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金属复合体、树脂金属复合体的制造方法以及树脂金属复合体的解体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56311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7:38
一种树脂金属复合体(10),其具备金属构件(2)以及树脂构件(1),该树脂构件(1)与金属构件(2)接合且具有能够对于存在于金属构件(2)表面的官能团可逆地解离和结合的动态共价键。而且,在将金属构件(2)与树脂构件(1)重合之后进行加热,由此得到树脂金属复合体(10)。进而,在树脂金属复合体(10)中,通过对金属构件(2)与树脂构件(1)的接合部分进行加热,将树脂金属复合体(10)解体。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resin metal complex, resin metal complex and disintegration method of resin metal comple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树脂金属复合体、树脂金属复合体的制造方法以及树脂金属复合体的解体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树脂金属复合体、树脂金属复合体的制造方法以及树脂金属复合体的解体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环境限制、节能对策,汽车、飞机、铁道车辆等移动体的轻量化不断发展。其中,一直盛行如下尝试:利用由树脂(也可以是含有纤维的纤维增强树脂(FRP),以下相同)构成的树脂构件来制作以往使用金属的构件从而谋求轻量化。但是,仅利用树脂构件,强度、耐久性等方面不充分的情况较多。因此,大多情况下,以具备上述树脂构件和由金属构成的金属构件,并将它们接合而成的树脂金属复合体的形式构成。在树脂金属复合体中,使用时构件间牢固地接合(为包含粘接的概念)。作为将树脂构件与金属构件接合的技术,已知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铝被覆纤维增强塑料成型体,其是在包含增强纤维和基体树脂的纤维增强塑料成型体的至少一个表面接合了铝片的铝被覆纤维增强塑料成型体,该铝片的至少与纤维增强塑料接触的面被化学粗化,该粗化层的厚度小于2μm。另外,记载了上述基体树脂成分主要是极限氧指数为25以上、软化温度为200℃以上的阻燃耐热超级工程塑料树脂的铝被覆纤维增强塑料成型体。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4811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通过在与树脂构件接合的金属构件的表面进行粗糙化,从而提高了树脂构件与金属构件的接合强度(特别是参照专利文献1的第0015段)。在此,从近年来的环境限制等观点出发,对于因使用完毕等理由而废弃的树脂金属复合体,优选分离为树脂构件和金属构件而解体。由此,之后的回收处理变得容易。但是,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树脂金属复合体没有考虑解体性。即,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受到树脂构件和金属构件的高接合强度的影响,存在难以将树脂金属复合体分离为树脂构件和金属构件而解体的可能性。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兼顾高接合强度和高解体性的树脂金属复合体、树脂金属复合体的制造方法以及树脂金属复合体的解体方法。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本专利技术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发现以下见解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的主旨涉及一种树脂金属复合体,其特征在于,具备金属构件以及树脂构件,该树脂构件与该金属构件接合且具有能够对于存在于该金属构件表面的官能团可逆地解离和结合的动态共价键。其他的解决方法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后述。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能兼顾高接合强度和高解体性的树脂金属复合体、树脂金属复合体的制造方法以及树脂金属复合体的解体方法。附图说明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树脂金属复合体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树脂金属复合体中的树脂构件的官能团与金属构件的官能团的作用的图,是表示树脂构件与金属构件接合了的状态的图。图3是制造第一实施方式的树脂金属复合体的方法。图4是说明在制造第一实施方式的树脂金属复合体时使用的树脂构件及金属构件的表面构成的图。图5是将第一实施方式的树脂金属复合体解体的方法。图6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树脂金属复合体的立体图。图7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树脂金属复合体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适当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式(本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各图中对相同的构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树脂金属复合体10的立体图。树脂金属复合体10构成为具备:具有可逆地解离及结合的共价键(以下称为动态共价键)的树脂构件1、以及金属构件2。树脂构件1和金属构件2通过在存在于树脂构件1表面的官能团与存在于金属构件2表面的官能团之间形成动态共价键而接合。作为树脂构件1,优选为在固化时形成酯键的单体、或含有作为单体骨架的酯键的结构。作为在固化时形成酯键的单体,例如除了多官能的具有环氧基的环氧化合物以外,还优选由羧酸酐或多元羧酸构成。作为多官能的具有环氧基的环氧化合物,例如优选双酚A型树脂、酚醛清漆型树脂、脂环式树脂、缩水甘油胺树脂。作为环氧化合物的进一步的具体例,可举出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苯酚、双酚F二缩水甘油醚、双酚S二缩水甘油醚、间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醚,六氢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新戊二醇二缩水甘油醚、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二聚酸二缩水甘油酯、三缩水甘油基异氰脲酸酯、四缩水甘油基二氨基二苯基甲烷、四缩水甘油基间二甲苯二胺、甲酚酚醛清漆聚缩水甘油醚、四溴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双酚六氟丙酮二缩水甘油醚等,但并不限定于这些。作为羧酸酐或多元羧酸的例子,可举出邻苯二甲酸酐、四氢邻苯二甲酸酐、六氢邻苯二甲酸酐、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3-十二碳烯基琥珀酸酐、辛烯基琥珀酸酐、甲基六氢邻苯二甲酸酐、甲基纳迪克酸酐、十二烷基琥珀酸酐、氯菌酸酐、均苯四甲酸酐、二苯甲酮四甲酸酐、乙二醇双(三羧酸酐酯)(ethyleneglycolbis(anhydrotrimate))、甲基环己烯四甲酸酐、偏苯三酸酐、聚壬二酸酐、乙二醇双偏苯三甲酸酐酯、1,2,3,4-丁烷四甲酸、4-环己烯-1,2-二甲酸、多元脂肪酸等,但并不限定于这些。另外,树脂构件1也可以包含:具有羟基、酯基和2个以上乙烯基的乙烯基单体、以及使该乙烯基单体聚合的聚合引发催化剂。作为乙烯基单体的具体例,可举出甲基丙烯酸2-羟基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4-羟基丁酯、二乙烯基乙二醇、富马酸单甲酯、丙烯酸羟丙基酯、乙基2-(羟甲基)丙烯酸酯、二甲基丙烯酸甘油酯、丙烯酸烯丙酯、巴豆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3,3-二甲基丙烯酸甲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富马酸二甲酯、富马酸、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3-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四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巴豆酸乙烯酯、巴豆酸酐、马来酸二烯丙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双酚A甘油二甲基丙烯酸酯等,但并不限定于这些。作为聚合引发催化剂,可举出过氧化物聚合引发剂、偶氮化合物聚合引发剂等,作为具体例,可举出2,2-偶氮二异丁腈、2,2’-偶氮双(2,4-二甲基戊腈)、2,2’-偶氮双(2,4-二甲基-4-甲氧基戊腈)、1,1’-偶氮双(环己烷甲腈)、2,2’-偶氮双(2,4,4-三甲基戊烷)等偶氮化合物;二叔丁基过氧化物、二叔己基过氧化物、二枯基过氧化物等二烷基过氧化物类;1,1-双(叔丁基过氧)环己烷、1,1-双(叔丁基过氧)-3,3,5-三甲基环己烷、2,2-双(4,4-二叔丁基过氧环己基)丙烷等过氧化缩酮类;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过氧化苯甲酸叔己酯、过氧化乙酸叔丁酯、过氧化月桂酸叔丁酯、过氧化新癸酸叔己基酯等过氧化酯类;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月桂酰等二酰基过氧化物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树脂金属复合体,其特征在于,具备:/n金属构件;以及/n树脂构件,其与该金属构件接合且具有能够对于存在于所述金属构件表面的官能团可逆地解离和结合的动态共价键。/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801 JP 2017-1494241.一种树脂金属复合体,其特征在于,具备:
金属构件;以及
树脂构件,其与该金属构件接合且具有能够对于存在于所述金属构件表面的官能团可逆地解离和结合的动态共价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金属复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构件包含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树脂金属复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构件与所述树脂构件经由粘接层接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树脂金属复合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金属构件的表面配置有能够与所述树脂构件所具有的所述动态共价键结合的偶联剂,
所述金属构件与所述树脂构件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香川博之北条房郎石井利昭近藤刚资诹访雄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