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基坑装配式预应力鱼腹梁系统及该系统中的调整座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57671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1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大跨度基坑装配式预应力鱼腹梁系统的调整座包括钢滑槽、滑件、转动轴和通线管,钢滑槽的数量为两个,钢滑槽为C形构件,两个钢滑槽背向设置在H型钢撑梁的H型槽中。滑件包括与钢滑槽配合的滑杆。转动轴插设在滑件中并与滑件铰接连接。通线管套设在钢绞线外,通线管靠近H型钢撑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座,转动座与转动轴的两端固定连接,转动座通过转动轴与滑件铰接连接,进而将通线管与滑件铰接连接。该调整座应用于鱼腹梁系统,方便对钢绞线施加预应力,避免钢绞线出现磨损和断丝,降低施工危险系数,延长预应力钢绞线的使用寿命,同时还能提高施工进度,降低工程造价。

The prefabricated prestressed fish web beam system of large-span foundation pit and its adjusting se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跨度基坑装配式预应力鱼腹梁系统及该系统中的调整座
本技术具体涉及基坑支撑方法领域,具体为大跨度基坑装配式预应力鱼腹梁系统及该系统中的调整座。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地面空间日趋紧张,三维城市空间已开始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加以开发。地下设施建筑、地下物流、地下能源与物资储备等设施的广泛建设,给装配式预应力鱼腹梁钢支撑施工技术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然而现有鱼腹梁结构端头的钢绞线容易磨损、断丝,严重缩短了钢绞线的使用寿命,极有可能危害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还影响了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跨度基坑装配式预应力鱼腹梁系统及该系统中的调整座,以解决现有鱼腹梁结构端头的钢绞线容易磨损、断丝,严重缩短了钢绞线的使用寿命,极有可能危害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还影响了施工进度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大跨度基坑装配式预应力鱼腹梁系统的调整座,包括:钢滑槽,其数量为两个,所述钢滑槽为C形构件,两个钢滑槽背向设置在H型钢撑梁的H型槽中;滑件,包括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跨度基坑装配式预应力鱼腹梁系统的调整座,其特征在于包括:/n钢滑槽(1),其数量为两个,所述钢滑槽(1)为C形构件,两个钢滑槽(1)背向设置在H型钢撑梁(5)的H型槽中;/n滑件(2),包括与钢滑槽(1)配合的滑杆(21);/n转动轴(3),插设在滑件(2)中并与滑件(2)铰接连接;/n通线管(4),套设在钢绞线(6)外,所述通线管(4)靠近H型钢撑梁(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座(7),所述转动座(7)与转动轴(3)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座(7)通过转动轴(3)与滑件(2)铰接连接,进而将通线管(4)与滑件(2)铰接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跨度基坑装配式预应力鱼腹梁系统的调整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钢滑槽(1),其数量为两个,所述钢滑槽(1)为C形构件,两个钢滑槽(1)背向设置在H型钢撑梁(5)的H型槽中;
滑件(2),包括与钢滑槽(1)配合的滑杆(21);
转动轴(3),插设在滑件(2)中并与滑件(2)铰接连接;
通线管(4),套设在钢绞线(6)外,所述通线管(4)靠近H型钢撑梁(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座(7),所述转动座(7)与转动轴(3)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座(7)通过转动轴(3)与滑件(2)铰接连接,进而将通线管(4)与滑件(2)铰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基坑装配式预应力鱼腹梁系统的调整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滑件(2)还包括T形转接件(22),所述T形转接件(22)的转接件竖板(221)的两端分别与滑杆(21)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T形转接件(22)的转接件横杆(222)上远离转接件竖板(221)的一端开设有与转动轴(3)配合的转动轴连接孔(2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基坑装配式预应力鱼腹梁系统的调整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滑槽(1)的滑槽底板(11)上沿钢滑槽(1)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滑槽底板连接孔(12),所述钢滑槽(1)通过滑槽底板连接孔(12)和高强螺栓与H型钢撑梁(5)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基坑装配式预应力鱼腹梁系统的调整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滑槽(1)的滑槽侧板(13)上沿钢滑槽(1)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边卡口(14),所述滑杆(21)上靠近滑槽侧板(13)的一侧开设有滑杆侧开口(211),所述滑杆侧开口(211)中活动连接有与边卡口(14)配合的卡柱(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跨度基坑装配式预应力鱼腹梁系统的调整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21)上与滑槽底板(11)相对的一面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峻沙敏军赵骏强侯玉欣周金星张泽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