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铝制放线孔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用具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铝制放线孔。
技术介绍
建筑工程各楼层轴线控制网测量主要通过铅垂仪进行竖向传递,每一层结构都要在固定位置留设放线孔,在建筑施工的板钢筋绑扎时,将预留放线孔洞四周的板钢筋截断,将方锥型模具上大下小的倒扣入板模板开好的方型洞口中,然后浇筑混凝土。目前,公告号为CN20507786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放线孔漏斗模,以供设置于每层混凝土楼板上进而形成放线孔孔洞,放线孔漏斗模包括:呈漏斗形的模具本体,通过相互拼接的多块模板围合而成,模具本体包括上开口以及下开口,上开口的开口大于下开口,下开口用于穿过混凝土楼板;插孔,开设于模具本体的任意相对的两块模板上。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放线孔,其使用频率过高,不能直接把它固定密封起来,一般的放线孔上也未设置防护装置,可能在施工过程中会到之后一些水、杂物等从放线口中坠落,对下层施工人员造成安全隐患,更有甚者,施工人员不小心可能会直接从放线口中坠落,对施工人员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r>针对现有的技术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制放线孔,包括放线孔本体(1),所述放线孔本体(1)包括上开口以及下开口,上开口的开口大于下开口,下开口用于穿过混凝土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开口上盖设有安全盖(3),所述安全盖(3)的一端的两侧壁突出固定有转轴(6),所述放线孔本体(1)的两侧对应转轴(6)位置开设有供转轴(6)插接的转槽,所述转轴(6)转动在所述转槽中。/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铝制放线孔,包括放线孔本体(1),所述放线孔本体(1)包括上开口以及下开口,上开口的开口大于下开口,下开口用于穿过混凝土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开口上盖设有安全盖(3),所述安全盖(3)的一端的两侧壁突出固定有转轴(6),所述放线孔本体(1)的两侧对应转轴(6)位置开设有供转轴(6)插接的转槽,所述转轴(6)转动在所述转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制放线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开口的开口处向外延伸有搭接沿(2),所述安全盖(3)盖合在搭接沿(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制放线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盖(3)的下端面对应搭接沿(2)所在的位置上设置有橡胶垫圈(5)。
技术研发人员:陈翊帆,邓传钦,黄置洪,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市筑创铝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