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电运行协作机器人充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电运行协作机器人充电装置,属于变电运行协作机器人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变电站机器人充电均是将机器人移动到充电地,采用人工插接充电插头进行充电,费时费力,若采用较高电压进行充电,容易引起人身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变电运行协作机器人充电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变电运行协作机器人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插头,充电插头固定连接在第一伸缩气缸的缸杆上,第一伸缩气缸的缸座固定连接在安装座上且充电插头能够正对机器人上的充电插口,安装座两侧分别对称安装有第二伸缩气缸和第三伸缩气缸,第二伸缩气缸和第三伸缩气缸的缸杆端部均安装有真空吸盘。优选的,上述真空吸盘连接到真空泵,真空泵连接到控制器,控制器连接到第一伸缩气缸、第二伸缩气缸和第三伸缩气缸的电磁阀和充电插头的充电开关。优选的,上述一种变电运行协作机器人充电装置,还包括两吸附平台,两吸附平台对称设置在机器人上,吸附平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电运行协作机器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插头(1),充电插头(1)固定连接在第一伸缩气缸(2)的缸杆上,第一伸缩气缸(2)的缸座固定连接在安装座(3)上且充电插头(1)能够正对机器人(8)上的充电插口(9),安装座(3)两侧分别对称安装有第二伸缩气缸(4)和第三伸缩气缸(5),第二伸缩气缸(4)和第三伸缩气缸(5)的缸杆端部均安装有真空吸盘(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运行协作机器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插头(1),充电插头(1)固定连接在第一伸缩气缸(2)的缸杆上,第一伸缩气缸(2)的缸座固定连接在安装座(3)上且充电插头(1)能够正对机器人(8)上的充电插口(9),安装座(3)两侧分别对称安装有第二伸缩气缸(4)和第三伸缩气缸(5),第二伸缩气缸(4)和第三伸缩气缸(5)的缸杆端部均安装有真空吸盘(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运行协作机器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真空吸盘(6)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星,张承模,毛强,辛丽娜,田恩勇,王俊杰,娄方旭,张庆伟,沈昕然,王婉烨,倪正涛,徐誉力,曾茗,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