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主梁抬升方法及抬升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55390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桥梁主梁抬升方法及抬升系统,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第一个待提升桥梁主梁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起吊装置和第二起吊装置;S2、使用第一起吊装置和第二起吊装置的起升组件将第一个待提升桥梁主梁提升至预设的高度;S3、在桥梁桥墩和已提升至预设高度的第一个桥梁主梁之间设置支撑座;S4、驱动第一起吊装置沿已提升至预设高度的第一个桥梁主梁移动,并驱动第二起吊装置沿未提升的桥梁主梁移动,使第一起吊装置和第二起吊装置位于下一个待提升桥梁主梁的两侧,重复执行步骤S2~S3,直至所有的桥梁主梁提升至预设的高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桥梁主梁抬升方法,无需反复的倒顶作业,作业效率高,施工风险低,降低成本。

Lifting method and system of bridge gir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桥梁主梁抬升方法及抬升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桥梁主梁抬升方法及抬升系统。
技术介绍
在对既有桥梁的换梁改造工程中,需对原有桥墩高度和墩帽结构形式进行改造,在完成这项工作之前需要对原有桥梁结构进行抬升作业,方便桥墩接高。传统施工方法一般是将桥梁顶升到设计高度,其施工过程为:在桥梁桥墩位置处设置顶升千斤顶和临时支撑垫,通过不断地倒顶作业(用千斤顶和支撑垫交替支撑桥梁主梁结构),将桥梁主梁逐步顶升到设计高度,该方案不足之处在于:1、顶升期间,由于涉及不断地倒顶作业,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使得作业效率非常低,作业周期较长,施工风险较大,同时施工成本也较大。2、如果抬升高度较高,需设置多个临时垫块,施工和材料费用也相对较高。特别对于跨越河流、山谷的超长多跨连续梁或简支梁桥而言,采用传统的钢梁顶升施工方法,上述不足之处更是突出,施工风险大,顶升施工周期长,施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名称。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主梁抬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在第一个待提升桥梁主梁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起吊装置和第二起吊装置;/nS2、使用第一起吊装置和第二起吊装置的起升组件(4)将第一个待提升桥梁主梁提升至预设的高度;/nS3、在桥梁桥墩和已提升至预设高度的第一个桥梁主梁之间设置支撑座(6);/nS4、驱动第一起吊装置沿已提升至预设高度的第一个桥梁主梁移动,并驱动第二起吊装置沿未提升的桥梁主梁移动,使第一起吊装置和第二起吊装置位于下一个待提升桥梁主梁的两侧,重复执行步骤S2~S3,直至所有的桥梁主梁提升至预设的高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主梁抬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第一个待提升桥梁主梁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起吊装置和第二起吊装置;
S2、使用第一起吊装置和第二起吊装置的起升组件(4)将第一个待提升桥梁主梁提升至预设的高度;
S3、在桥梁桥墩和已提升至预设高度的第一个桥梁主梁之间设置支撑座(6);
S4、驱动第一起吊装置沿已提升至预设高度的第一个桥梁主梁移动,并驱动第二起吊装置沿未提升的桥梁主梁移动,使第一起吊装置和第二起吊装置位于下一个待提升桥梁主梁的两侧,重复执行步骤S2~S3,直至所有的桥梁主梁提升至预设的高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主梁抬升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起吊装置和第二起吊装置均设有移动组件(2),通过移动组件(2)的第一行走小车(11)和第二行走小车(12)驱动所述第一起吊装置或者第二起吊装置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梁主梁抬升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第一起吊装置或第二起吊装置到达指定位置时,使用垫块(23)将第一起吊装置和第二起吊装置支撑,使第一行走小车(11)和第二行走小车(12)脱离桥梁主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主梁抬升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起吊装置和第二起吊装置将待提升桥梁主梁提升至预设的高度时,第一起吊装置和第二起吊装置均设置预设重量的配重块(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主梁抬升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提升靠近岸基的第一个桥梁主梁时,预先抬升第一起吊装置,使第一个桥梁主梁提升至预设的高度后,第一起吊装置能够水平移动至第一个桥梁主梁上。


6.一种用于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磊唐勇黄亭王达涂满明许佳平姚发海张瑞霞张文斌梁玉坤江湧贺海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