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三维构建,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掌子面影像的隧道透明地质空间构建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隧道施工过程中,准确掌握前方地质条件对于保障施工安全、优化施工参数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地质预报方法主要依赖物探手段,但存在精度有限、成本较高的问题。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基于掌子面影像的地质识别方法逐渐兴起,但现有技术仍存在一定局限性。
2、现有的掌子面影像识别方法多采用单一的可见光图像,容易受到光照条件、岩石表面污染等因素影响,识别精度有限。在地质信息提取方面,缺乏有效的多源数据融合机制,难以实现岩性、产状、不良地质等多类信息的同步识别。在三维空间构建方面,现有插值算法多为通用数学方法,未充分考虑地质构造的连续性规律,导致构建的地质模型缺乏地质合理性。
3、中国公开号为cn119989471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隧道掌子面信息的动态地质模型更新与预测方法。该专利技术采用克里金插值和变异函数拟合技术,通过收集掌子面网格点的地质信息,利用二元变量(0和1)表示离散地质属性,构建初始地质模型,并在隧道掘进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掌子面影像的隧道透明地质空间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掌子面影像的隧道透明地质空间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传感器系统包括多模态传感器配置,包括主视觉感知层、热红外感知层和三维几何感知层,其中主视觉感知层配置广角摄像头和长焦摄像头,热红外感知层采用红外热成像仪,三维几何感知层使用结构光扫描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掌子面影像的隧道透明地质空间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传感器系统获取掌子面的多模态数据采用同心圆渐进式采集策略,将掌子面划分为核心区、过渡区和边缘区三个同心圆区域,采用阿基米德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掌子面影像的隧道透明地质空间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掌子面影像的隧道透明地质空间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传感器系统包括多模态传感器配置,包括主视觉感知层、热红外感知层和三维几何感知层,其中主视觉感知层配置广角摄像头和长焦摄像头,热红外感知层采用红外热成像仪,三维几何感知层使用结构光扫描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掌子面影像的隧道透明地质空间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传感器系统获取掌子面的多模态数据采用同心圆渐进式采集策略,将掌子面划分为核心区、过渡区和边缘区三个同心圆区域,采用阿基米德螺旋线扫描路径从掌子面几何中心以恒定角速度和递增半径向外延展进行数据采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掌子面影像的隧道透明地质空间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同心圆渐进式采集策略采用基于采集优先级的自适应采集方法,核心区采用高密度网格采集,过渡区采用中等密度采集,边缘区采用稀疏采集,计算掌子面上各点的采集优先级并统计各区域内高优先级点的分布密度,当某区域内高优先级点的比例超过设定阈值时临时提升该区域的采集标准至上一级密度要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掌子面影像的隧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海涛,杨忠胜,吴凯峰,高云峰,梁绍标,乐昭,叶辉,杨永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