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锚式自平衡挡土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5406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拉锚式自平衡挡土板,包括平行相对设置的均由多组由A构件和B构件组成的单元依次嵌锁构成的墙前板和墙后板;A构件为立柱和U型翼缘板的组合结构,其中立柱垂直设置于U型翼缘板的底部腔中;B构件为U型槽形板,且U型槽形板扣合在相邻两个U型翼缘板的内壁上并合槽贴合,U型槽形板的端部与立柱的边角相接触;其中,墙前板和墙后板中平行相对设置的立柱之间通过多条锚索和锚杆拉结。该拉锚式自平衡挡土板受力合理、结构截面大为优化、适应性强,可连续长距离不留置变形缝,消除了变形缝位置防水处理困难的困扰,并且施工简便、快速,尤其对于填土高度较大、总宽度小于20米的路堤具有显著的优势。

Pull anchor type self balance retaining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锚式自平衡挡土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工建构筑物设计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拉锚式自平衡挡土板。
技术介绍
挡土墙作为运用最为广泛地一种的土工构筑物,在地基和隐蔽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受力形式可分为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锚杆式、锚定板、加筋土式等多个设计型式,其中,锚定板式挡土墙(如图1所示)和加筋土式挡土墙(如图2)所示作为后期出现的新型挡土结构,由于其具有适应性强、圬工量小、柔性大、构件易于工厂化生产的特点,近年来发展迅速,已在越来越多的工程建设领域广泛运用。目前采用的设计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弱点:对于现有锚定板式挡土墙而言,如图1所示,其主要缺点在于:主要结构单元是立柱和矩形挡土板:一、立柱和挡土板时分开设置的,施工时必须先固定立柱,再安装矩形挡土板,且安装矩形挡土板时必须边安装边填土,一次安装高度有限;二、对于宽度有限的路堤,由于拉杆长度不足,无法采用此类型挡土墙。三、矩形挡土板之间平口搭接不易严密,防水处理困难,日久后会产生渗水、局部土体挤出等缺陷。加筋土式挡土墙如图2所示,则因主要依靠加筋和土之间的摩擦,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锚式自平衡挡土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相对设置的墙前板和墙后板;墙前板和墙后板均由多组由A构件和B构件组成的单元依次嵌锁构成;A构件为立柱(3)和U型翼缘板(4)的组合结构,其中立柱(3)垂直设置于U型翼缘板(4)的底部腔中;B构件为U型槽形板(5),且B构件U型槽形板(5)扣合在相邻两个A构件的U型翼缘板(4)的内壁上并合槽贴合,且U型槽形板(5)的端部与立柱(3)的边角相接触;/n其中,墙前板和墙后板中平行相对设置的立柱(3)之间通过多条锚索(2)和锚杆(1)拉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锚式自平衡挡土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相对设置的墙前板和墙后板;墙前板和墙后板均由多组由A构件和B构件组成的单元依次嵌锁构成;A构件为立柱(3)和U型翼缘板(4)的组合结构,其中立柱(3)垂直设置于U型翼缘板(4)的底部腔中;B构件为U型槽形板(5),且B构件U型槽形板(5)扣合在相邻两个A构件的U型翼缘板(4)的内壁上并合槽贴合,且U型槽形板(5)的端部与立柱(3)的边角相接触;
其中,墙前板和墙后板中平行相对设置的立柱(3)之间通过多条锚索(2)和锚杆(1)拉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锚式自平衡挡土板,其特征在于,立柱(3)之间上部设置有多条锚杆(1),下部间隔设置有多条锚杆(1)和锚索(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锚式自平衡挡土板,其特征在于,锚杆(1)和锚索(2)上施加有向内拉的预应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锚式自平衡挡土板,其特征在于,锚索(2)为高强钢绞线。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文刚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