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桩板式生态挡墙
本技术涉及生态挡墙施工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桩板式生态挡墙,适用于路肩桩板墙、路堤桩板墙及路堑桩板墙等的施工。
技术介绍
桩板式挡土墙作为一种轻型支挡结构,是铁路、公路、市政等工程边坡常用的一种加固形式,特别是在铁路、公路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对地面横坡较陡或受条件限制需要收坡地段效果良好。常用的抗滑桩板墙为桩后挂板形式将挡土板置于桩背,由于挂板形式简单,设计人员易于接受采用。但传统的桩板墙的设计方式必然导致抗滑桩桩位外移,抗滑桩长度、截面积增加,工程量增加较多。传统的桩板墙施工完成后,墙土接触层需要设置反滤层,避免桩板墙后地下水从挡土板间自由渗出,且桩板墙表面与周围生态无法融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传统桩板墙挡土板置于桩后导致施工成本增加,板土接触层易渗水的现象,提出一种新型桩板式生态挡墙,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涉及的一种新型桩板式生态挡墙,包括抗滑桩、L型固定块、固定块、挡土板、回填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桩板式生态挡墙,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抗滑桩(1)、L型固定块(4)、固定块(5)、挡土板(3)、回填土(8)和植被(11),所述的抗滑桩(1)间隔布置且插入原土层(10)中;所述的L型固定块(4)和固定块(5)均固定在相邻抗滑桩(1)相对的一侧;所述的挡土板(3)包括竖直部分(31)和弯折部分(32),挡土板(3)上下间隔布置在相邻抗滑桩(1)之间,竖直部分(31)与L型固定块(4)紧贴,弯折部分(32)与固定块(5)紧贴,下层挡土板(3)的弯折部分(32)与上层挡土板(3)的竖直部分(31)之间形成沟槽结构;所述的回填土(8)填筑于挡土板(3)的背面以及沟槽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桩板式生态挡墙,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抗滑桩(1)、L型固定块(4)、固定块(5)、挡土板(3)、回填土(8)和植被(11),所述的抗滑桩(1)间隔布置且插入原土层(10)中;所述的L型固定块(4)和固定块(5)均固定在相邻抗滑桩(1)相对的一侧;所述的挡土板(3)包括竖直部分(31)和弯折部分(32),挡土板(3)上下间隔布置在相邻抗滑桩(1)之间,竖直部分(31)与L型固定块(4)紧贴,弯折部分(32)与固定块(5)紧贴,下层挡土板(3)的弯折部分(32)与上层挡土板(3)的竖直部分(31)之间形成沟槽结构;所述的回填土(8)填筑于挡土板(3)的背面以及沟槽结构内,所述的植被(11)种植在沟槽结构内的回填土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桩板式生态挡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型固定块(4)和固定块(5)的侧面均设有固定孔(7),L型固定块(4)和固定块(5)均通过插入固定孔(7)的连接筋(2)与抗滑桩(1)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桩板式生态挡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孔(7)呈两端小中间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周荣,黄响响,陈觐,鄢秉红,张凌,林焱君,蔡康荣,巫升平,
申请(专利权)人:至永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