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景观式水生态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55190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4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景观式水生态净化系统,属于园林设计的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提高水体生态环境的景观式水生态净化系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生态浮床区和水下曝气区,所述生态浮床区由多个生态浮床组成,所述水下曝气区包括潜水曝气机和用于发电的发电装置,所述潜水曝气机包括潜水泵,所述潜水泵的进口连接有进气管,所述潜水泵的出口连接有曝气盘,所述曝气盘边沿开设有至少一个曝气口。通过水生植物与曝气机结合对水体进行进化,提高水体质量。

A landscape water ecological purific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景观式水生态净化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园林设计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景观式水生态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的景观水体,大多为静止或流动性比较差的封闭缓流水体。首先,这些景观水体的水域面积相对小,所以水环境容量小、水体自净能力低。其次,这些景观水中有的水源采用了自来水,使得整个景观水中缺少一个完整的生物链,所以自净能力极低。虽然也有部分景观水体采用了天然河道或者湖泊引水的方法,但因为现在水源污染严重,氮磷含量偏高,使得水体从一开始就有很高的污染,另外又有雨水冲刷和浇灌水的渗透,将各种氮、磷、碳、钾等营养物和肥料、农药以及树叶、枯草等大量汇集到地势较低的景观水体中。最后,景观水体建成后的管理不完善和维护不到位,也会导致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严重时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致使水中藻类大量繁殖,水体变黑变臭,严重影响景观水体的美观,甚至影响到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因此,对景观水进行适当的处理,以保证其水体的清澈、洁净,是十分必要。目前的景观水体包括公园、居住小区、公共场所等的水景,其水处理很少为人所重视,现有的处理方法又大多仅限于通过假山、喷泉等来处理,极易造成藻类疯长、水体发绿以至发臭。人工曝气复氧治理黑臭河流的方法,确有较好的效果,但要从根本上保证水质尚需一定的水处理措施。目前的处理景观水的瀑布曝气充氧法、跌水曝气充氧法、喷水曝气充氧法由于能耗大、处理费用大,极少是24小时连续运行的。公告号为CN20842994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气水混合式水生态净化系统,包括潜水水泵,在潜水水泵的一端设有进水口,在潜水水泵的侧部连接有出水口,在潜水水泵设有进水口的一端套设有内过滤罩,在内过滤罩上设有若干间隔均匀的过滤孔,在潜水水泵设有内过滤罩的一端还套设有防护套,防护套内壁与内过滤罩的周向之间留有进水空隙,在出水口上连接有射流器且射流器将外界空气与潜水水泵抽离的水进行气液混合。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这种气水混合式水生态净化系统,单一地依靠水的曝气充氧也只能是局部提高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而很难保证整个水体的生态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水体生态环境的景观式水生态净化系统。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景观式水生态净化系统,包括生态浮床区和水下曝气区,所述生态浮床区由多个生态浮床组成,所述水下曝气区包括潜水曝气机和用于发电的发电装置,所述潜水曝气机包括潜水泵,所述潜水泵的进口连接有进气管,所述潜水泵的出口连接有曝气盘,所述曝气盘边沿开设有至少一个曝气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生态浮床上种植水生植物,利用植物的根系吸收水中的富营养化物质,例如总磷、氨氮、有机物等,使得水体的营养得到转移,减轻水体由于封闭或自循环不足带来的水体腥臭、富营养化现象。潜水泵抽取空气充入到下层水中,进行好氧生化处理,有机物被微生物进一步生化降解,浓度继续下降;氨氮被硝化,使NH3-N浓度下降,随着硝化过程NO3-N的浓度增加;活性污泥中聚磷菌在好氧条件下大量吸收污水中的磷,把它转化成不溶性多聚正磷酸盐在体内贮存起来,通过排放剩余污泥达到除磷的目的。通过水生植物与曝气机结合对水体进行进化,提高水体质量。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发电装置包括支架、浮体、设置在支架上的光伏板组件和蓄电池组,所述支架安装在浮体上,所述蓄电池组与潜水泵连接用于给潜水泵提供电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光伏板组件和蓄电池组通过浮体漂浮在水面上,光伏板吸收太阳能转换成储存在蓄电池组中,从而为潜水曝气机供电。采用光伏板组件吸收太阳能并将其转换成电能,一方面利用洁净的能源,能够起到节能减排的效果;另一方面,由于生态浮床区和水下曝气区设置在水体中部,而将发电装置直接设置在靠近潜水泵的位置,这样可以减少线路排布和线路由于过长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供电的可靠性更强。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水生态净化系统还包括装饰灯具,所述装饰灯具设置在生态浮床区内,所述装饰灯具与发电装置电性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装饰灯具点缀生态浮床区,起到美化效果。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装饰灯具采用LED灯条,所述LED灯条与生态浮床之间设有快速连接结构,所述LED灯条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生态浮床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快速连接结构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筒体侧壁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条形槽,所述条形槽内设有伸缩设置在其内的卡接杆,所述筒体上设有螺纹部,所述筒体的螺接有卡接螺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将筒体插入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卡接杆伸出条形槽自然展开,再旋拧卡接螺母,卡接杆和卡接螺母配合将LED灯条与生态浮床卡接在一起,安装方便快捷,连接稳定。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卡接杆背向卡接螺母一端转动设置在卡接槽内,所述筒体内设有杆孔,所述杆孔内穿设有推杆,所述推杆朝向卡接螺母一端伸出筒体,所述推杆背向卡接螺母一端设有环形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环绕推杆轴线设置,所述卡接杆朝向卡接槽一侧设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伸入卡接槽内,所述筒体内设有弹性复位组件,所述弹性复位组件位于推杆背向卡接螺母一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卡接杆缩入条形槽中时,推动推杆向筒体内运动,调节块随卡接槽运动,卡接杆被调节块带动缩入条形槽中;当卡接杆通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时,弹性复位组件将推杆向筒体外推动,调节块对卡接槽运动,卡接杆被调节块带动伸出条形槽,这样就使得卡接杆能够与卡接螺母配合将LED灯条与生态浮床卡接在一起。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弹性复位组件包括与推杆同轴线设置的复位杆,所述复位杆的杆径小于推杆的杆径,所述复位杆位于推杆背向卡接螺母一端,所述筒体内设有与杆孔同轴线设置的复位孔,所述复位孔的内径小于杆孔的内径,所述复位杆可伸入复位孔内,所述复位杆上套设有复位压簧,所述复位压簧一端与推杆底面抵触,另一端与杆孔与复位孔的分界面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推杆向筒体内推动时,复位杆被推入复位孔内,同时复位压簧受压缩处于压缩状态,而当卸去对推杆施力时,复位压簧张开将复位杆推出复位孔使得卡接杆处于张开状态,通过弹性复位组件的设置,从而能够对卡接杆在条形槽内的伸缩状态加以控制。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筒体背向卡接螺母一端设置成圆锥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筒体的头部设置成圆锥状,对筒体插入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时能够起到导向作用,使得筒体插入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时更加方便。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水生态净化系统还包括竖直设置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顶端与浮体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伸缩杆对发电装置在水体中区域进行限定,这样可以避免生态浮床区和水下曝气区之间偏离,同时伸缩杆可根据水体的深度自适应调节发电装置的高度。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景观式水生态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生态浮床区和水下曝气区,所述生态浮床区由多个生态浮床(1)组成,所述水下曝气区包括潜水曝气机(4)和用于发电的发电装置(5),所述潜水曝气机(4)包括潜水泵(41),所述潜水泵(41)的进口连接有进气管(42),所述潜水泵(41)的出口连接有曝气盘(43),所述曝气盘(43)边沿开设有至少一个曝气口(4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景观式水生态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生态浮床区和水下曝气区,所述生态浮床区由多个生态浮床(1)组成,所述水下曝气区包括潜水曝气机(4)和用于发电的发电装置(5),所述潜水曝气机(4)包括潜水泵(41),所述潜水泵(41)的进口连接有进气管(42),所述潜水泵(41)的出口连接有曝气盘(43),所述曝气盘(43)边沿开设有至少一个曝气口(4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式水生态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装置(5)包括支架(51)、浮体(52)、设置在支架(51)上的光伏板组件(53)和蓄电池组(54),所述支架(51)安装在浮体(52)上,所述蓄电池组(54)与潜水泵(41)连接用于给潜水泵(41)提供电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式水生态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生态净化系统还包括装饰灯具,所述装饰灯具设置在生态浮床区内,所述装饰灯具与发电装置(5)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景观式水生态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灯具采用LED灯条(2),所述LED灯条(2)与生态浮床(1)之间设有快速连接结构(3),所述快速连接结构(3)包括筒体(31),所述LED灯条(2)设有第一安装孔(21),所述生态浮床(1)上设有第二安装孔(14),所述筒体(31)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孔(21)和第二安装孔(14),所述筒体(31)侧壁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条形槽(311),所述条形槽(311)内设有伸缩设置在其内的卡接杆(32),所述筒体(31)上设有螺纹部(313),所述筒体(31)的螺接有卡接螺母(3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园景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