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梁短线匹配预制悬臂拼装线性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桥梁工程领域,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续梁短线匹配预制悬臂拼装线性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工程建筑的快速发展,现有的连续梁施工方法大多为悬臂施工法,其包括悬臂浇筑法和悬臂拼装法,其中悬臂拼装法是利用移动式悬拼吊机将预制梁段起吊至桥位,然后采用环氧树脂胶和预应力钢丝束连接成整体。采用逐段拼装,一个节段张拉锚固后,再拼装下一节段。连续梁悬臂拼装法施工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在连续梁施工中控制其线性指标,保证整个桥梁的变形尽量于设计曲线相吻合,以此保证桥梁在使用工程中不会因为变形而影响行程速度或者平整度,因此,现如今迫切的需要一种悬臂拼装连续梁的线性控制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一种悬臂拼装连续梁的线性控制方法,提高线性控制精度。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连续梁短线匹配预制悬臂拼装线性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短线法预制节段,测控点布置,对质量控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续梁短线匹配预制悬臂拼装线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短线法预制节段,测控点布置,对质量控制点进行量测及误差调整,使其达到相应的设计强度和尺寸要求,其中质量控制点包括:梁段结构尺寸、混凝土外观质量、预应力管道位置及接头对应情况、剪力键完整性;/nS2,结合成桥几何数据文件与墩柱及上部结构的预制值与变形值,形成预制节段拼装的目标几何数据;/nS3,安装前的节段检验,使其达到相应的安装要求,节段检验的主要内容包括:喂梁前应先检验节段的编号是否正确,检验节段的外观,复核节段距离主梁下弦的距离,复核各支腿、支架的喂梁净空,检查节段剪力键有否损伤;/nS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梁短线匹配预制悬臂拼装线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短线法预制节段,测控点布置,对质量控制点进行量测及误差调整,使其达到相应的设计强度和尺寸要求,其中质量控制点包括:梁段结构尺寸、混凝土外观质量、预应力管道位置及接头对应情况、剪力键完整性;
S2,结合成桥几何数据文件与墩柱及上部结构的预制值与变形值,形成预制节段拼装的目标几何数据;
S3,安装前的节段检验,使其达到相应的安装要求,节段检验的主要内容包括:喂梁前应先检验节段的编号是否正确,检验节段的外观,复核节段距离主梁下弦的距离,复核各支腿、支架的喂梁净空,检查节段剪力键有否损伤;
S4,墩顶节段就位与精调,主要包括:安装墩顶操作平台,在墩顶临时支撑垫块布置调位千斤顶,将墩顶节段吊装就位,调整好所述墩顶节段空间姿态后,进行临时固结灌浆,等其强度达到要求后进行临时张拉锚固;
具体操作如下:
墩顶操作平台安装后,用回转天车将墩顶节段吊装就位,之后利用节段上的纵、横轴线标记与墩顶上的纵、横轴线标记目测偏差在指定范围内,将墩顶节段落在临时支撑垫块上,完成初对位,再操纵调位千斤顶,利用竖向油缸进行均匀顶升,利用纵、横移油缸进行平面位置调整,目视墩顶节段轴线与安装控制线对齐,完成粗调就位;
测量墩顶节段顶面控制点的三维坐标,将采集的数据与所述预制节段拼装的目标几何数据对比,计算出梁段调整数据,使用调位千斤顶进行反复的高程和平面调整,完成精调定位;
精调完成后,将墩顶节段的空间姿态锁定,进行固结灌浆,使其强度达到相应要求后,采集最终目标数据,作为后续节段的调整基础;
最后,进行墩顶节段的竖向临时张拉锚固;
S5,节段匹配的线形控制,具体包括:节段预拼装、匹配面清理、涂胶控制、临时预应力施工、节段安装时,喂梁速度控制、测控点实测数据调查分析,修正安装的目标几何数据;
其中,节段预拼装的具体操作如下:起吊节段,进行粗对位,在此期间避免梁段相撞,发生撞伤损坏,再使用相应仪器进行精调,精调对位后预紧部分顶底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华,李宾,宋满荣,黄洪亮,耿庆祥,王明友,齐德喜,冷志博,曾维友,张哲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