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滑桩钢结构护壁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岸坡防护
,具体涉及一种抗滑桩钢结构护壁及其计算方法和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抗滑桩作为一种钢筋混凝土支挡结构,由于其可承受土压力大、结构稳定性强、占地面积小,在边坡、滑坡支护中应用广泛。但抗滑桩施工需护壁配合,传统护壁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逆作法施工,要求开挖一节支护一节(每节一般深度为1m)。护壁需先绑扎钢筋,立模支护,然后浇筑、振捣混凝土。本节护壁模板及支撑需在护壁混凝土强度能够支撑护壁结构不变形后方可拆除,而下节护壁需在本节护壁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每节护壁平均耗时约7d,导致抗滑桩施工耗时很长,严重影响工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抗滑桩钢结构护壁及其施工方法,可适用于不同的土质条件和开挖深度,可以节省约87.5%的工期。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滑桩钢结构护壁,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节护壁,所述护壁是由四块钢结构首尾固定连接形成的上下开口的壳体结构,若干节护壁由下至上同轴套接于待支护的抗滑桩外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滑桩钢结构护壁,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节护壁,所述护壁是由四块钢结构首尾固定连接形成的上下开口的壳体结构,若干节护壁由下至上同轴套接于待支护的抗滑桩外侧,所述护壁内壁与抗滑桩的外壁紧密贴合用于支护抗滑桩;所述护壁外壁与抗滑桩周围的土体紧密贴合;相邻的护壁之间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滑桩钢结构护壁,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节护壁,所述护壁是由四块钢结构首尾固定连接形成的上下开口的壳体结构,若干节护壁由下至上同轴套接于待支护的抗滑桩外侧,所述护壁内壁与抗滑桩的外壁紧密贴合用于支护抗滑桩;所述护壁外壁与抗滑桩周围的土体紧密贴合;相邻的护壁之间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滑桩钢结构护壁,其特征在于护壁的底部外表面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定位钢筋;护壁的顶部设置有定位钢筋槽;相邻的两个护壁之间,位于上侧的护壁的定位钢筋卡设于位于下侧的护壁的定位钢筋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滑桩钢结构护壁,其特征在于护壁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钢结构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钢结构,两个第二钢结构设置于两个第一钢结构之间,第一钢结构的端部均设置于第二钢结构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滑桩钢结构护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结构和第二钢结构为钢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滑桩钢结构护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结构和第二钢结构形状相同,包括相对设置的外层钢板和内层钢板,外层钢板和内层钢板之间焊接有若干个由上至下等距平行分布的层间肋板。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滑桩钢结构护壁,其特征在于最上节的护壁顶端高出平台面不小于20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小林,高云峰,李永斌,王蔚,陈浩,吴韩,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城乡建设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