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位抑制水体富营养化的多维生态网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5190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4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原位抑制水体富营养化的多维生态网箱。其特征是所述的横向支撑杆下方设有气囊,所述的输气管一端连接气囊,另一端连接地面上公知的产气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在原有专利ZL 201520500820.7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增设可充气式气囊,通过调节气囊的充其量,控制其升降,方便观察及检修。

A multi-dimensional ecological cage for in situ inhibition of water eutroph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原位抑制水体富营养化的多维生态网箱
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原位抑制水体富营养化的多维生态网箱。
技术介绍
近几年,我国河流湖泊污染日益严重,主要变现在富营养化,河流湖泊的污染不仅表现在水体功能,如饮水安全、破坏水生环境以及危害水生生物等,而且会导致河流湖泊本身的消亡,为此,人们也做了相关的专利技术创造,如中国专利CN205035157U公告日是2016.02.17,公开了一种抑制湖库水体富营养化的生态装置,该生态装置在壳体上部的外表面四周边缘固定棒状浮筒,根据水体中具体被污染的部分,不能起到升降的作用,影响该装置的灵活度,从而影响该装置的检修及观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原位抑制水体富营养化的多维生态网箱,在原有专利ZL201520500820.7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增设可充气式气囊,通过调节气囊的充其量,控制其升降,方便观察及检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原位抑制水体富营养化的多维生态网箱,其特征是所述的横向支撑杆下方设有气囊,所述的输气管一端连接气囊,另一端连接地面上公知的产气设备。进一步的,所述的多维生态网箱上方设有横向支撑杆和纵向支撑杆a,所述的多维生态网箱四周设有网衣,整体为两端开口,所述的纵向支撑杆a下方均设有生态过滤单元。进一步的,生态过滤单元由两个个以上的生态过滤箱组成,所述的生态过滤箱之间通过连接绳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多维生态网箱下方设有纵向支撑杆b,所述的纵向支撑杆b下方设有微生物固载体,所述的微生物固载体下方设有配重。进一步的,所述的多维生态网箱上方的四周设有定滑轮,固定链一端通过定滑轮连接多维生态网箱,另一端固定于水体底部。进一步的,所述的纵向支撑杆b上方设有曝气盘。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与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增设可充气式气囊,通过调节气囊的充其量,控制其升降,方便观察及检修;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原位抑制水体富营养化的多维生态网箱,通过沉水植物对未被鱼类吃食的藻类形成竞争,逐渐降低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生物总量,待鱼类和沉水植物长至一定程度后进行捕捞和更新,移除的鱼类、植物能带出水体中的氮、磷,降低水体氮、磷浓度,从根本上改善水体富营养化状态;3.本专利技术在控制蓝藻及改善水质的同时,可以将移除的鱼类和植物加工成鱼产品和其他有机制品,从而获得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以维持水质治理修复工程及设施的再运转;4.本专利技术基于多维生态网箱与水环境生态系统的综合利用,无需提供额外能量,仅依靠水环境中的生物能便可持续运转多维生态网箱,无二次污染问题,运转过程中仅需少量的人工干预,具有操作简单、后期维护成本低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外观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内部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1、多维生态网箱,2、气囊,3、横向支撑杆,4、定滑轮,5、输气管,6、固定链,7、网衣,8、纵向支撑杆b,9、微生物固载体,10、配重,11、纵向支撑杆a,12、生态过滤箱,13、连接绳,14、曝气盘,15、生态过滤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是对本专利技术范围的限制。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原位抑制水体富营养化的多维生态网箱,其特征是所述的横向支撑杆3下方设有气囊2,所述的输气管5一端连接气囊2,另一端连接地面上公知的产气设备;所述的多维生态网箱1上方设有横向支撑杆3和纵向支撑杆a11,所述的多维生态网箱1四周设有网衣7,整体为两端开口,所述的纵向支撑杆a11下方均设有生态过滤单元15;生态过滤单元15由两个个以上的生态过滤箱12组成,所述的生态过滤箱12之间通过连接绳13连接;所述的多维生态网箱1下方设有纵向支撑杆b8,所述的纵向支撑杆b8下方设有微生物固载体9,所述的微生物固载体9下方设有配重10;所述的多维生态网箱1上方的四周设有定滑轮4,固定链6一端通过定滑轮4连接多维生态网箱1,另一端固定于水体底部;所述的纵向支撑杆b8上方设有曝气盘14。实施例1具体如图1、2所示,一种原位抑制水体富营养化的多维生态网箱,所述的气囊2采用PE材质,通过输气管5充气,增加多维生态网箱1整体浮力,使整体上升至水面,便于检修及观察,通过输气管5将气体从气囊2中排出,降低多维生态装置1整体浮力,使得该多维生态网箱降至所需位置,所述的生态过滤箱12内可放置多孔类填料或底栖类生物或浮游生物,所述的多维生态网箱1中部可投放鲢鳙鱼或罗非鱼或食藻鱼类,所述的多维生态网箱1下方可养殖沉水植物,通过沉水植物对未被鱼类吃食的藻类形成竞争,逐渐降低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生物总量,同时,待鱼类和沉水植物长至一定程度后进行捕捞和更新,移除的鱼类、植物能带出水体中的氮、磷,降低水体氮、磷浓度,从根本上改善水体富营养化状态。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未详细说明的均为已知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原位抑制水体富营养化的多维生态网箱,其特征是所述的横向支撑杆(3)下方设有气囊(2),所述的输气管(5)一端连接气囊(2),另一端连接地面上的公知产气设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位抑制水体富营养化的多维生态网箱,其特征是所述的横向支撑杆(3)下方设有气囊(2),所述的输气管(5)一端连接气囊(2),另一端连接地面上的公知产气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位抑制水体富营养化的多维生态网箱,其特征是所述的多维生态网箱(1)上方设有横向支撑杆(3)和纵向支撑杆a(11),所述的多维生态网箱(1)四周设有网衣(7),整体为两端开口,所述的纵向支撑杆a(11)下方均设有生态过滤单元(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位抑制水体富营养化的多维生态网箱,其特征是生态过滤单元(15)由两个个以上的生态过滤箱(12)组成,所述的生态过滤箱(12)之间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映津
申请(专利权)人:华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