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乘型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7770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15: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跨乘型车辆,能够使包含头灯单元和仪表单元以及支承它们的头灯支架的组件的绕转向轴的惯性质量轻型化而提高操纵稳定性。一个实施方式的跨乘型车辆具备转向机构、头灯单元、仪表单元、头灯罩、仪表保护盖以及仪表托架。转向机构具有转向轴,转向轴支承于车身框架的头管且旋转自如。头灯单元通过头灯支架支承于转向机构。仪表单元配置在头灯单元的上方。头灯罩安装于头灯单元,且覆盖头灯单元。仪表保护盖安装于头灯罩,且覆盖仪表单元。仪表托架支承仪表单元。仪表托架和头灯支架设置为相互独立,由合成树脂构成,且固定于头灯单元和仪表保护盖,构成为仪表托架的底面能够被底面支承部从车辆下方支承。

Straddle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跨乘型车辆
本技术涉及跨乘型车辆。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两轮摩托车具备:头灯支架(70),该头灯支架(70)支承于头管(21)(带括弧的数字表示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附图标记。以下相同),从该头管(21)向车辆前方伸出;以及安装于该头灯支架(70)的头灯单元(61)。在车辆侧面观察时,头灯支架(70)具有:从头管(21)向前方延伸的第一支架(71);悬臂支承于该第一支架(71)的前部且向后上方伸出的第二支架(72);以及架设在该左右的第二支架(72L、72R)的上部的第三支架(74)。在第二支架(72L、72R)的前方配置有头灯单元(61),通过第三支架(74)支承头灯单元(61)。此外,头灯支架(70)具备:安装于第二支架(72L、72R)的上部且向后上方延伸的左右的遮光支架(75L、75R);以及架设在该左右的遮光支架(75L、75R)与第三支架(74)之间的第四支架(76L、76R)。通过这些第三支架(74)和第四支架(76L、76R)支承仪表单元(6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46850号公报然而,在支承头灯单元(61)的头灯支架(70)一体地设置有仪表单元(63)的支承部的构造中,头灯支架(70)的构造变得复杂,重量增多。另外,在头灯单元支承于转向机构的上部而以转向轴为中心左右旋转的构造中,绕转向轴的惯性力矩较大地影响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因此,为了得到良好的操纵稳定性,需要使包含头灯单元和头灯支架的绕转向轴的惯性质量轻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考虑了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跨乘型车辆,能够使包含头灯单元、仪表单元以及支承它们的头灯支架的组件的绕转向轴的惯性质量轻型化且提高操纵稳定性。本技术的跨乘型车辆具备转向机构、头灯单元、仪表单元、头灯罩、仪表保护盖以及仪表托架。转向机构具有转向轴,转向轴支承于车身框架的头管且旋转自如。头灯单元通过头灯支架支承于转向机构。仪表单元配置于头灯单元的上方。头灯罩安装于头灯单元,且覆盖头灯单元。仪表保护盖安装于头灯罩,且覆盖仪表单元。仪表托架支承仪表单元。仪表托架和头灯支架设置为相互独立,由合成树脂构成,且固定于头灯单元和仪表保护盖,构成为仪表托架的底面能够被底面支承部从车辆下方支承。根据本技术,支承仪表单元的仪表托架和支承头灯单元的头灯支架设置为相互独立,且由合成树脂构成,因此能够实现轻型化。另外,仪表托架固定于头灯单元和仪表保护盖,除此之外,构成为仪表托架的底面能够被底面支承部从车辆下方支承,因此能够确保刚性,能够抑制不必要的挠曲。通过像上述那样仪表托架确保刚性并且实现轻型化,能够使包含头灯单元和仪表单元以及支承它们的头灯支架的组件的绕转向轴的惯性质量轻型化而提高操纵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应用了本技术的跨乘型车辆的仪表安装构造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两轮摩托车的左侧视图。图2是表示图1的转向机构和头灯单元等的左侧视图。图3是图1的III向视图。图4是图1的IV向视图。图5是表示图4中除了头灯支架之外的后面图。图6是沿着图4的VI-VI线的剖视图。图7是沿着图4的VII-VII线的剖视图。图8是沿着图4的VIII-VIII线的剖视图。图9是放大地表示图7的一部分的剖视图。符号说明1两轮摩托车(跨乘型车辆)2车身框架7转向机构20转向轴21头灯单元22头灯支架27仪表单元28头灯罩30仪表保护盖33仪表托架33A仪表托架的底面部33B仪表托架的安装片部33D仪表托架的正面壁部36仪表托架安装螺栓37后侧固定部39仪表保护盖的卡定凸部40仪表托架的卡定挂钩41前侧卡定部42头灯罩的底面支承部S间隙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用于实施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应用了本技术的跨乘型车辆的仪表安装构造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两轮摩托车的左侧视图。在该一个实施方式中,上下、左右、前后的表达以车辆乘车时的驾驶员为基准。如图1所示,作为跨乘型车辆的两轮摩托车1具有车身框架2,在其前方设置有头管3。在该头管3将转向机构7支承为能够旋转,该转向机构7由左右一对前叉5和转向把6构成,该左右一对前叉5内装未图示的悬架机构并将前轮4支承为能够转动。通过转向把6的操作而在左右方向上对前轮4进行转向操作。另一方面,车身框架2构成为具有兼用作左右一对箱支架的主框架8,该主框架8为例如双管型,在头管3之后沿左右方向扩开后,相互平行地向后斜下方延伸。在该主框架8的上方配置有燃料箱11,在该燃料箱11的后方配置有车座12,该车座12的骑车人车座12A和搭乘车座12B在车辆的前后连续。另外,在主框架8的后方下部架设有枢轴13,该枢轴13将摇臂14支承为能够绕枢轴13在车辆上下方向上摆动。在该摇臂14的后端将后轮15支承为能够旋转。而且,在前轮4与后轮15间的车辆中央下部,在燃料箱11的下方将作为动力源的发动机16配置为悬架于主框架8。该发动机16的驱动力经由驱动链(未图示)等而向后轮15传递。如图2所示,上述转向机构7的左右一对前叉5由上托架18和下托架19把持,此外,通过这些上托架18和下托架19而将转向轴20支承为与前叉5平行。转向把6由上托架18把持而安装。转向轴20被插通于车身框架2的头管3而被支承为能够旋转,由此转向机构7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头管3。由金属制的管道以及板构成的头灯支架22通过未图示的安装螺栓而固定于该转向机构7的上托架18和下托架19。头灯单元21使用上侧安装螺栓23而经由座垫橡胶24安装于该头灯支架22,此外,使用下侧安装螺栓25而固定于该头灯支架22。由此,头灯单元21通过头灯支架22支承于转向机构7。在该头灯单元21的上方配置有仪表单元27。如图3~图5所示,覆盖该头灯单元21的周围的头灯罩28使用罩安装螺栓29(图5)而固定于头灯单元21。此外,覆盖仪表单元27的周围的仪表保护盖30使用罩安装螺栓31(图3)而固定于该头灯罩28。通过该仪表保护盖30而抑制日光直接接触仪表单元27。仪表单元27由仪表托架33支承。该仪表托架33与头灯支架22独立地构成。换句话说,特别是如图5所示,通过合成树脂将位于上部中央的底面部33A、从该底面部33A的后方的左右两侧向下方延伸的安装片部33B、从仪表托架33的底面部33A的左右两侧向上方延伸的侧面壁部33C、从仪表托架33的底面部33A的前侧向上方延伸的正面壁部33D一体成型而构成仪表托架33。仪表单元27使用图5和图8所示的减震橡胶34,通过仪表单元安装螺栓35而安装于仪表托架33的底面部33A的俯视三角形的角部位置。由此,仪表单元27相对于仪表托架33被弹性支承而抑制振动。如图5和图6所示,仪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跨乘型车辆,具备:/n转向机构,该转向机构具有转向轴,所述转向轴支承于车身框架的头管且旋转自如;/n头灯单元,该头灯单元通过头灯支架支承于所述转向机构;/n仪表单元,该仪表单元配置于所述头灯单元的上方;/n头灯罩,该头灯罩安装于所述头灯单元,且覆盖所述头灯单元;/n仪表保护盖,该仪表保护盖安装于所述头灯罩,且覆盖所述仪表单元;以及/n仪表托架,该仪表托架支承所述仪表单元,/n该跨乘型车辆的特征在于,/n所述仪表托和所述头灯支架设置为相互独立,所述仪表托架由合成树脂构成,且固定于所述头灯单元和所述仪表保护盖,构成为所述仪表托架的底面能够被底面支承部从车辆下方支承。/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613 JP 2018-1126781.一种跨乘型车辆,具备:
转向机构,该转向机构具有转向轴,所述转向轴支承于车身框架的头管且旋转自如;
头灯单元,该头灯单元通过头灯支架支承于所述转向机构;
仪表单元,该仪表单元配置于所述头灯单元的上方;
头灯罩,该头灯罩安装于所述头灯单元,且覆盖所述头灯单元;
仪表保护盖,该仪表保护盖安装于所述头灯罩,且覆盖所述仪表单元;以及
仪表托架,该仪表托架支承所述仪表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浦充纮
申请(专利权)人:铃木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