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膜对拉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2486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膜对拉片,涉及建筑施工模板工程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对拉片本体,对拉片本体包括形状大小一致的左拉片和右拉片,左拉片的左侧和所述右拉片的右侧开设有供销钉穿过的销孔,左拉片的右侧沿左拉片的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个左调节孔,右拉片的左侧沿右拉片的长度方向也开设有对应左调节孔的右调节孔,对拉片本体上套设有固定套,左拉片的右侧与所述右拉片的左侧搭接在一起且左拉片和右拉片滑移在固定套中,固定套上沿固定套径向开设有贯穿固定套的通孔,通孔中设置有用于固定左拉片和右拉片的固定件,固定件穿过左调节孔与右调节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通过调节对拉杆长度来提高适应性的优点。

Aluminum film pull pie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铝膜对拉片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模板工程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铝膜对拉片。
技术介绍
现有建筑施工模板工程是混凝土结构成型的工艺基础,加强对模板工程的控制是提高混凝土成型质量的关键所在;在墙、壁、柱的模板施工中,现行的办法是用对拉片来拉结侧模板,并承受混凝土的侧压力,确保侧模板之间的距离不变形,同时其也是模板及其支撑结构的支点,直接影响着模板结构的整体性、刚度和强度。目前,公告号为CN20179430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对拉片,包括对拉杆和连接板,连接板固定连接于对拉杆的两端,连接板上设有通孔。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对拉片,其对拉杆的长度为一定的,在安装铝膜板内外墙之间存在多种距离时,则需要不同尺寸对拉杆进行安装,还需要找相匹配的,使用起来不方便,适应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膜对拉片,其具有通过调节对拉杆长度来提高适应性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铝膜对拉片,包括对拉片本体,所述对拉片本体包括形状大小一致的左拉片和右拉片,所述左拉片的左侧和所述右拉片的右侧开设有供销钉穿过的销孔,所述左拉片的右侧沿左拉片的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个左调节孔,所述右拉片的左侧沿右拉片的长度方向也开设有对应左调节孔的右调节孔,所述对拉片本体上套设有固定套,所述左拉片的右侧与所述右拉片的左侧搭接在一起且左拉片和右拉片滑移在固定套中,所述固定套上沿固定套径向开设有贯穿固定套的通孔,所述通孔中设置有用于固定左拉片和右拉片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穿过左调节孔与右调节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把左拉片和右拉片搭接在一起,使得左调节孔与右调节孔重合,再根据需要调节在通过把固定件穿过左调节孔和右调节孔使得左右拉片固定在固定套上,需要使用对拉片时先把左拉片固定在一侧模板上再让右拉片穿过内外模板的间隙位于另一侧模板上,再通过销钉穿过销孔并插入需要加固的模板上使得左右拉片形成固定,且在铝膜板内外墙距离发生改变时,可以通过解除固定件,使得左右两拉片可以进行滑移,改变两拉片之间的距离以适应铝膜板内外墙距离的改变,再通过锁入固定件进行固定,具有通过调节对拉杆长度来提高适应性的优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件为螺栓和螺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件设置为螺栓和螺母,可以通过螺栓穿过通孔和左右调节孔在锁上螺母使得左右拉片固定住,且螺栓和螺母为常见的配件,损坏或者丢失后较容易找到替代品,且操作者操作时只需要旋转螺栓,操作也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件设置有两个且等距设置,所述通孔也沿固定套长度方向等距开设有两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两个固定件和两个通孔,可以增加一个固定点来增加左右拉片的固定强度,固定的效果更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套为硬制塑胶材料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套由硬制塑胶材料制成,可以在保证固定套强度的同时也可以降低成本,适应性更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套为透明材料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套为透明的,可以让使用者更直观的看到内部情况,在需要调整左右拉片的间距时,更方便使用者操作,适应性更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套的外周侧均设置有清漆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套的外周为清漆层,由于清漆层不与混凝土粘接且透明,在不影响使用者观察固定套内部结构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浇筑混凝土时防止混凝土粘在固定套上,在浇筑完需要拔出对拉片本体更容易拔出且清漆层为光滑面可以减少与混凝土的摩擦,拔出更省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套上对应螺栓的栓头和螺母的位置开设有螺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设有螺槽,可以使得栓头和螺母都隐藏在螺槽中,不会突出固定块,可以减少拔出对拉片本体时受到的摩擦阻力,拔出更省力,适应性更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栓长度与所述固定套宽度一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栓的长度与固定套宽度一致,在固定好左右拉片后可以使得螺栓完全融入固定套中,不会有突出的部分,防止在浇灌完成后会有突出的部分影响对拉片本体的拔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套外周侧设置有脱模剂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脱模剂层,可以进一步的防止混凝土在浇灌时粘在对拉片上,在浇灌完成后会加大拔出对拉片的阻力,造成拔出对拉片本体的不顺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左拉片、右拉片、固定套以及螺栓和螺母,可以在使用时通过螺栓和螺母把左右两拉片固定在固定套上,在需要调整左右两拉片的长度以适应内外墙距离变化时,可以先旋开螺栓,使得左右两拉片滑移在固定套上,找到适应的长度在插入螺栓锁上螺母,使得左右两拉片固定,具有通过调节对拉杆长度来提高适应性的优点;(2)通过设置有硬制透明塑胶材料制成的固定套,可以在调整左右拉片长度时能通过固定套直观的看到内部情况,操作更方便,且固定套由硬制塑胶制成,可以在保证固定套强度的同时减小成本;(3)通过设置脱模剂层,可以防止在浇筑混凝土时,防止混凝土黏在固定套上,对拔出对拉片造成较大阻力,影响后期的对拉片拔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附图标记:1、对拉片本体;2、左拉片;3、右拉片;4、固定套;5、固定件;6、滑槽;7、销孔;8、左调节孔;9、右调节孔;10、螺栓;11、螺母;12、螺槽;13、清漆层;14、脱模剂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一种铝膜对拉片,如图1所示,包括对拉片本体1。对拉片本体1包括左拉片2、右拉片3以及套设在左拉片2和右拉片3上的固定套4,左拉片2和右拉片3可滑移在固定套4上,固定套4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左拉片2和右拉片3的固定件5,在铝膜板内外墙的距离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解除固定件5的固定状态,使得左拉片2和右拉片3可以滑移,使得左拉片2和右拉片3的距离可以调整到适应铝膜板内外墙之间的距离,具有通过调节对拉杆长度来提高适应性的优点。具体的,如图2、3所示,左拉片2和右拉片3的形状大小一致,左拉片2和右拉片3均为一块矩形薄片体,左拉片2的左侧和右拉片3的右侧开设有圆状的销孔7,用来供销钉穿设过拉片和其他需要固定的铝膜板进行固定,左拉片2的右侧中部沿左拉片2的长度方向等距开设有若干个圆状的左调节孔8,右拉片3的左侧中部沿右拉片3的长度方向对应左调节孔8位置等距开设有若干个圆状的右调节孔9,固定套4的形状为矩形状,固定套4长度方向的两相对侧壁沿固定套4长度方向开设有贯穿固定套4的滑槽6,滑槽6有两个,且两个滑槽6关于固定套4长度方向的中轴面对称且贴合该中轴面,左拉片2的右侧插接在一滑槽6中,右拉片3的左侧也插接在另一滑槽6中,左拉片2的右侧和右拉片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膜对拉片,包括对拉片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拉片本体(1)包括形状大小一致的左拉片(2)和右拉片(3),所述左拉片(2)的左侧和所述右拉片(3)的右侧开设有供销钉穿过的销孔(7),所述左拉片(2)的右侧沿左拉片(2)的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个左调节孔(8),所述右拉片(3)的左侧沿右拉片(3)的长度方向也开设有对应左调节孔(8)的右调节孔(9),所述对拉片本体(1)上套设有固定套(4),所述左拉片(2)的右侧与所述右拉片(3)的左侧搭接在一起且左拉片(2)和右拉片(3)滑移在固定套(4)中,所述固定套(4)上沿固定套(4)径向开设有贯穿固定套(4)的通孔,所述通孔中设置有用于固定左拉片(2)和右拉片(3)的固定件(5),所述固定件(5)穿过左调节孔(8)与右调节孔(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膜对拉片,包括对拉片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拉片本体(1)包括形状大小一致的左拉片(2)和右拉片(3),所述左拉片(2)的左侧和所述右拉片(3)的右侧开设有供销钉穿过的销孔(7),所述左拉片(2)的右侧沿左拉片(2)的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个左调节孔(8),所述右拉片(3)的左侧沿右拉片(3)的长度方向也开设有对应左调节孔(8)的右调节孔(9),所述对拉片本体(1)上套设有固定套(4),所述左拉片(2)的右侧与所述右拉片(3)的左侧搭接在一起且左拉片(2)和右拉片(3)滑移在固定套(4)中,所述固定套(4)上沿固定套(4)径向开设有贯穿固定套(4)的通孔,所述通孔中设置有用于固定左拉片(2)和右拉片(3)的固定件(5),所述固定件(5)穿过左调节孔(8)与右调节孔(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膜对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5)为螺栓(10)和螺母(11)。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吉武蔡庆鹏陈翊帆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市筑创铝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