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法净化污水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55190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4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法净化污水的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步骤1,从水域中取需要净化的污水,对水质进行检测;步骤2,根据水质检测结果,确定需种植的水生植物的种类和密度,种植水生植物;步骤3,在水域内选择一片区域,沿四周设置隔离网,四月份向隔离网内投放对虾虾苗;步骤4,投放虾苗一周内,向水中每日投喂一次对虾的饵料;步骤5,待对虾成熟后,捕捞对虾,降低水中对虾密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种植的水生植物有效地降低污水中总氮的含量,阻止了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合理利用水生植物,还能增加水体景观的可观赏性,向水域中投放虾苗,与种植的水生植物形成生态系统,扩展了水域中生物构成。

A method of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sew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法净化污水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涉及一种生物法净化污水的方法。
技术介绍
工业行业的发展推动着我国经济形势快速攀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污染问题,随着工业污水排放量的不断增加,我国很多城市水体污染严重,这已经影响了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同时也制约着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其中工业集中区的污水中多数含有大量重金属,如果不加以处理,任意排放,势必对环境及人类产生严重危害。而这些污水中重金属和氮磷等常规污染物协同污染危害更大,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污染问题。随着国家对环境问题的愈加重视,对于排放的水体水质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往往需要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才能排放。我国年排污水量达数百亿吨,但只有极少部分的工业污水能够得到有效处理。虽然我国的许多城市都在应用传统的集中式污水处理系统对污水进行控制,但传统的污水处理厂投资建设费用高,能源消耗大,且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运行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法净化污水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污水中氮元素含量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物法净化污水的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步骤1,从水域中取需要净化的污水,对水质进行检测;步骤2,根据水质检测结果,确定需种植的水生植物的种类和密度,将需要种植的的水生植物先放入种植器中种植,然后移植到需净化的污水中;步骤3,在水域内选择一片区域,沿四周设置隔离网,待种植的水生植物生长稳定后,四月份向隔离网内投放对虾虾苗;步骤4,投放虾苗一周内,向水中每日投喂一次对虾的饵料;步骤5,待对虾成熟后,捕捞对虾,降低水中对虾密度。步骤1中,检测污水中氮含量。步骤2中,种植的水生植物为芦竹、茶菱、黑藻、水车前和布袋莲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步骤2中,种植密度为30~60g/L。步骤3中,隔离网的网目为8~10目。步骤4中,饵料投喂量为对虾体重的2~3%。步骤5中,保持水域中对虾的放养密度为3000~5000尾/亩。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种植的水生植物有效地降低污水中总氮的含量,阻止了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合理利用水生植物,还能增加水体景观的可观赏性,向水域中投放虾苗,与种植的水生植物形成完善的生态系统,扩展了水域中生物构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一种生物法净化污水的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步骤1,从水域中取需要净化的污水,对水质进行检测;步骤2,根据水质检测结果,确定需种植的水生植物的种类和密度,将需要种植的的水生植物先放入种植器中种植,然后移植到需净化的污水中;步骤3,在水域内选择一片区域,沿四周设置隔离网,待种植的水生植物生长稳定后,四月份向隔离网内投放对虾虾苗;步骤4,投放虾苗一周内,向水中每日投喂一次对虾的饵料;步骤5,待对虾成熟后,捕捞对虾,降低水中对虾密度。步骤1中,检测污水中氮含量。步骤2中,种植的水生植物为芦竹、茶菱、黑藻和布袋莲中的任意一种。步骤2中,种植密度为30~60g/L。步骤3中,隔离网的网目为8~10目。步骤4中,饵料投喂量为对虾体重的2~3%。步骤5中,保持水域中对虾的放养密度为3000~5000尾/亩。对虾的饲养过程中,应根据对虾尾数、平均体重、体长及日摄食率,计算出每日理论投饲量,再根据摄食情况、天气状况,确定当日投喂量。投饲后,继续观察对虾摄食情况,对投饲量进行调整,初期,对虾活动范围小,应全池均匀投喂。随着对虾的生长,可选择对虾经常聚集处投喂对虾中含有丰富的镁,对虾的通乳作用较强,并且富含磷、钙,对小儿、孕妇尤有补益功效,对虾体内很重要的一种物质就是虾青素,就是表面红颜色的成分,虾青素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一种抗氧化剂,颜色越深说明虾青素含量越高,广泛用在化妆品、食品,以及药品中。实施例1一种生物法净化污水的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步骤1,从水域中取需要净化的污水,对水质进行检测,检测污水中氮含量;步骤2,根据水质检测结果,种植芦竹、茶菱和黑藻,种植密度为60g/L,将需要种植的的水生植物先放入种植器中种植,然后移植到需净化的污水中;步骤3,在水域内选择一片区域,沿四周设置隔离网,隔离网的网目为8目,待种植的水生植物生长稳定后,四月份向隔离网内投放对虾虾苗;步骤4,投放虾苗一周内,向水中每日投喂一次对虾的饵料,饵料投喂量为对虾体重的3%;步骤5,待对虾成熟后,捕捞对虾,降低水中对虾密度,保持水域中对虾的放养密度为3000尾/亩。实施例2一种生物法净化污水的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步骤1,从水域中取需要净化的污水,对水质进行检测,检测污水中氮含量;步骤2,根据水质检测结果,种植芦竹,种植密度为40g/L,将需要种植的的水生植物先放入种植器中种植,然后移植到需净化的污水中;步骤3,在水域内选择一片区域,沿四周设置隔离网,隔离网的网目为9目,待种植的水生植物生长稳定后,四月份向隔离网内投放对虾虾苗;步骤4,投放虾苗一周内,向水中每日投喂一次对虾的饵料,饵料投喂量为对虾体重的2%;步骤5,待对虾成熟后,捕捞对虾,降低水中对虾密度,保持水域中对虾的放养密度为5000尾/亩。实施例3一种生物法净化污水的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步骤1,从水域中取需要净化的污水,对水质进行检测,检测污水中氮含量;步骤2,根据水质检测结果,种植黑藻、水车前和布袋莲,种植密度为30g/L,将需要种植的的水生植物先放入种植器中种植,然后移植到需净化的污水中;步骤3,在水域内选择一片区域,沿四周设置隔离网,隔离网的网目为10目,待种植的水生植物生长稳定后,四月份向隔离网内投放对虾虾苗;步骤4,投放虾苗一周内,向水中每日投喂一次对虾的饵料,饵料投喂量为对虾体重的2.5%;步骤5,待对虾成熟后,捕捞对虾,降低水中对虾密度,保持水域中对虾的放养密度为45000尾/亩。本专利技术种植的水生植物有效地降低污水中总氮的含量,阻止了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合理利用水生植物,还能增加水体景观的可观赏性,向水域中投放虾苗,与种植的水生植物形成完善的生态系统,扩展了水域中生物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法净化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n步骤1,从水域中取需要净化的污水,对水质进行检测;/n步骤2,根据水质检测结果,确定需种植的水生植物的种类和密度,将需要种植的的水生植物先放入种植器中种植,然后移植到需净化的污水中;/n步骤3,在水域内选择一片区域,沿四周设置隔离网,待种植的水生植物生长稳定后,四月份向隔离网内投放对虾虾苗;/n步骤4,投放虾苗一周内,向水中每日投喂一次对虾的饵料;/n步骤5,待对虾成熟后,捕捞对虾,降低水中对虾密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法净化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从水域中取需要净化的污水,对水质进行检测;
步骤2,根据水质检测结果,确定需种植的水生植物的种类和密度,将需要种植的的水生植物先放入种植器中种植,然后移植到需净化的污水中;
步骤3,在水域内选择一片区域,沿四周设置隔离网,待种植的水生植物生长稳定后,四月份向隔离网内投放对虾虾苗;
步骤4,投放虾苗一周内,向水中每日投喂一次对虾的饵料;
步骤5,待对虾成熟后,捕捞对虾,降低水中对虾密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法净化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检测污水中氮含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晨光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速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