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顶出的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7578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1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顶出的注塑模具,包括自上而下的第一模具板、第二模具板、第一顶针板、第二顶针板以及底板,还包括圆顶针以及斜顶针,圆顶针的底端与第一顶针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圆顶针的另一端穿过第二模具板与注塑件的底端相抵接,斜顶针的底端与第二顶针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斜顶针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顶针板以及第二模具板与注塑件的底端相抵接,第二顶针板设有通孔,第一顶针板的下端面设有与通孔向匹配的凸部,凸部穿过通孔与底板的上端面相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一顶针板和第二顶针板分别设置圆顶针和斜顶针,并利用通孔和凸部可使圆顶针和斜顶针被顶出的距离不同,从而可使斜顶针与注塑件脱离,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A rapid ejection injection mo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顶出的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塑料注塑
,特别是一种快速顶出的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在玩具的塑料模具中,注塑件顶出后容易出现仍然夹住斜顶的情况,目前为了能有效实现扣位脱离斜顶,同时为了避免注塑件夹住斜顶的情况,往往是采取增加另外一套顶出机构才可以使注塑件与斜顶完全脱离,使得注塑件的成型周期长,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快速顶出的注塑模具,解决注塑件夹住斜顶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速顶出的注塑模具,包括自上而下的第一模具板、第二模具板、第一顶针板、第二顶针板以及底板,还包括圆顶针以及斜顶针,所述圆顶针的底端与第一顶针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圆顶针的另一端穿过第二模具板与注塑件的底端相抵接,所述斜顶针的底端与第二顶针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斜顶针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顶针板以及第二模具板与注塑件的底端相抵接,所述第二顶针板设有通孔,所述第一顶针板的下端面设有与通孔向匹配的凸部,所述凸部穿过通孔与底板的上端面相抵接。进一步,所述第一顶针板的上端还设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分别套设在圆顶针和斜顶针上。进一步,所述底板上设有至少两个顶棍孔,其中至少一个顶棍孔设于凸部的下方,至少一个顶棍孔设于第二顶针板的下方。进一步,所述第一顶针板和第二顶针板的四周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底端与底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的顶端与第二模具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圆顶针与第一顶针板的上端面相垂直。进一步,所述第一模具板的下端面上设有前模仁,所述第二模具板的上端面设有后模仁,所述前模仁和后模仁压合后形成模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第一顶针板和第二顶针板分别设置圆顶针和斜顶针,并利用通孔和凸部可使圆顶针和斜顶针被顶出的距离不同,从而可使斜顶针与注塑件脱离,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较优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较优实施例的在斜顶针开始脱离扣位状态时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较优实施例在注塑件顶出状态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至图3,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一种快速顶出的注塑模具,包括自上而下的第一模具板1、第二模具板2、第一顶针板3、第二顶针板4以及底板5,还包括圆顶针6以及斜顶针7,所述圆顶针6的底端与第一顶针板3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圆顶针6的另一端穿过第二模具板2与注塑件8的底端相抵接,所述斜顶针7的底端与第二顶针板4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斜顶针7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顶针板3以及第二模具板2与注塑件8的底端相抵接,所述第二顶针板4设有通孔,所述第一顶针板3的下端面设有与通孔向匹配的凸部31,所述凸部31穿过通孔与底板5的上端面相抵接。优选地,所述第一顶针板3的上端还设有缓冲垫32,所述缓冲垫32分别套设在圆顶针6和斜顶针7上,增加缓冲垫32,可以减缓第一顶针板3与第二模具板2之间的碰撞,同时为圆顶针6和斜顶针7起到导轨的作用,提高了推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优选地,所述底板5上设有至少两个顶棍孔51,其中至少一个顶棍孔51设于凸部31的下方,至少一个顶棍孔51设于第二顶针板4的下方,本实施例的第一顶针板3和第二顶针板4主要是采用顶棍52的顶出实现往上顶,通过将顶棍52固定在驱动件,如但不限于电机或气缸或液压马达等,利用驱动件的动力,使顶棍52在顶棍孔51内上下移动,从而分别推动第一顶针板3和第二顶针板4上升,其中,设于凸部31下方的顶棍52的行程需大于第二顶针板4下方的顶棍52,这样才能实现圆顶针6的行程大于斜顶针7,从而实现斜顶针7与注塑件8脱离。优选地,所述第一顶针板3和第二顶针板4的四周设有限位板9,所述限位板9的底端与底板5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9的顶端与第二模具板2的下端面固定连接,采用限位板9可限制第一顶针板3和第二顶针板4的活动范围,提高本技术的可靠性。优选地,所述圆顶针6与第一顶针板3的上端面相垂直。优选地,所述第一模具板1的下端面上设有前模仁11,所述第二模具板2的上端面设有后模仁21,所述前模仁11和后模仁21压合后形成模腔,注塑件8在模腔内形成。现结合结构说明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第一步:合模状态,将第一模具板1和第二模具板2合模,如图1所示,斜顶针7和圆顶针6分别与注塑件8的底部两侧想抵接,第一顶针板3、第二顶针板4和底板5从上往下依次贴合置于第二模具板2的下方;第二步:多个顶棍52分别推动第二顶针板4和凸块,使第一顶针板3和第二顶针板4以相同速度分别带动圆顶针6和斜顶针7向上顶出,实现注塑件8脱离模腔,如图2所示;第三步:第二顶针板4下端的顶棍52停止推动,凸块下端的顶棍52继续往上顶,使圆顶针6继续顶出,则圆顶针6的顶出的上升距离比斜顶高,使得,斜顶针7脱离注塑件8,如图3所示,这样就可以解决注塑件8顶出后凹槽夹住斜顶针7的问题。以上所述,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技术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顶出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的第一模具板(1)、第二模具板(2)、第一顶针板(3)、第二顶针板(4)以及底板(5),还包括圆顶针(6)以及斜顶针(7),所述圆顶针(6)的底端与第一顶针板(3)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圆顶针(6)的另一端穿过第二模具板(2)与注塑件(8)的底端相抵接,所述斜顶针(7)的底端与第二顶针板(4)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斜顶针(7)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顶针板(3)以及第二模具板(2)与注塑件(8)的底端相抵接,所述第二顶针板(4)设有通孔,所述第一顶针板(3)的下端面设有与通孔向匹配的凸部(31),所述凸部(31)穿过通孔与底板(5)的上端面相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顶出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的第一模具板(1)、第二模具板(2)、第一顶针板(3)、第二顶针板(4)以及底板(5),还包括圆顶针(6)以及斜顶针(7),所述圆顶针(6)的底端与第一顶针板(3)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圆顶针(6)的另一端穿过第二模具板(2)与注塑件(8)的底端相抵接,所述斜顶针(7)的底端与第二顶针板(4)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斜顶针(7)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顶针板(3)以及第二模具板(2)与注塑件(8)的底端相抵接,所述第二顶针板(4)设有通孔,所述第一顶针板(3)的下端面设有与通孔向匹配的凸部(31),所述凸部(31)穿过通孔与底板(5)的上端面相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顶出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针板(3)的上端还设有缓冲垫(32),所述缓冲垫(32)分别套设在圆顶针(6)和斜顶针(7)上。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顺华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协骏玩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