的原料品质。

A kind of oyster peptide powder with liver protecting function and its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护肝功能的牡蛎肽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护肝功能的牡蛎肽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海洋是地球上资源最丰富的领域,海洋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功能特异的蛋白质,海洋生物在高渗、低温、低氧环境下的进化使得它们拥有与陆地生物不同的基因组、代谢规律和抗逆手段,形成了一系列结构各异,性能独特、具有巨大应用潜力的活性天然产物。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人体吸收蛋白质中有三分之一是以氨基酸的形式吸收,有三分之二是以低聚肽的形式吸收,而低聚肽是蛋白质的预消化产物,是由2-10个氨基酸构成的片段,可不需消化或稍加消化即可吸收,明显提高了蛋白质的吸收利用率。低聚肽的易消化吸收特性和多个方面的生理调节功能,更奠定了其在营养干预的配方食品中的基础性地位,在未来人们摄取蛋白质方式将进入蛋白肽的新时代。利用现代生物酶解技术已经可以将食物蛋白酶解成易吸收的小分子低聚肽,而且已经实现了产业化。目前的食源性肽类酶解产品基本都是非定向酶解混合物,尽管研究人员进行了一些酶解肽的构效关系方面的研究,也得到了很多例如降压肽等功能肽的序列,但这些工艺停留在研究阶段,在应用环节尚存在瓶颈问题,主要是要得到相应功效结构的低聚肽必须强化分离纯化工艺,这必然增加了大量费用。这类工艺研究适合药物,而对于功能食品来说是成本太高,这个问题成为了肽类功能产品实现确切功效的瓶颈。目前市面许多产品尽管宣称功效,但其实在技术环节没有实现有力的功效保证。如何在现有非定向性酶解工艺的基础上,定向增加和富集解酒护肝功能小肽的含量,又不增加很多成本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高乙醇脱氢酶激活率的牡蛎肽粉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牡蛎酶解液的制备:将鲜牡蛎肉匀浆,在匀浆液中加入复合蛋白酶和胰蛋白酶,进行酶解,制备酶解液;优选的,所述复合蛋白酶与牡蛎肉干重的质量比为1.5-2.5%,优选2%;所述胰蛋白酶的用量与牡蛎肉干重的质量比为1000U-5000U:1g,优选2000U:1g;优选的,所述复合蛋白酶为市售诺维信公司的复合蛋白酶;优选的,酶解温度为40-50℃,酶解时间为4-5小时;2)灭酶处理:将步骤1)得到的酶解液对酶进行灭活;优选的,在100℃10min对酶进行灭活;3)将步骤2)经灭酶处理的酶解液离心去除上层漂浮物及底层沉淀,保留上清液;4)在上清液中加入酵母菌,发酵除腥;优选的,在30-35℃条件下搅拌均匀,静置2-4h进行发酵除腥;5)将步骤4)的发酵液进行离心去除沉淀,超滤膜进行超滤澄清;优选的,所述超滤膜的截留分子量小于10000Da,优选的,为2000Da,更优选的,为1000Da;6)将超滤液进行喷雾干燥,制备得到低分子牡蛎肽干粉;优选的,喷雾干燥的进口温度设置在180-190℃,流速为13-16rpm,出口温度为80-90℃。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牡蛎肽的分子量低于1000Da。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由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牡蛎肽粉。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牡蛎肽粉在制备具有解酒护肝效果的产品中的应用;优选的,所述产品为功能食品。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功能食品的组分还包括山梨糖醇、酵母抽提物、葛根粉、L-谷氨酰胺、微晶纤维素、MS和SiO2。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功能食品的配方如下:山梨糖醇20-30%、牡蛎肽粉20-30%、酵母抽提物15-20%、葛根粉10-20%、L-谷氨酰胺8-16%、微晶纤维素3-9%、MS(硬脂酸镁)1-2%、SiO21-2%。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具有解酒护肝效果的无腥味低分子牡蛎肽粉最大限度的保留了牡蛎肽中的活性成分,采用定向酶解加超滤富集目标功能肽的工艺,使得获得的牡蛎肽原料在不增加纯化成本的情况下,增加了活性,提高了后续终端产品的原料品质。附图说明图1.不同酶的选择对于牡蛎肽的ADH激活率的影响;其中,“风味+复合”代表风味蛋白酶和复合蛋白酶的组合,“风味+中性”代表风味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的组合,“复合+中性”代表复合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的组合,“复合+胰”代表复合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组合。图2.不同截留分子量超滤获得的牡蛎肽的ADH激活率。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以下所述,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做其他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变更为同等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下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变化,均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实施例1、牡蛎肽的制备和活性测定申请人前期的研究中发现,牡蛎匀浆液具有解酒的功能,但效果不是很显著。为了提高牡蛎产品的功效,对牡蛎酶解多肽进行制备,从中筛选具有解酒功能的多肽。本实施例中,采用如下方法制备牡蛎肽:首先,将去壳牡蛎肉匀浆,在匀浆液中依次加入不同的蛋白酶进行酶解,在40-50℃条件下,经4-5小时酶解,制成酶解液;将上述酶解液,在100℃的条件下处理10min,对酶进行灭活;之后,离心去除上层漂浮物及底层沉淀,保留上清液;在上清液中加入酵母菌,在30-35℃条件下搅拌均匀,静置2-4h进行发酵除腥;然后,将发酵液进行离心去除沉淀,选用不超过10000Da的超滤膜进行超滤澄清;最后,将超滤液进行喷雾干燥,制备得到低分子牡蛎肽干粉。喷雾干燥的进口温度设置在180-190℃,流速为13-16rpm,出口温度为80-90℃。本专利技术中,利用乙醇脱氢酶(ADH)的激活率衡量所制备的牡蛎肽的体外醒酒活性,具体操作如下:取一5mL小管,加入1.5mL(pH8.8)焦磷酸钠缓冲液,1.0mL27mmol/L氧化型辅酶I(NAD+),0.5mL体积分数为11.5%的乙醇溶液,0.1mL试样(0.2mg/mL牡蛎肽样品或超纯水),混匀后于25℃水浴锅中温浴5min,再向管中加入0.1mL25℃温浴的ADH(0.25U/mL)。混匀后立即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A340nm)值,每10s读数一次,直至每分钟吸光度的增大值达到稳定为止。取最初线性部分计算每分钟还原型辅酶I(NADH)的生成量,ADH的活力(U)以每分钟生成1μmolNADH时所需的酶量表示。EADH=△A×3.2/(W×6.2)ADH激活率(%)=﹝(E加肽-E空白)/E空白﹞×100式中:EADH(U):ADH酶活;△A:340nm处每分钟吸光度的增加值;3.2(mL)反应液总体积;W(mg/mL):每毫升酶液中含酶量;6.2:NADH在340nm处的摩尔吸光系数;E加肽(U):牡蛎肽组ADH酶活;E空白(U):空白组ADH酶活。实施例2、高ADH激活率的牡蛎肽的筛选采用实施例1的方法,利用不同的酶对牡蛎匀浆液进行酶解,对最后得到的牡蛎肽酶解液的ADH激活率进行测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高乙醇脱氢酶激活率的牡蛎肽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1)牡蛎酶解液的制备:将鲜牡蛎肉匀浆,在匀浆液中加入复合蛋白酶和胰蛋白酶进行酶解,制备酶解液;/n2)灭酶处理:将步骤1)得到的酶解液对酶进行灭活;优选的,在100℃10min对酶进行灭活;/n3)将步骤2)经灭酶处理的酶解液离心去除上层漂浮物及底层沉淀,保留上清液;/n4)在上清液中加入酵母菌,发酵除腥;/n5)将步骤4)的发酵液进行离心去除沉淀,超滤膜进行超滤澄清;/n6)将超滤液进行喷雾干燥,制备得到无腥味低分子牡蛎肽干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高乙醇脱氢酶激活率的牡蛎肽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牡蛎酶解液的制备:将鲜牡蛎肉匀浆,在匀浆液中加入复合蛋白酶和胰蛋白酶进行酶解,制备酶解液;
2)灭酶处理:将步骤1)得到的酶解液对酶进行灭活;优选的,在100℃10min对酶进行灭活;
3)将步骤2)经灭酶处理的酶解液离心去除上层漂浮物及底层沉淀,保留上清液;
4)在上清液中加入酵母菌,发酵除腥;
5)将步骤4)的发酵液进行离心去除沉淀,超滤膜进行超滤澄清;
6)将超滤液进行喷雾干燥,制备得到无腥味低分子牡蛎肽干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采用的超滤膜的截留分子量小于10000Da;优选的,超滤膜的截留分子量为2000Da,更优选,1000D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酶解温度为40-50℃,酶解时间为4-5小时。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钰金于海桥赵雅琳曹敏杰
申请(专利权)人:荣成市海洋绿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