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墩移动模架支撑装置及支撑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公路施工
,涉及一种模架支撑装置及支撑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高墩移动模架支撑装置及支撑方法。
技术介绍
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由于公路大桥跨度较大,会在主桥和两端滩桥之间设置多个过渡墩,搭建移动模架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在模架搭建好之后或者在移动过程中,为避免出现在移动中模架的变形以及在使用中受力的变形,一般在模架下方采用支撑腿来支撑模架,支撑腿的受力点直接作用在保护板上,支腿在设计之初会根据整体结构的一个平衡稳定性设计布置受力点,但是在使用中难免会出现支撑点较少,受力面积小,应力集中难以分散,这些应力集中等问题,造成支腿的受力点出现薄弱点,模架保护板易发生变形或断裂,给施工带来不便;同时现有的如果发现模板出现受力点薄弱,会找一些结构件对其进行加固焊接,这样浪费时间,施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模架支撑的支撑点较少,应力集中难以分散、支撑结构不易安装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墩移动模架支撑装置及支撑方法,该支撑装置有多个支撑应力点,增大受力面积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墩移动模架支撑装置,包括底座(4)、设置在底座(4)上的主支腿以及设置在主支腿一端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墩移动模架支撑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主支腿上的副支腿,所述副支腿一端与主支腿活动连接;副支腿另一端上设置有转座,通过转座与模架底部应力变形点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墩移动模架支撑装置,包括底座(4)、设置在底座(4)上的主支腿以及设置在主支腿一端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墩移动模架支撑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主支腿上的副支腿,所述副支腿一端与主支腿活动连接;副支腿另一端上设置有转座,通过转座与模架底部应力变形点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墩移动模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腿至少包括第一主支腿(1)、第二主支腿(2)以及第三主支腿(3);所述第一主支腿(1)一端、第二主支腿(2)一端以及第三主支腿(3)一端分别与底座(4)活动铰接,所述第一主支腿(1)另一端、第二主支腿(2)另一端以及第三主支腿(3)另一端上分别设置相应的第一支撑座(11)、第二支撑座(21)以及第三支撑座(31);所述副支腿包括与第一主支腿(1)铰接的第一副支腿(12)以及第二副支腿(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墩移动模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支腿(11)包括依次连接的摆动轴(121)、调节伸缩轴(122)以及轴座(123);所述摆动轴(121)与第一主支腿(1)通过活动连接;所述轴座(123)上设置第一转座(124),所述轴座(123)与第一转座(124)之间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墩移动模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副支腿(13)与第一副支腿(12)的结构完全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墩移动模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支腿还包括设置在第二主支腿(2)上的第三副支腿(22)和第四副支腿(23)以及设置在第三主支腿(3)上的第五副支腿(32)和第六副支腿(33);所述第三副支腿(22)、第四副支腿(23)、第五副支腿(32)和第六副支腿(33)均与第一副支腿(12)的结构相同。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墩移动模架支撑装置的支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移动模架下放后,将底座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主支腿上的支撑座与模板底部的变形点相接触固定,对模架起支撑作用;
2)根据实际情况计算确定出应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斌,王勇,曹猛,彭文渊,王子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