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页岩小颗粒干除渣干馏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5290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0:24
一种油页岩小颗粒干除渣干馏炉属于干馏炉技术领域,包括炉体、集气伞、气体导出管、高温辐射换热小环管、高温辐射换热大环管、椎体炉栅、烟气换热导管、刮渣板、炉内排渣传动装置、空气及饱和蒸汽混合入炉口、排渣箱、水夹套冷却螺旋输送机和蒸汽密封换热入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对5mm~13mm或5mm~20mm油页岩原料进行干馏炼油;采用干除渣的方式,通过设置炉内刮渣板的高度,经过炉内排渣传动装置中可调变频器调整电机旋转速度控制除渣量。下灰后通过一定压力的蒸汽封堵炉内气体外溢,并有一部分蒸汽与高温灰渣换热打入炉内,提高干馏炉的热效率。灰渣经过蒸汽冷却后,再经过水冷夹套螺旋输送机,把灰渣半焦运出炉外。

A kind of oil shale small particle dry slag removal ret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页岩小颗粒干除渣干馏炉
本专利技术属于干馏炉
,特别是涉及到一种油页岩小颗粒干除渣干馏炉。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的油页岩干馏炉筛分下小颗粒,不能够炼油使用,形成大量固体废弃物,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堆积后会发生自燃产生大量油气,影响和破坏环境。其中筛下物的75%~85%左右为5mm~20mm或5mm~13mm的油页岩废弃料,造成了油页岩资源的浪费。已有专利:一种小颗粒油页岩干馏装置(CN200910176747)是针对筛分下小颗粒油页岩的干馏装置,但是该干馏装置使用的是单层换热环管,换热不均匀且换热率低,并且该干馏装置使用的是湿除渣,小颗粒油页岩灰,经过水洗后,油页岩半焦(油页岩灰)硅酸盐会吸收大量水分,堆放结块,无法干燥,形成大量固体废物,占用大量土地,对周边环境造成危害。因此现有技术当中亟需要一种新型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油页岩小颗粒干除渣干馏炉用于解决目前使用的油页岩干馏炉不能使用小颗粒油页岩炼油,已有的小颗粒油页岩干馏装置换热率低并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页岩小颗粒干除渣干馏炉,其特征是:包括炉体(1)、集气伞(2)、气体导出管(3)、高温辐射换热小环管(4)、高温辐射换热大环管(5)、椎体炉栅(6)、烟气换热导管(8)、刮渣板(9)、炉内排渣传动装置(10)、空气及饱和蒸汽混合入炉口(11)、排渣箱(12)、水夹套冷却螺旋输送机(13)和蒸汽密封换热入口(14),/n所述炉体(1)包括上炉体(101)和下炉体(102);所述上炉体(101)的下部与下炉体(102)的上部固定连接,上炉体(101)的侧壁为中部设置有空腔的夹层式结构,上炉体(101)的侧壁外部设置有与空腔连通的换热气体出口(103),上炉体(101)的上部设置有加料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页岩小颗粒干除渣干馏炉,其特征是:包括炉体(1)、集气伞(2)、气体导出管(3)、高温辐射换热小环管(4)、高温辐射换热大环管(5)、椎体炉栅(6)、烟气换热导管(8)、刮渣板(9)、炉内排渣传动装置(10)、空气及饱和蒸汽混合入炉口(11)、排渣箱(12)、水夹套冷却螺旋输送机(13)和蒸汽密封换热入口(14),
所述炉体(1)包括上炉体(101)和下炉体(102);所述上炉体(101)的下部与下炉体(102)的上部固定连接,上炉体(101)的侧壁为中部设置有空腔的夹层式结构,上炉体(101)的侧壁外部设置有与空腔连通的换热气体出口(103),上炉体(101)的上部设置有加料口(104)和干馏气体出口(105),上炉体(101)的内部设置有集气伞(2);所述集气伞(2)通过气体导出管(3)与干馏气体出口(105)固定连接;
所述下炉体(102)为干馏发生段炉体,下炉体(102)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高温辐射换热小环管(4)、高温辐射换热大环管(5)和椎体炉栅(6),下炉体(102)的底部一侧设置有排渣孔(7),下炉体(102)的内底上部固定安装有椎体炉栅(6);所述高温辐射换热小环管(4)的上部通过烟气换热导管(8)与上炉体(101)的空腔下部连通,高温辐射换热小环管(4)的下部通过烟气换热导管(8)与高温辐射换热大环管(5)固定连接;所述高温辐射换热大环管(5)通过烟气换热导管(8)与位于下炉体(102)外部的高温辐射换热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亚东赫晶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龙源宏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