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丝束碳纤维展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碳纤维成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大丝束碳纤维展纤装置。
技术介绍
碳纤维是含碳量高于90%的无机高分子纤维,通常可以把碳纤维的结构看成两维有序的结晶和孔洞的组成,其中孔洞的含量、大小和分布对碳纤维的性能影响较大。碳纤维材料按照其规格分为:1K碳纤维布、3K碳纤维布、6K碳纤维布、12K碳纤维布、24K及以上大丝束碳纤维布。1K表示一束碳纤维丝中含有1000根原丝,随着科技的发展,研制出来的K数越来越大,大小丝束的划分也会不断的调整。碳纤维复合材料以其优异的性能在多个领域均有使用,小丝束碳纤维在工艺控制上要求严格,设备造价高,虽然其性能优于大丝束碳纤维,但因为成本和批量化生产效率的问题,迟迟没有大规模应用。因此低成本大丝束碳纤维的应用是发展低成本复合材料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一般48K以上的碳纤维才称为大丝束碳纤维,主要应用在工业领域,如汽车、轨道交通、风电叶片、能源建筑和体育用品等,大丝束碳纤维成为未来碳纤维发展的主流方向。由于小丝束碳纤维应用较早,其技术也相对成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丝束碳纤维展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错位集纱装置(1)、分层展纤装置(2)、叠加展纤装置(3);/n所述错位集纱装置(1)包括分纱单元(11),所述分纱单元(11)至少设置两个,且平行设置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用以同时对多股大丝束碳纤维分纱;/n所述分层展纤装置(2)包括若干展纤单元(21),每个所述展纤单元(21)与一所述分纱单元(11)对应,用以对相应的分纱单元(11)分纱后的碳纤维展纤;/n所述叠加展纤装置(3)包括第二叠加单元(31)、叠加展纤单元(32),所述第二叠加单元(31)用以将若干所述展纤单元(21)展纤后的碳纤维叠加混合,所述叠加展纤单元(3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丝束碳纤维展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错位集纱装置(1)、分层展纤装置(2)、叠加展纤装置(3);
所述错位集纱装置(1)包括分纱单元(11),所述分纱单元(11)至少设置两个,且平行设置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用以同时对多股大丝束碳纤维分纱;
所述分层展纤装置(2)包括若干展纤单元(21),每个所述展纤单元(21)与一所述分纱单元(11)对应,用以对相应的分纱单元(11)分纱后的碳纤维展纤;
所述叠加展纤装置(3)包括第二叠加单元(31)、叠加展纤单元(32),所述第二叠加单元(31)用以将若干所述展纤单元(21)展纤后的碳纤维叠加混合,所述叠加展纤单元(32)用以对叠加混合后的碳纤维展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丝束碳纤维展纤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分纱单元(11)均包括两平行设置的分纱杆(111),所述分纱杆(111)上等距设置有若干分纱槽(11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丝束碳纤维展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纱单元(11)还包括固定架(112)、固定夹(113);
所述固定架(112)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用以承载所述分纱杆(111)的凹槽(1121);
所述固定夹(113)用以将两所述分纱杆(111)同时固定在所述固定架(112)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丝束碳纤维展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错位集纱装置(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惠,谈源,陈香伟,沈蓝江,吴超,刘苏赟,刘宇成,李霆,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