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安装的临床诊断用中医智能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6985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1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中医智能镜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易于安装的临床诊断用中医智能镜,包括智能镜本体、壳体以及皮带,所述智能镜本体后侧的内部呈中空状,所述智能镜本体的左侧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上方且在智能镜本体左侧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该易于安装的临床诊断用中医智能镜,当医护人员不需要手持智能镜时,将该智能镜通过通槽与滑槽插入到壳体的内部,当横杆接触到卡杆时,在卡杆的推动下,会带动横杆向右移动,当横杆发生右移时会带动第一齿轮转动从而使得第二齿轮转动并带动第一移动杆向上移动,且当第一移动杆向上移动时会通过细绳使得第二移动杆向下移动,从而将智能镜本体固定住。

An easy to install TCM intelligent mirror for clinical diagnos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于安装的临床诊断用中医智能镜
本技术涉及中医智能镜
,具体为一种易于安装的临床诊断用中医智能镜。
技术介绍
中医智能镜”是在“大(大数据)、智(智能化)、云(云计算)、移(移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诞生的中医数字化健康状态辨识与管理平台,该系统能够无创、实时、准确采集面象、舌象等信息,结合10余个问题,在云端进行计算,3-5分钟给出健康报告和个性化的健康指导方案。目前市场上的中医智能镜一般为医护人员手持使用,若长时间使用会增加医护人员的负担,所以需要设计一种方便安装的中医智能镜来解决医护人员需要手持的问题,且在安装完成后需要方便拆卸,以便于后期对该智能镜进行维。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易于安装的临床诊断用中医智能镜,具备易于安装、易于拆卸以及具有防护功能等优点,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易于安装、易于拆卸以及具有防护功能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易于安装的临床诊断用中医智能镜,包括智能镜本体、壳体以及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于安装的临床诊断用中医智能镜,包括智能镜本体(1)、壳体(22)以及皮带(19),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镜本体(1)后侧的内部呈中空状,所述智能镜本体(1)的左侧开设有通孔(2),所述通孔(2)的上方且在智能镜本体(1)左侧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21),所述第一连接杆(21)的右端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20),所述通孔(2)的下方且在智能镜本体(1)左侧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4),所述第二连接杆(4)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杆(5),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5)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导轮(3),两个所述导轮(3)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横杆(35),所述横杆(3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均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于安装的临床诊断用中医智能镜,包括智能镜本体(1)、壳体(22)以及皮带(19),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镜本体(1)后侧的内部呈中空状,所述智能镜本体(1)的左侧开设有通孔(2),所述通孔(2)的上方且在智能镜本体(1)左侧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21),所述第一连接杆(21)的右端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20),所述通孔(2)的下方且在智能镜本体(1)左侧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4),所述第二连接杆(4)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杆(5),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5)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导轮(3),两个所述导轮(3)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横杆(35),所述横杆(3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第一连接齿(36),所述横杆(35)的顶部通过第一连接齿(36)与第一齿轮(20)啮合,所述智能镜本体(1)顶部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三连接杆(17),所述第三连接杆(17)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12),所述第一齿轮(20)与第二齿轮(12)通过皮带(19)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12)的右侧设置有第一移动杆(14),所述第一移动杆(14)左侧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第二连接齿(13),所述第一移动杆(14)左侧的下方通过第二连接齿(13)与第二齿轮(12)啮合,所述智能镜本体(1)内部的顶部与底壁均设置有插杆(16),两个所述插杆(16)相背的一端均贯穿并延伸至智能镜本体(1)的外部,所述第一移动杆(14)的顶端与上方的第一插杆(16)固定连接,所述下方的插杆(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板(7),所述横板(7)顶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移动杆(18),所述智能镜本体(1)内底壁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杆(6),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6)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滑轮(10),所述第二移动杆(18)上方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细绳(11),两个所述细绳(11)的另一端分别绕过两个滑轮(10)并与第一移动杆(1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壳体(22)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滑槽(31),两个所述滑槽(31)的中部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福凤陈红洲杨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祉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