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压泵用动态可变径叶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5491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恒压泵用动态可变径叶轮,包括轮盘、设置在轮盘中心的轮毂以及连接在轮盘其中一侧面与轮毂外周面的若干叶片,轮盘的另一侧面设有可变径装置,可变径装置包括上端盖组件与下端盖组件,上端盖组件包括呈圆周均布的若干上扇形板,上扇形板的底面设有凸起;下端盖组件包括呈圆周均布的若干下扇形板,凸起处于相邻的两个下扇形板之间;上扇形板、下扇形板分别相对轮盘可沿径向向外向内移动;轮毂与上扇形板之间、轮毂与下扇形板之间设有弹簧,弹簧对上扇形板、下扇形板始终具有向外的弹力。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改变水泵叶轮的直径,来达到改变出水流量并且恒压的目的。

A dynamic variable diameter impeller for constant pressure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恒压泵用动态可变径叶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恒压泵
,特别是一种恒压泵用动态可变径叶轮。
技术介绍
水泵的出水流量、扬程与泵的转速和叶轮直径有关。目前水泵恒压调节流量的方式是通过调节水泵转速达到的,即变频调速供水,这种方式需要配套变频器来控制水泵运行转速,成本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恒压泵用动态可变径叶轮,它根据水压的大小自动改变水泵叶轮的直径,来达到改变出水流量并且恒压的目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一种恒压泵用动态可变径叶轮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恒压泵用动态可变径叶轮,包括轮盘、设置在轮盘中心的轮毂以及连接在轮盘其中一侧面与轮毂外周面的若干叶片,所述轮盘的另一侧面设有可变径装置,所述可变径装置包括上端盖组件与下端盖组件,所述上端盖组件包括呈圆周均布的若干上扇形板,所述上扇形板的底面设有凸起;所述下端盖组件包括呈圆周均布的若干下扇形板,凸起处于相邻的两个下扇形板之间;所述若干上扇形板组成一个整圆,若干下扇形板以及若干凸起组成一个整圆,两个整圆的外径与轮盘的外径一致;所述上扇形板、下扇形板分别相对轮盘可沿径向向外向内移动;所述轮毂与上扇形板之间、轮毂与下扇形板之间设有弹簧,弹簧对上扇形板、下扇形板始终具有向外的弹力。所述上扇形板、下扇形板与轮盘之间设有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上扇形板的凸起、下扇形板底面的导向槽以及设置在轮盘外侧面上的与导向槽匹配的导向条,所述导向条的截面呈倒梯形结构,在导向条的两侧面设有若干滚珠,所述导向槽的两侧壁与滚珠匹配;所述导向槽与导向条之间还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导向条顶面上的限位槽、以及设置在导向槽内的匹配在限位槽内的限位柱。所述上扇形板的左侧向外延伸设有定位板,右侧顶面设有定位槽,相邻两个的上扇形板的定位板与定位槽对应匹配。本专利技术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恒压泵用动态可变径叶轮,应用于水泵,在水泵工作时,当用户用水量减小,水泵出水管路的出水压力会增大,上扇形板、下扇形板在压力增大的作用下向叶轮中心的轮毂方向压缩,叶轮的轮盘直径变小,直至若干上扇形板、若干下扇形板变成一个整圆,则出水流量随之减小;当水泵出水管路的用水量增加,水泵出水管路出水压力会减小,上扇形板、下扇形板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向叶轮中心轮毂的反方向扩张,叶轮的轮盘直径变大,出水流量随之增大,从而达到根据需求自动调节出水流量,同时保持水泵出水压力的恒定。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恒压泵用动态可变径叶轮的一个视角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恒压泵用动态可变径叶轮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恒压泵用动态可变径叶轮的一个视角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恒压泵用动态可变径叶轮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恒压泵用动态可变径叶轮,包括轮盘1、设置在轮盘1中心的轮毂2以及连接在轮盘1其中一侧面与轮毂2外周面的若干叶片3,所述轮盘1的另一侧面设有可变径装置,所述可变径装置17包括上端盖组件4与下端盖组件5,所述上端盖组件4包括呈圆周均布的若干上扇形板6,所述上扇形板6的底面设有凸起7;所述下端盖组件5包括呈圆周均布的若干下扇形板8,凸起7处于相邻的两个下扇形板8之间;所述若干上扇形板6组成一个整圆,若干下扇形板8以及若干凸起7组成一个整圆,两个整圆的外径与轮盘1的外径一致;所述上扇形板6、下扇形板8分别相对轮盘1可沿径向向外向内移动;所述轮毂2与上扇形板6之间、轮毂2与下扇形板8之间设有弹簧9,弹簧9对上扇形板6、下扇形板8始终具有向外的弹力。所述上扇形板6、下扇形板8与轮盘1之间设有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上扇形板6的凸起7、下扇形板8底面的导向槽10以及设置在轮盘1外侧面上的与导向槽10匹配的导向条11,所述导向条11的截面呈倒梯形结构,在导向条11的两侧面设有若干滚珠12,所述导向槽10的两侧壁与滚珠12匹配;所述导向槽10与导向条11之间还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导向条11顶面上的限位槽13、以及设置在导向槽10内的匹配在限位槽13内的限位柱14。所述上扇形板6的左侧向外延伸设有定位板15,右侧顶面设有定位槽16,相邻两个的上扇形板6的定位板15与定位槽16对应匹配。我们认为可以通过自动改变水泵叶轮的直径,达到改变出水流量并且恒压的目的,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得出:轮盘1直径和叶片3直径同时改变,会引起流量和扬程的变化;在一定范围内只改变叶片3直径,不改变轮盘1直径,会引起扬程的变化,流量不变;在一定范围只改变轮盘1直径,不改变叶片3直径,会引起流量的变化,扬程不变。所以,本专利技术的恒压泵用动态可变径叶轮,通过在轮盘1的外侧面设置可变径装置17,从而实现轮盘外径可变的目的,具体为:上端盖组件4与下端盖组件5在常规状态下,受弹簧9向外的弹力作用,上扇形板6、下扇形板8的外径处于最大状态,从而使得轮盘1的整体外径变大,当上扇形板6、下扇形板8受到向内的压力,且压力大于弹簧9的弹力时,则上扇形板6、下扇形板8向内移动,则轮盘1的外径逐渐变小,直至若干上扇形板6成为一个整圆,若干下扇形板8成为一个整圆时,则叶轮的轮盘1外径以轮盘1实际尺寸为准;在上扇形板6、下扇形板8伸缩过程中,导向机构使得上扇形板6、下扇形板8始终与轮盘1紧密贴合,从而保证轮盘1为一个整体结构,而且,为了使得上扇形板6、下扇形板8移动时的顺畅性,特别在导向条11的两侧面设置了滚珠12;同时,为了防止上扇形板6、下扇形板8向外移动时的位移过大导致的与泵体内壁碰撞的情况发生,特别设计了限位结构,具体为,当上扇形板6、下扇形板8的外径到达最大时,则限位柱14处于限位槽13的外端,当若干上扇形板6、若干下扇形板8同时形成一个整圆时,则限位柱14处于限位槽13内,并且始终不会脱离限位槽13。上扇形板6具有有定位板15与定位槽16,这使得上扇形板6、下扇形板8在移动时更加稳定。以上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恒压泵用动态可变径叶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技术方案;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恒压泵用动态可变径叶轮,包括轮盘、设置在轮盘中心的轮毂以及连接在轮盘其中一侧面与轮毂外周面的若干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盘的另一侧面设有可变径装置,所述可变径装置包括上端盖组件与下端盖组件,所述上端盖组件包括呈圆周均布的若干上扇形板,所述上扇形板的底面设有凸起;所述下端盖组件包括呈圆周均布的若干下扇形板,凸起处于相邻的两个下扇形板之间;所述若干上扇形板组成一个整圆,若干下扇形板以及若干凸起组成一个整圆,两个整圆的外径与轮盘的外径一致;所述上扇形板、下扇形板分别相对轮盘可沿径向向外向内移动;所述轮毂与上扇形板之间、轮毂与下扇形板之间设有弹簧,弹簧对上扇形板、下扇形板始终具有向外的弹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恒压泵用动态可变径叶轮,包括轮盘、设置在轮盘中心的轮毂以及连接在轮盘其中一侧面与轮毂外周面的若干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盘的另一侧面设有可变径装置,所述可变径装置包括上端盖组件与下端盖组件,所述上端盖组件包括呈圆周均布的若干上扇形板,所述上扇形板的底面设有凸起;所述下端盖组件包括呈圆周均布的若干下扇形板,凸起处于相邻的两个下扇形板之间;所述若干上扇形板组成一个整圆,若干下扇形板以及若干凸起组成一个整圆,两个整圆的外径与轮盘的外径一致;所述上扇形板、下扇形板分别相对轮盘可沿径向向外向内移动;所述轮毂与上扇形板之间、轮毂与下扇形板之间设有弹簧,弹簧对上扇形板、下扇形板始终具有向外的弹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压泵用动态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群星刘玉新聂彬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上源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