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程高效热交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6722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程高效热交换装置,管板上安装有U型换热管,管板上设置有壳程分隔板,进程换热管设置在下部分壳体内腔中,回程换热管设置在上部分壳体内腔中;回程换热管倾斜设置。本双程高效热交换装置,设置了管、壳双程,延长管内制冷剂与壳内载冷剂的热交换时间,达到提高换热器换热效果的目的;通过设置壳程分隔板,壳内的载冷剂先经过进程换热管进行热交换,再经过回程换热管进行热交换,能够有效的保证换热的连贯性和一致性,热交换效果更好;回程换热管倾斜设置,使制冷剂气、液分离彻底,随着后续液态制冷剂的补充,保证各换热管中的制冷剂状态一致,分配均匀,更好的发挥换热作用。

Two way high efficiency heat exc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程高效热交换装置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程高效热交换装置。
技术介绍
U型换热管式管壳换热器,通过增加制冷剂管程来达到提高换热器换热效率的目的。制冷剂在热交换中,部分受热变为蒸汽,蒸汽在U型换热管中溢出不畅,容易或多或少地混合在液态的制冷剂中,造成各个换热管中的制冷剂状态不一,进而影响到换热效果。此外,壳体内的载冷剂在流动中,要在温度较低的进程换热管和温度较高的回程换热管上交替掠过,换热状态及换热程度多变,也影响了换热效果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直管型管壳换热器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程高效热交换装置,该双程高效热交换装置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双程高效热交换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两端部均封装有封头,一侧封头内设置有管板,管板上安装有U型换热管,U型换热管包括进程换热管、回程换热管以及连接二者的连接管,所述管板上还设置有将壳体内腔分隔为上、下两部分的壳程分隔板,该壳体内腔的两部分通过远离管板一端的封头内腔相连通,进程换热管设置在下部分壳体内腔中,回程换热管设置在上部分壳体内腔中,连接管设置在远离管板一端的封头内腔中;进程换热管与制冷剂入口相连通,回程换热管与制冷剂出口相连通,壳体下侧壁设置有与下部分壳体内腔相连通的载冷剂入口,壳体上侧壁设置有与上部分壳体内腔相连通的载冷剂出口;所述回程换热管倾斜设置,其安装在管板上的端口位置高于与连接管相连接的端口位置。进一步的,所述壳程分隔板上、下端面上均设置有若干个突出端面的扰动筋板。进一步的,所述扰动筋板垂直于壳程分隔板长度方向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扰动筋板平行于壳程分隔板长度方向设置,任意相邻的两个扰动筋板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进一步的,所述载冷剂入口与载冷剂出口均设置在管板附近。进一步的,管板与靠近管板一端的封头所包围而成的封头空腔内设置有将该空腔分隔为相隔绝的上、下两部分的封头分隔板,制冷剂入口与下部分封头空腔相连通,制冷剂出口与上部分封头空腔相连通。本双程高效热交换装置,在U型换热管增加制冷剂管程的基础上,还设置了壳程分隔板来增加载冷剂的壳程,通过壳、管双程,延长管内制冷剂与壳内载冷剂的热交换时间,达到提高换热器换热效果的目的;通过设置壳程分隔板,壳内的载冷剂先经过进程换热管进行热交换,再经过回程换热管进行热交换,不在交替通过温度较低的进程换热管和温度较高的回程换热管,能够有效的保证换热的连贯性和一致性,避免换热状态及换热程度的多变,热交换效果更好;回程换热管倾斜设置,能够使得比重较轻的制冷剂蒸汽沿管路上浮,与液态制冷剂分离彻底,随着后续液态制冷剂的补充,保证各换热管中的制冷剂状态一致,分配均匀,更好的发挥换热作用。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双程高效热交换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双程高效热交换装置中的壳程分隔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双程高效热交换装置中的壳程分隔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图中:1.壳体、2.管板、3.封头、4.壳程分隔板、5.进程换热管、6.回程换热管、7.连接管、8.制冷剂入口、9.制冷剂出口、10.载冷剂入口、11.载冷剂出口、12.扰动筋板、13.管箱分隔板。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本技术双程高效热交换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壳体1,壳体1两端部均封装有封头3,一侧封头3内设置有管板2,管板2上安装有U型换热管,U型换热管包括进程换热管5、回程换热管6以及连接二者的连接管7,所述管板2上还设置有将壳体1内腔分隔为上、下两部分的壳程分隔板4,该壳体1内腔的两部分通过远离管板2一端的封头3内腔相连通,进程换热管5设置在下部分壳体1内腔中,回程换热管6设置在上部分壳体1内腔中,连接管7设置在远离管板2一端的封头3内腔中;进程换热管5与制冷剂入口8相连通,回程换热管6与制冷剂出口9相连通,壳体1下侧壁设置有与下部分壳体1内腔相连通的载冷剂入口10,壳体1上侧壁设置有与上部分壳体1内腔相连通的载冷剂出口11;所述回程换热管6倾斜设置,其安装在管板2上的端口位置高于与连接管7相连接的端口位置。本双程高效热交换装置,在U型换热管增加制冷剂管程的基础上,还设置了壳程分隔板4来增加载冷剂的壳程,通过壳、管双程,延长管内制冷剂与壳内载冷剂的热交换时间,达到提高换热器换热效果的目的;通过设置壳程分隔板4,壳内的载冷剂先经过进程换热管5进行热交换,再经过回程换热管6进行热交换,不在交替通过温度较低的进程换热管5和温度较高的回程换热管6,能够有效的保证换热的连贯性和一致性,避免换热状态及换热程度的多变,热交换效果更好;回程换热管6倾斜设置,能够使得比重较轻的制冷剂蒸汽沿管路上浮,与液态制冷剂分离彻底,随着后续液态制冷剂的补充,保证各换热管中的制冷剂状态一致,分配均匀,更好的发挥换热作用。本双程高效热交换装置中,所述壳程分隔板4上、下端面上均设置有若干个突出端面的扰动筋板12,靠近壳程分隔板4的载冷剂由于壳程分隔板4的阻滞,流动性不佳,与其他层面上的载冷剂状态不一致,通过设置扰动筋板12,增加其扰动,促进其热交换充分及均匀。具体而言,所述扰动筋板12垂直于壳程分隔板4长度方向设置。作为另一种具体形式,所述扰动筋板12平行于壳程分隔板4长度方向设置,任意相邻的两个扰动筋板12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上述两种结构都能增加靠近壳程分隔板4的载冷剂的扰动。第一种结构由于作用面更大,所能达到的扰动效果更佳。本双程高效热交换装置中,优选的,所述载冷剂入口10与载冷剂出口11均设置在管板2附近,使管程、壳程尽量大,以保证制冷剂与载冷剂更佳充分的进行热交换。本双程高效热交换装置中,具体而言,管板2与靠近管板2一端的封头3所包围而成的封头空腔内设置有将该空腔分隔为相隔绝的上、下两部分的封头分隔板13,制冷剂入口8与下部分封头空腔相连通,制冷剂出口9与上部分封头空腔相连通。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程高效热交换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两端部均封装有封头(3),一侧封头(3)内设置有管板(2),管板(2)上安装有U型换热管,U型换热管包括进程换热管(5)、回程换热管(6)以及连接二者的连接管(7),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板(2)上还设置有将壳体(1)内腔分隔为上、下两部分的壳程分隔板(4),该壳体(1)内腔的两部分通过远离管板(2)一端的封头(3)内腔相连通,进程换热管(5)设置在下部分壳体(1)内腔中,回程换热管(6)设置在上部分壳体(1)内腔中,连接管(7)设置在远离管板(2)一端的封头(3)内腔中;/n进程换热管(5)与制冷剂入口(8)相连通,回程换热管(6)与制冷剂出口(9)相连通,壳体(1)下侧壁设置有与下部分壳体(1)内腔相连通的载冷剂入口(10),壳体(1)上侧壁设置有与上部分壳体(1)内腔相连通的载冷剂出口(11);/n所述回程换热管(6)倾斜设置,其安装在管板(2)上的端口位置高于与连接管(7)相连接的端口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程高效热交换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两端部均封装有封头(3),一侧封头(3)内设置有管板(2),管板(2)上安装有U型换热管,U型换热管包括进程换热管(5)、回程换热管(6)以及连接二者的连接管(7),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板(2)上还设置有将壳体(1)内腔分隔为上、下两部分的壳程分隔板(4),该壳体(1)内腔的两部分通过远离管板(2)一端的封头(3)内腔相连通,进程换热管(5)设置在下部分壳体(1)内腔中,回程换热管(6)设置在上部分壳体(1)内腔中,连接管(7)设置在远离管板(2)一端的封头(3)内腔中;
进程换热管(5)与制冷剂入口(8)相连通,回程换热管(6)与制冷剂出口(9)相连通,壳体(1)下侧壁设置有与下部分壳体(1)内腔相连通的载冷剂入口(10),壳体(1)上侧壁设置有与上部分壳体(1)内腔相连通的载冷剂出口(11);
所述回程换热管(6)倾斜设置,其安装在管板(2)上的端口位置高于与连接管(7)相连接的端口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秀艳杨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隆美佳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