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腰梁π形预制桩锚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7671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1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腰梁π形预制桩锚支护结构,支护结构的横截面为π型,包括设置在支护结构两端的π型桩端端板、桩身混凝土、钢板预埋件、设置在两块π型桩端端板之间的纵向预应力钢筋以及用于固定纵向预应力钢筋的环状箍筋,π型桩端端板包括矩形横板和两个脚部,π型桩端端板的边缘连续设置有用于穿过纵向预应力钢筋的组合孔;箍筋包括若干根平行间隔设置在矩形横板正下方的第一箍筋和若干根平行间隔设置在π型两个脚部正下方的第二箍筋;钢板预埋件设置在桩身混凝土的外侧面、并沿纵向预应力钢筋的长度方向平行间隔分布。不仅能在满足支护桩抗弯性能的同时减小材料用量,而且锚杆与支护桩连接部位无需设置腰梁,结构形式经济合理。

A \u03c0 - shaped prefabricated pile anchor support structure without waist be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腰梁π形预制桩锚支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岩土工程基坑支护领域,特别是一种无腰梁π形预制桩锚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的加快进行,城区内的建筑高度和密度都在不断增大,基坑也越来越深,且深大基坑往往处于城市中心,往往要求尽量缩短施工周期的同时减小施工占地面积。预制支护桩施工速度快、无需养护时间,可大大缩短施工周期。现阶段的施工方式存在的问题有:第一,大直径预制桩抗弯能力较好,但材料用量大;第二,运输成本高,现场施工时连接困难;第三,锚杆与支护桩之间须设置腰梁,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腰梁π形预制桩锚支护结构,要解决现阶段预制桩特定方向抗弯能力有限、材料利用率低、造价高、受力体系复杂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无腰梁π形预制桩锚支护结构,所述支护结构的横截面为π型,包括设置在支护结构两端的π型桩端端板1、桩身混凝土2、钢板预埋件6、设置在两块π型桩端端板1之间的纵向预应力钢筋3以及用于固定纵向预应力钢筋3的环状箍筋,所述π型桩端端板1包括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腰梁π形预制桩锚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结构的横截面为π型,包括设置在支护结构两端的π型桩端端板(1)、桩身混凝土(2)、钢板预埋件(6)、设置在两块π型桩端端板(1)之间的纵向预应力钢筋(3)以及用于固定纵向预应力钢筋(3)的环状箍筋,/n所述π型桩端端板(1)包括矩形横板和两个脚部,π型桩端端板(1)的边缘连续设置有用于穿过纵向预应力钢筋(3)的组合孔;/n所述箍筋包括若干根平行间隔设置在矩形横板正下方的第一箍筋(4)和若干根平行间隔设置在π型两个脚部正下方的第二箍筋(5);/n钢板预埋件(6)设置在桩身混凝土(2)的外侧面、并沿纵向预应力钢筋(3)的长度方向平行间隔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腰梁π形预制桩锚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结构的横截面为π型,包括设置在支护结构两端的π型桩端端板(1)、桩身混凝土(2)、钢板预埋件(6)、设置在两块π型桩端端板(1)之间的纵向预应力钢筋(3)以及用于固定纵向预应力钢筋(3)的环状箍筋,
所述π型桩端端板(1)包括矩形横板和两个脚部,π型桩端端板(1)的边缘连续设置有用于穿过纵向预应力钢筋(3)的组合孔;
所述箍筋包括若干根平行间隔设置在矩形横板正下方的第一箍筋(4)和若干根平行间隔设置在π型两个脚部正下方的第二箍筋(5);
钢板预埋件(6)设置在桩身混凝土(2)的外侧面、并沿纵向预应力钢筋(3)的长度方向平行间隔分布,钢板预埋件(6)呈方形其中心位置预留有用于穿过锚杆(7)的施工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腰梁π形预制桩锚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钢板预埋件(6)的表面与桩身混凝土(2)的表面平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腰梁π形预制桩锚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组合孔(8)呈八字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