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可被紫外-可见光激发的D-A型有机掺杂晶体余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552892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被紫外‑可见光激发的D‑A型有机掺杂晶体余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给体材料D和受体材料A均匀混合得到固体粉末,然后将其加入无水乙醇中得到悬浮液,将所述悬浮液超声1~2min,再在室温20~25℃的大气环境下静置1~3小时,液体底部产生的晶体为所述D‑A型有机掺杂晶体余辉材料。其中,按摩尔的量计,所述给体材料D和受体材料A的比为(0.5~10):100;所述悬浮液中固体粉末的浓度为10mg/mL;目前的晶体余辉材料的余辉时间绝大部分小于2s,而本发明专利技术的D‑A型有机掺杂晶体余辉材料的余晖时间超过了3s,时间的提高将非常有益于有机晶态LPL材料的应用。

D-A type organic doped crystal afterglow material excited by UV visible light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被紫外-可见光激发的D-A型有机掺杂晶体余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长余辉晶体材料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能被紫外-可见光激发的D-A型有机掺杂晶体余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长余辉发光(LongPersistentLuminescence,LPL)材料又被称为蓄光型发光材料,俗称夜光粉或长余辉粉。其发光原理属光致发光,即当受到光源激发时在激发态存储激发能,当激发停止后,再将能量以光的形式缓慢释放出来。1996年Matsuzawa等发表了铕(Eu)和镝(Dy)掺杂的铝酸锶(SrAl2O4)体系,余辉衰减时间可长达10小时并具有很高的耐久性。随后这类含稀土元素的铝酸盐等长余辉材料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获得了商业界的青睐,广泛应用在仪表显示、光电子器件、夜间应急指示以及国防军事等领域。然而这种基于无机体系的LPL材料不仅需要昂贵的稀有元素,且制造温度高达1000℃以上,能耗较高,此外粉末的光散射还限制了LPL涂料的透明度。相对于无机长余辉材料,有机LPL材料由于价格低廉、合成简便、生物相容性好、柔性以及功能团易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被紫外-可见光激发的D-A型有机掺杂晶体余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将给体材料D和受体材料A均匀混合得到固体粉末,将所述固体粉末加入乙醇中得到悬浮液,将所述悬浮液超声1~2min,再在室温20~25℃的大气环境下静置1~3小时,液体底部产生的晶体为所述D-A型有机掺杂晶体余辉材料,其中,按物质的量计,所述给体材料D和受体材料A的比为(0.5~10):100;所述悬浮液中固体粉末的浓度为10mg/mL;/n所述受体材料A的结构式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被紫外-可见光激发的D-A型有机掺杂晶体余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给体材料D和受体材料A均匀混合得到固体粉末,将所述固体粉末加入乙醇中得到悬浮液,将所述悬浮液超声1~2min,再在室温20~25℃的大气环境下静置1~3小时,液体底部产生的晶体为所述D-A型有机掺杂晶体余辉材料,其中,按物质的量计,所述给体材料D和受体材料A的比为(0.5~10):100;所述悬浮液中固体粉末的浓度为10mg/mL;
所述受体材料A的结构式为:



所述给体材料D的结构式为:



其中,所述R1和R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天洋胡文平冯文慧韩江丽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