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利专利>正文

全自动去毛刺排列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7853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16: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铸造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全自动去毛刺排列机,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排列机本体,基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传料箱,且传料箱的顶部设有开口,排列机本体上设有伺服电机,排列机本体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圆杆,第一圆杆的底端延伸至传料箱内,第一圆杆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转动安装有第一横杆,第一横杆的两端均延伸至第一通孔外,且第一横杆靠近伺服电机的一端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横杆上固定套设有第一锥形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用性强,能够加快对毛刺熔渣的清除速度,同时避免毛刺熔渣出现堵塞的情况,提高了工作效率,操作起来简单便捷。

Automatic deburring and arrang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自动去毛刺排列机
本技术涉及铸造
,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去毛刺排列机。
技术介绍
去毛刺,通常是指清除工件已加工部位周围所形成的刺状物或飞边,尤其在钢铁企业,在进行钢材生产时,为了能够满足后道工序的要求,需对轧制出的圆棒端部进行倒棱,以清除棒材端部的飞边、毛刺等缺陷,提高产品的外观、质量及实用价值,经检索,授权公开号为CN206393380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去毛刺机,它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沿竖直方向设置左右两个导向座,所述左右两个导向座之间设置有升降油缸,所述升降油缸顶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部设置有左右两个导向杆,所述导向杆插装于导向座内,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前后两个轴承座,所述前后两个轴承座之间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置有砂布轮,它能够将棒材倒棱后产生的熔渣去除,大大提高了倒棱质量,避免了熔渣对后道生产工艺产生影响。但是,上述技术中还存在不足之处,由于在将棒材上的毛刺去除之后,对于毛刺熔渣的传送速度比较缓慢,且由于排列机的工作量比较大,所清除的毛刺熔渣自然会比较多,一旦毛刺熔渣堵塞在下料管内,会导致后续的程序没法进行,从而降低了工作效率,因此,提出全自动去毛刺排列机。因此,我们提出了全自动去毛刺排列机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全自动去毛刺排列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全自动去毛刺排列机,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排列机本体,基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传料箱,且传料箱的顶部设有开口,排列机本体上设有伺服电机,排列机本体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圆杆,第一圆杆的底端延伸至传料箱内,第一圆杆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转动安装有第一横杆,第一横杆的两端均延伸至第一通孔外,且第一横杆靠近伺服电机的一端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横杆上固定套设有第一锥形齿轮,第一横杆远离伺服电机的一端延伸至传料箱内并固定安装有第二锥形齿轮,传料箱内转动安装有第二横杆,第二横杆上固定套设有第三锥形齿轮,第三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啮合,第二横杆上固定套设有凸轮,凸轮与传料箱相适配,传料箱内转动安装有第二圆杆,第二圆杆的顶端延伸至传料箱外并固定安装有第四锥形齿轮,第四锥形齿轮与第一锥形齿轮啮合,第二圆杆上转动套设有第三横杆,第三横杆的一端延伸至传料箱外并与排列机本体固定连接,基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出料管,出料管与基座相连通,第二圆杆的底端延伸至出料管内。优选的,所述第二圆杆上固定安装有多个搅拌杆,且多个搅拌杆呈鱼骨型状分布。优选的,所述第二横杆的两端均转动套设有圆形块,两个圆形块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与传料箱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内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外环与第一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的内环与第一横杆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三横杆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外环与第二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承的内环与第二圆杆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传料箱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基座的顶部开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与第三通孔均与第二圆杆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排列机本体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安装在支撑板的顶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首先,该装置通过基座、排列机本体、传料箱、伺服电机、第一圆杆、第一通孔、第一横杆、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第二横杆、第三锥形齿轮、凸轮、第二圆杆、第四锥形齿轮、第三横杆、出料管、搅拌杆和圆形块相配合,排列机本体在对棒材去除毛刺之后,需要将毛刺熔渣清除时,由于毛刺熔渣会先掉在传料箱内,排列机本体上装置有倒顺开关,倒顺开关、伺服电机和外部电源通过电线依次电性连接构成闭合回路,先扭动倒顺开关,伺服电机将被启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一横杆在第一通孔内转动,第一横杆带动第二锥形齿轮转动,第二锥形齿轮带动第三锥形齿轮转动,第三锥形齿轮带动第二横杆转动,第二横杆带动凸轮转动,当凸轮转动时,凸轮凸出的部分会与传料箱接触,通过对传料箱敲击产生震动,当传料箱震动时毛刺熔渣下滑的速度加快,当毛刺熔渣进入到出料管内时,当第一横杆转动同时带动第一锥形齿轮转动,第一锥形齿轮带动第四锥形齿轮转动,第四锥形齿轮带动第二圆杆转动,第二圆杆转动时带动多个搅拌杆转动,搅拌杆转动时避免毛刺熔渣堵塞在出料管内,从而完成本次排列机本体在对棒材去刺后毛刺熔渣的清理工作。本技术实用性强,能够加快对毛刺熔渣的清除速度,同时避免毛刺熔渣出现堵塞的情况,提高了工作效率,操作起来简单便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全自动去毛刺排列机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B部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传料箱、第一横杆、第二锥形齿轮、第二横杆、第三锥形齿轮、凸轮和圆形块的装配图。图中:1、基座;2、排列机本体;3、传料箱;4、伺服电机;5、第一圆杆;6、第一通孔;7、第一横杆;8、第一锥形齿轮;9、第二锥形齿轮;10、第二横杆;11、第三锥形齿轮;12、凸轮;13、第二圆杆;14、第四锥形齿轮;15、第三横杆;16、出料管;17、搅拌杆;18、圆形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照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全自动去毛刺排列机,包括基座1,基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排列机本体2,基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传料箱3,且传料箱3的顶部设有开口,排列机本体2上设有伺服电机4,排列机本体2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圆杆5,第一圆杆5的底端延伸至传料箱3内,第一圆杆5上开设有第一通孔6,第一通孔6内转动安装有第一横杆7,第一横杆7的两端均延伸至第一通孔6外,且第一横杆7靠近伺服电机4的一端与伺服电机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横杆7上固定套设有第一锥形齿轮8,第一横杆7远离伺服电机4的一端延伸至传料箱3内并固定安装有第二锥形齿轮9,传料箱3内转动安装有第二横杆10,第二横杆10上固定套设有第三锥形齿轮11,第三锥形齿轮11与第二锥形齿轮9啮合,第二横杆10上固定套设有凸轮12,凸轮12与传料箱3相适配,传料箱3内转动安装有第二圆杆13,第二圆杆13的顶端延伸至传料箱3外并固定安装有第四锥形齿轮14,第四锥形齿轮14与第一锥形齿轮8啮合,第二圆杆13上转动套设有第三横杆15,第三横杆15的一端延伸至传料箱3外并与排列机本体2固定连接,基座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出料管16,出料管16与基座1相连通,第二圆杆13的底端延伸至出料管16内;第二圆杆13上固定安装有多个搅拌杆17,且多个搅拌杆17呈鱼骨型状分布,第二横杆1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全自动去毛刺排列机,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排列机本体(2),基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传料箱(3),且传料箱(3)的顶部设有开口,排列机本体(2)上设有伺服电机(4),排列机本体(2)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圆杆(5),第一圆杆(5)的底端延伸至传料箱(3)内,第一圆杆(5)上开设有第一通孔(6),第一通孔(6)内转动安装有第一横杆(7),第一横杆(7)的两端均延伸至第一通孔(6)外,且第一横杆(7)靠近伺服电机(4)的一端与伺服电机(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横杆(7)上固定套设有第一锥形齿轮(8),第一横杆(7)远离伺服电机(4)的一端延伸至传料箱(3)内并固定安装有第二锥形齿轮(9),传料箱(3)内转动安装有第二横杆(10),第二横杆(10)上固定套设有第三锥形齿轮(11),第三锥形齿轮(11)与第二锥形齿轮(9)啮合,第二横杆(10)上固定套设有凸轮(12),凸轮(12)与传料箱(3)相适配,传料箱(3)内转动安装有第二圆杆(13),第二圆杆(13)的顶端延伸至传料箱(3)外并固定安装有第四锥形齿轮(14),第四锥形齿轮(14)与第一锥形齿轮(8)啮合,第二圆杆(13)上转动套设有第三横杆(15),第三横杆(15)的一端延伸至传料箱(3)外并与排列机本体(2)固定连接,基座(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出料管(16),出料管(16)与基座(1)相连通,第二圆杆(13)的底端延伸至出料管(16)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全自动去毛刺排列机,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排列机本体(2),基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传料箱(3),且传料箱(3)的顶部设有开口,排列机本体(2)上设有伺服电机(4),排列机本体(2)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圆杆(5),第一圆杆(5)的底端延伸至传料箱(3)内,第一圆杆(5)上开设有第一通孔(6),第一通孔(6)内转动安装有第一横杆(7),第一横杆(7)的两端均延伸至第一通孔(6)外,且第一横杆(7)靠近伺服电机(4)的一端与伺服电机(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横杆(7)上固定套设有第一锥形齿轮(8),第一横杆(7)远离伺服电机(4)的一端延伸至传料箱(3)内并固定安装有第二锥形齿轮(9),传料箱(3)内转动安装有第二横杆(10),第二横杆(10)上固定套设有第三锥形齿轮(11),第三锥形齿轮(11)与第二锥形齿轮(9)啮合,第二横杆(10)上固定套设有凸轮(12),凸轮(12)与传料箱(3)相适配,传料箱(3)内转动安装有第二圆杆(13),第二圆杆(13)的顶端延伸至传料箱(3)外并固定安装有第四锥形齿轮(14),第四锥形齿轮(14)与第一锥形齿轮(8)啮合,第二圆杆(13)上转动套设有第三横杆(15),第三横杆(15)的一端延伸至传料箱(3)外并与排列机本体(2)固定连接,基座(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出料管(16),出料管(16)与基座(1)相连通,第二圆杆(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利
申请(专利权)人:蒋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