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清理杂物的彩色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1038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市政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清理杂物的彩色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其包括渗透排水管和透水混凝土上面层,透水混凝土上面层的上表面设有排水槽,排水槽与渗透排水管之间设有排水管道连通,排水槽内设有过滤筒,过滤筒与排水槽滑动配合,过滤筒的底端设有过滤网,且过滤筒的底端高于排水管道靠近排水槽的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方便清理路面杂物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清理杂物的彩色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
本技术涉及市政工程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清理杂物的彩色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
技术介绍
彩色透水混凝土路面是一种新近兴起的环保道路结构,具有较强的透水性,便于将地面的积水渗入地下,能够有效地补充地下水,并且减少路面上的积水,保障行车安全。且此路面可以调整色彩配比,在城市建设中,具有较好的装饰效果。公告号为CN20727711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彩色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包括基槽,基槽的槽底铺设有防渗透水土工布,基槽内埋设有渗透排水管;在渗透排水管的周围回填开级配碎石储水层,在基槽的顶部铺设透水性土工布;在透水性土工布上铺设有开级配碎石储水层,在开级配碎石储水层的顶层铺设有中粗砂过滤层,在中粗砂过滤层的顶层铺设有透水混凝土下面层,在透水混凝土下面层的顶层铺设有透水混凝土上面层,在透水混凝土上面层的顶部为无机耐候颜料层。上述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该路面结构仅能以渗透的形式排水,排水完成后的路面上会残留大量杂物,不方便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清理杂物的彩色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其具有方便清理路面杂物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于清理杂物的彩色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包括渗透排水管和透水混凝土上面层,所述透水混凝土上面层的上表面设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与渗透排水管之间设有排水管道连通,所述排水槽内设有过滤筒,所述过滤筒与排水槽滑动配合,所述过滤筒的底端设有过滤网,且过滤筒的底端高于排水管道靠近排水槽的一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透水混凝土上面层设置排水槽,并在排水槽中设置过滤筒。路面的一部分积水可以通过排水槽流入渗透排水管,且将一部分杂物冲入排水槽,使用过滤网对杂物进行过滤,可以收集路面杂物,以备集中清理,可以起到方便清理路面杂物的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透水混凝土上面层的上表面的两侧的高度低于中间的高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水混凝土上面层的上表面两侧的高度低于中间的高度,可以使路面的积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向混凝土两侧的排水槽,可以使积水向排水槽流动的速度加快,进而提高对路面杂物的清理效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还包括一个过滤袋,所述过滤筒内壁上设有若干个铰接轴一,若干个铰接轴一沿过滤筒周向均匀排列,每个所述铰接轴一水平设置,所述过滤筒通过铰接轴一铰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长度大于铰接轴一与过滤筒轴线之间的距离,所述过滤筒上设有用于驱使支撑杆背向过滤筒轴线旋转的拉簧,所述支撑杆底端与过滤筒铰接,所述支撑杆背向过滤筒轴线一侧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位于支撑杆远离铰接轴一的一端,所述过滤袋上设有若干个过滤孔,所述过滤袋上设有若干个提手,所述提手与卡槽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支撑杆和过滤袋,过滤袋通过提手悬挂在支撑杆的顶端。支撑杆在拉簧的作用下,贴近过滤筒的内壁。此时,过滤袋的袋口展开,将流水冲下的路面杂物进行过滤。过滤袋内的杂物较多时,支撑杆在过滤袋的重力作用下朝向过滤筒的轴线旋转。随着支撑杆朝向过滤筒的轴线旋转,过滤袋的袋口逐渐收拢,可以在收集大量路面杂物后,不影响排水槽的排水性能,使排水槽不需要频繁清理,降低排水槽的维护成本。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卡槽的槽口朝向支撑杆顶端倾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卡槽的槽口倾斜设置,在支撑杆远离铰接轴一的一端靠近过滤筒时,提手可以滑向卡槽的槽底,从而使得提手不易从卡槽中滑出,降低过滤袋脱落的概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每个所述支撑杆顶端靠近过滤筒轴线的一侧设有支撑块,若干个所述支撑块的横截面均为等腰梯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撑杆的顶端朝向过滤筒轴线的一侧设置支撑块,可以在支撑杆朝向过滤筒轴线旋转后相互抵紧,使各个支撑杆远离铰接轴一的一端能够稳定地搭接,降低支撑杆过度翻转导致过滤袋脱落的概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还包括盖板一和盖板二,所述盖板一和盖板二均位于拉簧的上方,所述盖板一远离盖板二的一端与支撑杆铰接,所述盖板二滑动设置在盖板一朝向过滤筒轴线的一侧,所述盖板二远离盖板一的一端与过滤筒铰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盖板一和盖板二,可以降低路面杂物与拉簧接触的概率,从而使路面杂物不易干扰拉簧的正常运行。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盖板一的宽度大于盖板二的宽度,所述盖板一和盖板二的两侧分别设有翻边一和翻边二,两个所述翻边一分别位于拉簧的两侧,两个所述翻边二分别位于拉簧的两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翻边一和翻边二,可以进一步降低路面杂物与拉簧接触的概率,使路面杂物不易干扰拉簧的正常运行。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过滤筒顶端端面上设有把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过滤筒的顶端端面上设置把手,可以方便环卫人员对过滤筒底部的路面杂物进行清理,或对过滤筒进行维护或更换。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设置排水槽、过滤筒和过滤网,可以起到方便清理路面杂物的效果;2.通过设置支撑杆、拉簧和过滤袋,可以起到使排水槽不需要频繁清理,降低排水槽的维护成本的效果;3.通过设置盖板一和盖板二,可以起到使路面杂物不易干扰拉簧的正常运行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中排水槽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放大图;图4是盖板一和盖板二的连接示意图。图中,1、基槽;11、开级配碎石储水层;111、渗透排水管;12、中粗砂过滤层;13透水混凝土下面层;14、透水混凝土上面层;2、排水槽;21、环形槽;211、雨水篦子;22、排水管道;23、托块;3、过滤筒;31、过滤网;32、把手;33、支撑杆;331、铰接轴一;34、拉簧;35、盖板一;351、翻边一;352铰接轴二;353、燕尾滑槽;36、盖板二;361、翻边二;362、铰接轴三;37、卡槽;38、支撑块;4、过滤袋;41、提手;42、过滤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便于清理杂物的彩色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包括基槽1,基槽1内铺设有开级配碎石储水层11,开级配碎石储水层11内设有渗透排水管111,渗透排水管111沿基槽1的长度方向设置,渗透排水管111为外包土工布的穿孔HDPE管道。基槽1上方依次铺设有中粗砂过滤层12、透水混凝土下面层13和透水混凝土上面层14,透水混凝土上面层14的上表面为弧形,且透水混凝土上面层14的上表面的两侧高度低于中间的高度。参照图1和图2,透水混凝土上面层14的的上表面的两侧均设有若干个排水槽2,若干个排水槽2沿透水混凝土上面层14的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清理杂物的彩色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包括渗透排水管(111)和透水混凝土上面层(14),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混凝土上面层(14)的上表面设有排水槽(2),所述排水槽(2)与渗透排水管(111)之间设有排水管道(22)连通,所述排水槽(2)内设有过滤筒(3),所述过滤筒(3)与排水槽(2)滑动配合,所述过滤筒(3)的底端设有过滤网(31),且过滤筒(3)的底端高于排水管道(22)靠近排水槽(2)的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清理杂物的彩色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包括渗透排水管(111)和透水混凝土上面层(14),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混凝土上面层(14)的上表面设有排水槽(2),所述排水槽(2)与渗透排水管(111)之间设有排水管道(22)连通,所述排水槽(2)内设有过滤筒(3),所述过滤筒(3)与排水槽(2)滑动配合,所述过滤筒(3)的底端设有过滤网(31),且过滤筒(3)的底端高于排水管道(22)靠近排水槽(2)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杂物的彩色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混凝土上面层(14)的上表面的两侧的高度低于中间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杂物的彩色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过滤袋(4),所述过滤筒(3)内壁上设有若干个铰接轴一(331),若干个铰接轴一(331)沿过滤筒(3)周向均匀排列,每个所述铰接轴一(331)水平设置,所述过滤筒(3)通过铰接轴一(331)铰接有支撑杆(33),所述支撑杆(33)的长度大于铰接轴一(331)与过滤筒(3)轴线之间的距离,所述过滤筒(3)上设有用于驱使支撑杆(33)背向过滤筒(3)轴线旋转的拉簧(34),所述支撑杆(33)底端与过滤筒(3)铰接,所述支撑杆(33)背向过滤筒(3)轴线一侧设有卡槽(37),所述卡槽(37)位于支撑杆(33)远离铰接轴一(331)的一端,所述过滤袋(4)上设有若干个过滤孔(42),所述过滤袋(4)上设有若干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园景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