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透气外壳和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7035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10:28
防水透气外壳和继电器,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该壳体上设有通道、第一孔、第二孔和第三孔;该通道为沿壳体第一方向延伸,其一端封闭,通道内壁设有朝第二方向倾斜的斜坡;该第一孔开设于通道另一端并连通外界;第二孔开设于斜坡处且与壳体内部连通;该第三孔靠近通道的封闭端并连通外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外壳和继电器,不限制安装方向,能将壳体内产生的气体排出,且在多个角度实现防水,延长电气使用寿命,结构简单。

Waterproof and breathable case and rel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水透气外壳和继电器
本技术涉及继电器领域,特别是一种防水透气外壳和继电器。
技术介绍
电磁继电器是输入端、输出端具有隔离功能的自动开关元件,被广泛应用于通讯、汽车、自动控制、家用电器等诸多领域,是最重要的控制元件之一。在现有电磁继电器技术中,有一种塑封型电磁继电器,为了防止助焊剂、水、保型剂等液体进入继电器内部,导致继电器输入端、输出端之间或触点之间短路、绝缘下降,因而将继电器进行密封,这使得继电器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温升导致塑料件挥发出的有机气体、热量无法排出,有机气体在电弧作用下分解,析出碳化合物,从而增大继电器发生故障率,降低使用寿命。一种是非塑封型电磁继电器,包括有外壳和容纳在外壳内的继电器单元,外壳上设置有普通透气孔,能够释放继电器内部由于温升产生的气体和触点切换负载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极大地提高继电器的电气寿命,但是这种带普通透气孔的继电器不适应潮湿、有水滴的场合。还有另一种是非塑封型电磁继电器,外壳上设置有特殊透气孔,但这种透气孔结构虽然能够在特定的安装方向上防止水滴进入,但在其他的安装方向上无法满足防水的效果,使得产品在安装方向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出一种防水透气外壳和继电器,不限制安装方向,能实现透气和多角度防水,延长电气使用寿命。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水透气外壳,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该壳体上设有通道、第一孔、第二孔和第三孔;该通道为沿壳体第一方向延伸,其一端封闭,通道内壁设有朝第二方向倾斜的斜坡;该第一孔开设于通道另一端并连通外界;第二孔开设于斜坡处且与壳体内部连通;该第三孔靠近通道的封闭端并连通外界。优选的,所述第三孔与所述第二孔为错位分布;或者包括有两所述第三孔,所述第二孔位于两第三孔之间。优选的,所述斜坡与通道封闭端之间形成有储液槽。优选的,所述壳体顶部设有凸部,所述通道的封闭端位于该凸部顶端。优选的,所述通道内壁还设有朝第二方向倾斜第一斜面,该第一斜面形成于所述通道另一端与所述斜坡之间。优选的,所述第一孔为沿第二方向延伸,其内壁设有朝第一方向倾斜的第二斜面。优选的,所述通道的封闭端设有第四孔,该第四孔填充有环氧树脂胶实现封闭。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顶壁和侧壁,所述通道为从侧壁延伸至顶壁,所述第一孔位于侧壁上。优选的,所述第二孔位于所述顶壁上。一种防水透气继电器,包括继电器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防水透气外壳。由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外壳和继电器,设置有通道、第一孔、第二孔和第三孔等构成防水透气结构,不限制安装方向,能将壳体内产生的气体排出,且在多个角度实现防水,延长电气使用寿命,结构简单。2、本技术的外壳和继电器,将第三孔与第二孔进行错位分布,则则当液体从第三孔进入通道内时,能避免从第二孔进入壳体内部。3、本技术的外壳和继电器,在斜坡与通道封闭端之间形成有储液槽,且第二孔位置距离储液槽底壁一定距离,当液体位于储液槽内,可经第三孔排出,不会进入壳体内部;当特定角度下,液体无法由第三孔排出时,继电器工作产生的热量能够将液体蒸发。4、本技术的外壳和继电器,在通道内设置第一斜面,在第一孔内设置第二斜面,起到导流作用。5、本技术的防水透气结构外壳可采用塑料件一体注塑成型,结构简单实用、加工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壳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剖视图;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继电器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局部剖视图(放置方向一);图7为本技术局部剖视图(放置方向二);图8为本技术局部剖视图(放置方向三);图9为本技术局部剖视图(放置方向四);其中:10、壳体,10a、凸部,10b、储液槽,11、通道,12、第一孔,13、第二孔,13a、小斜坡,14、第三孔,15、斜坡,16、第一斜面,17、第二斜面,18、第四孔,19、环氧树脂胶,20、继电器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参照图1至图4,防水透气外壳,包括壳体10,该壳体10可采用绝缘塑料制成,其主体形状为长方体。壳体10包括顶壁、侧壁和底板等围成容纳器件的空间。该壳体10上的合适位置设有防水透气结构,该防水透气结构包括有通道11、第一孔12、第二孔13和第三孔14等。该通道11为沿壳体10第一方向延伸,其一端封闭。在第二方向上,通道11内壁靠近壳体10内部一侧设有朝第二方向倾斜的斜坡15。斜坡15与通道11封闭端之间形成有储液槽10b,斜坡15与通道11另一端之间形成有第一斜面16,该第一斜面16也位于靠近壳体10内部一侧。该第一斜面16为朝第二方向倾斜。技术本技术中,该第一方向为壳体10高度的方向,可作为Z轴。该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可为壳体10的宽度方向,可作为Y轴。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可为壳体10的长度方向,可作为X轴。该第一孔12开设于通道11另一端,其一端连通外界,另一端与通道11连通。该第一孔12可设置于侧壁上,且为沿第二方向延伸,其内壁设有朝第一方向倾斜的第二斜面17,该第二斜面17位于第一孔12的远离第一斜面16一侧。第一斜面16倾斜的角度可小于或等于第二斜面17倾斜的角度,优选为小于。第二孔13开设于斜坡15处且与壳体10内部连通,用于排出壳体10内部器件工作时产生的气体。在第三方向上,该第二孔13位于斜坡15的靠近外界一侧。另外,在第二孔13侧部还设有沿第二方向倾斜的小斜坡13a,使得储液槽10底面和第二孔13的高度差构成储液结构。该第三孔14靠近通道11的封闭端并连通外界。第三孔14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两个甚至更多。优选的,包括有两第三孔14,该两第三孔14和第二孔13为错位分布,第二孔13位于两第三孔14之间。则当液体从两个第三孔14进入通道11内时,避免从第二孔13进入内部。本技术可在壳体10顶部设有凸部10a,通道11的封闭端设置于该凸部的顶端。通道11可从侧壁延伸至顶壁的凸部10a顶端,则第一孔12可设置侧壁上,第二孔13位于顶壁的靠近内部一侧上,第二孔13与第三孔14之间形成有落位差,且第三孔14高于第二孔13的孔口。第三孔14可位于凸部10a侧部或壳体侧壁上。凸部10a的位置和防水透气结构的位置和数量不唯一,可根据需要设定。进一步的,本技术通道11的封闭端还可设有第四孔18,该第四孔18填充有环氧树脂胶19实现封闭。密封材质不局限于此,还可通过防水胶带粘贴于第四孔18端面进行密封等。本技术的具有防水透气结构外壳可采用塑料件一体注塑成型。本技术还提出一种防水透气继电器,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防水透气外壳,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该壳体上设有通道、第一孔、第二孔和第三孔;该通道为沿壳体第一方向延伸,其一端封闭,通道内壁设有朝第二方向倾斜的斜坡;该第一孔开设于通道另一端并连通外界;第二孔开设于斜坡处且与壳体内部连通;该第三孔靠近通道的封闭端并连通外界。/n

【技术特征摘要】
1.防水透气外壳,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该壳体上设有通道、第一孔、第二孔和第三孔;该通道为沿壳体第一方向延伸,其一端封闭,通道内壁设有朝第二方向倾斜的斜坡;该第一孔开设于通道另一端并连通外界;第二孔开设于斜坡处且与壳体内部连通;该第三孔靠近通道的封闭端并连通外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透气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孔与所述第二孔为错位分布;或者包括有两所述第三孔,所述第二孔位于两第三孔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透气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与通道封闭端之间形成有储液槽。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防水透气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顶部设有凸部,所述通道的封闭端位于该凸部顶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透气外壳,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新宇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宏发电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