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车辆的地板结构具有:多个地板面板,其遍及客室的整个车辆长度方向地排列,具有通电加热器;布线管路,其在车辆长度方向上延伸,配置于所述地板面板的车宽方向端部与侧结构体之间;供电电缆,其布置于所述布线管路中,向所述通电加热器供电,以及布线贯插口,其形成于所述布线管路中的所述地板面板侧的沿着车辆长度方向的侧壁部,供所述供电电缆通过。
Floor structure of railway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铁路车辆的地板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搭载了带加热器的地板面板的铁路车辆的地板结构。
技术介绍
在铁路车辆的地板结构中,为了客室的供暖,而遍及整个车体长度方向铺满内置了加热器的多个地板面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3-51102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带加热器的地板面板中,从地板面板的下表面引出电线,因此,需要同时进行布线连接作业和地板面板铺设作业。因此,在布线连接作业繁杂、并且在布线中产生不良时,为了接近布线需要将地板面板临时拆除。并且,还需要在地板下设置将从各地板面板引出的多条电线集中进行布线的空间。此外,在从地板面板的侧面或上表面引出供电用的电线时,用于将各电线引导至地板下的场所有限制,因此,存在使各电线经由天花板等布线变得繁杂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路车辆的地板结构,使得带加热器的地板面板的布线以及维护的作业容易,且无需在车辆地板下设置特别的布线用空间。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有关的铁路车辆的地板结构具有:多个地板面板,其遍及铁路车辆的客室的整个车辆长度方向地排列,具有通电加热器;布线管路,其在车辆长度方向上延伸,配置于所述地板面板的车宽方向端部与侧结构体之间;供电电缆,其布置于所述布线管路中,向所述通电加热器供电,以及布线贯插口,其形成于所述布线管路中的所述地板面板侧的沿着车辆长度方向的侧壁部,供所述供电电缆通过。根据所述结构,在地板面板的车宽方向端部与侧结构体之间配置布线管路,供电电缆布置于布线管路中并从布线管路的侧壁部的布线贯插口通过而被引导至地板面板。因此,能够在地板面板的侧方在沿车辆长度方向延伸的布线管路中进行布线作业,能够容易地进行带加热器的地板面板的布线以及维护的作业。此外,供电电缆被布置在配置于地板面板的侧方的布线管路中,因此,无需在车辆地板下设置特别的布线用空间。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铁路车辆的地板结构,带加热器的地板面板的布线以及维护变得容易,且无需在车辆地板下设置特别的布线用空间。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第1实施方式有关的铁路车辆的地板结构等的俯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地板结构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3是图2所示的地板结构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图4是图1所示的地板结构的护铁板及其附近的俯视图。图5是图1所示的地板结构的布线图。图6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有关的地板结构的检修口及其附近的俯视图。图7是第3实施方式有关的地板结构的布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1实施方式)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第1实施方式有关的铁路车辆1的地板结构3等的俯视图。如图1所示,铁路车辆1具有在内部形成有客室C的车体2。这里,所谓客室C是配置有乘客的座位的空间,不包含与该空间区分开的其他空间(例如,车体长度方向端部的出入口空间等)。车体2具有:台架14;第1侧结构体4和第2侧结构体5,其分别从台架14的车宽方向两侧的端部向上方延伸;第1端结构体6和第2端结构体7,其分别从台架14的车辆长度方向两侧的端部向上方延伸;以及屋顶结构体(未图示),其与侧结构体4、5以及端结构体6、7的上端部连接。侧结构体4、5在车辆长度方向位置与客室C重叠的位置处具有门开口部8。另外,侧结构体4、5、台架14、端结构体6、7以及屋顶结构体被结合之后,地板结构3被安装于台架14。地板结构3具有遍及客室C的车辆长度方向全长连续地排列(在客室C的车辆长度方向全长范围连续地排列)的多个地板面板10。地板面板10在其内部具有通电加热器11。地板面板10分别在俯视观察时具有从地板结构3的车宽方向一侧向另一侧延伸的矩形形状。在各地板面板10的车宽方向一侧的端部与第1侧结构体4之间,在地板结构3内配置有第1布线管路12。在各地板面板10的车宽方向另一侧的端部与第2侧结构体5之间配置有第2布线管路13。各布线管路12、13遍及客室C的整个车辆长度方向地延伸(在客室C的整个车辆长度方向上延伸)。另外,各布线管路12、13各自通过基于各种关系在车辆长度方向上将多个管路彼此连结而构成,但是也可以是一体地在整个车辆长度方向上延伸的管路。图2是图1所示的地板结构3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3是图2所示的地板结构3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图4是图1所示的地板结构3的护铁板9及其附近的俯视图。另外,第1以及第2布线管路12、13的结构是镜面对称但彼此相同,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代表性地主要对第1布线管路12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地板面板10以及布线管路12由地板结构体14从下方支承。具体来说,地板结构体14具有:一对侧梁15(在图2中只图示单侧的侧梁15),其以在车宽方向上彼此分离的方式在车辆长度方向上延伸;以及横梁16,其在车宽方向上延伸并连接一对侧梁15。地板面板10以及布线管路12例如固定于横梁16。地板面板10与布线管路12之间夹设有间隔件17,但是也可以没有间隔件17。如图3所示,布线管路12在车辆长度方向上延伸,具有铅直方向尺寸比车宽方向尺寸短的扁平的大致长方体形状。布线管路12具有:管路本体21,其具有在车辆长度方向上延伸的电缆收纳空间S1、S2;以及盖22,其从上方锁闭管路本体21的电缆收纳空间S1、S2。管路本体21具有侧壁部21a、21b,侧壁部21a、21b在电缆收纳空间S1、S2的车宽方向两侧沿着车辆长度方向延伸。管路本体21通过螺丝或螺栓等固定具29而固定于其下侧的部件(例如,横梁16)。但是,固定具不限于此。电缆收纳空间S1、S2配置于一对侧壁部21a、21b之间,后述的供电电缆25等在车辆长度方向上贯插于电缆收纳空间S1、S2中。电缆收纳空间S1以及侧壁部21b位于车体外侧的侧结构体侧,电缆收纳空间S2以及侧壁部21a位于靠车体中央处。形成于管路本体21的电缆收纳空间S1、S2遍及其整个车辆长度方向连续地朝向上方开口。盖22是平板状,通过固定具23(例如,螺丝或螺栓)装卸自如地固定于管路本体21的侧壁部21a、21b的水平部,从上方覆盖电缆收纳空间S1、S2。另外,盖22不限于平板状,例如,也可以是具有倒凹形截面的形状。图3中,螺丝座设置于侧壁部21a、21b的H形的水平部的下表面,使用固定具23与螺丝座来固定盖22。但是,根据管路本体的材质或板厚的不同,也可以不使用螺丝座。由此,即使不将供电电缆25在车辆长度方向上依次插入到电缆收纳空间S1、S2中,也可以使供电电缆25从上方向下方平行移动而收纳于电缆收纳空间S1、S2中。因此,能够以将布线管路12或供电电缆25从下方起依次堆积的方式进行组装,车辆组装作业变得容易。此外,在进行供电电缆25的更换等时,也仅通过打开盖22将供电电缆25向上方提起就能够取出,维护作业也变得容易。关于管路本体21,将电缆收纳空间S1与电缆收纳空间S2隔开的间隔壁部21c从底壁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铁路车辆的地板结构,其具有:/n多个地板面板,其遍及铁路车辆的客室的整个车辆长度方向地排列,具有通电加热器;/n布线管路,其在车辆长度方向上延伸,配置于所述地板面板的车宽方向端部与侧结构体之间;/n供电电缆,其布置于所述布线管路中,向所述通电加热器供电,以及/n布线贯插口,其形成于所述布线管路中的所述地板面板侧的沿着车辆长度方向的侧壁部,供所述供电电缆通过。/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铁路车辆的地板结构,其具有:
多个地板面板,其遍及铁路车辆的客室的整个车辆长度方向地排列,具有通电加热器;
布线管路,其在车辆长度方向上延伸,配置于所述地板面板的车宽方向端部与侧结构体之间;
供电电缆,其布置于所述布线管路中,向所述通电加热器供电,以及
布线贯插口,其形成于所述布线管路中的所述地板面板侧的沿着车辆长度方向的侧壁部,供所述供电电缆通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车辆的地板结构,其中,
所述侧结构体在所述客室处具有门开口部,
所述布线管路从所述地板面板的所述端部与所述门开口部之间通过,遍及所述客室的整个车辆长度方向地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铁路车辆的地板结构,其中,
所述供电电缆从所述多个地板面板中的至少1个地板面板的所述布线管路侧的侧面伸出,
所述布线贯插口与所述供电电缆和所述地板面板的所述侧面相连接的连接部对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铁路车辆的地板结构,其中,
所述供电电缆具有电源引线和中继电缆中的至少一方,所述电源引线设置于所述多个地板面板中的至少1个地板面板,所述中继电缆与所述电源引线连接并载置于所述布线管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铁路车辆的地板结构,其中,
在所述电源引线与所述中继电缆相连接的连接部的正上方,在所述布线管路的上部或所述地板面板的上部,形成有用于接近所述连接部的检修口。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铁路车辆的地板结构,其中,
所述地板面板具有所述电源引线,所述电源引线从所述地板面板的所述布线管路侧的沿着车辆长度方向的侧面引出。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铁路车辆的地板结构,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河利信,川岛贵宏,鬼武康夫,
申请(专利权)人: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