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地污水回收装置抽水口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5190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4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湿地污水回收装置抽水口结构,它包含调控水泵的进水管(1)和阻拦管(2),所述阻拦管(2)的外圆面处贯通开设有若干个孔(3);所述进水管(1)的端部设置有与其旋接配合的螺管(4),该螺管(4)的端部设置有可以与其转动连接配合的驱动管(5),所述驱动管(5)的端部设置有与其转动连接配合的阻拦管(2);所述阻拦管(2)的两侧分别贯通开设有螺旋设置的导向滑槽(21)。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调控水泵工作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杜绝攀爬并附着在调控水泵的进水口部的螺贝生物堵塞阻拦管的现象,同时还能够有效的杜绝含混在水中的各种腐败杂质,水生动物吸附固定在在阻拦管上的现象,提高了自然湿地各个段、区内污水的抽调效率。

A kind of structure of pumping port of wetland sewage recover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地污水回收装置抽水口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湿地环保设备相关的
,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湿地污水回收装置抽水口结构。
技术介绍
自然湿地是临近湖泊或河流,雨水或者雪水径流,近地表水和海水的形成的,自然湿地俗称地球之肾,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生态系统,尤其是具备可以净化污水的作用,其具有基建投资少,运行费用抵,能耗少,操作简单的特点,但是通过自然湿地净化污水并不代表可以将污水直接完全、无序的排入到自然湿地内进行净化,通常的办法是分批、分段、分区域将污水排入,当区域内的污水被完全净化后再抽出排入到自然河流中,当区域内的污水检测超标或者已经检测超出了区域内湿地环境所能处理的极限时,需要及时的将其内部的污水抽出调配到其他区域或者直接抽回污水池,需要说明的是自然湿地环境中水体环境复杂,各种腐败杂质,水生动物,螺贝生物含混其中,各个段、区内的调控水泵的抽水口部往往会在工作的过程中出现堵塞情况,通常的办法是在调控水泵的进水口端旋接固定有一个阻拦管,该阻拦管的外圆面处贯通开设有若干个孔,但是堵塞依旧,申请人团队经过反复勘验后得到堵塞的最主要原因有两点;1.在调控水泵停止工作时,各种螺贝生物(主要是螺蛳和田螺以及钉螺)会攀爬并附着在调控水泵的进水口部,当调控水泵开始工作时,在调控水泵的进水口部会形成负压环境,各种螺贝生物就会被吸附在阻拦管的孔上;2.第二点最简单,在调控水泵工作时调控水泵的进水口部会形成负压环境,含混在水中的各种腐败杂质,水生动物会被直接吸附固定在在阻拦管的孔上。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湿地污水回收装置抽水口结构,它能有效地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存在的问题,它包含调控水泵的进水管1和阻拦管2,所述阻拦管2的外圆面处贯通开设有若干个孔3;所述进水管1的端部设置有与其旋接配合的螺管4,该螺管4的端部设置有可以与其转动连接配合的驱动管5,所述驱动管5的端部设置有与其转动连接配合的阻拦管2;所述阻拦管2的两侧分别贯通开设有螺旋设置的导向滑槽21;所述阻拦管2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定位座6,该定位座6内固定安装有定位轴杆30,所述定位轴杆30的端部穿过第一轴承座13延伸至转轴管7内,所述的定位轴杆30与转轴管7之间通过键与键槽配合的方式轴向间隙滑动配合,所述转轴管7的端部延伸至定位套管8内并与其间隙滑动配合,该定位套管8的端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座9,所述第二轴承座9外圆面处的两侧分别径向焊接固定有第一连杆10,该第一连杆10的端部径向焊接固定在螺管4的内壁上,所述定位套管8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一个扇叶轮11,该定位套管8位于驱动管5内,所述定位套管8位于靠近转轴管7一端的端部径向焊接固定有第二连杆12,该第二连杆12的端部径向焊接固定在驱动管5的内壁上;所述转轴管7位于阻拦管2内的端部固定安装第一轴承座13,该第一轴承座13的外圆面处径向焊接固定有两根第三连杆14,该第三连杆14的端部各自穿过与其间隙滑动配合的导向滑槽21与清洁套管15转动连接配合,所述清洁套管15的内圆面处可贴合阻拦管2的外壁周向转动,所述清洁套管15的与驱动管5相对一端的端部对称焊接有两根轴向设置的刮条16,所述刮条16可贴合阻拦管2的外壁周向转动,两根刮条16的端部通过第四连杆17焊接固定成一体;所述的转轴管7上套设有复位弹簧18,该复位弹簧18的两端分别顶在第一轴承座13和定位套管8上。所述清洁套管15位于靠近驱动管5一端的端部焊接固定有与其同心的第一齿圈151,所述驱动管5位于靠近清洁套管15一端的端部焊接固定有与第一齿圈151啮合配合的第二齿圈51。所述转轴管7的一端延伸出定位套管8和第二轴承座9与驱动片71固定成一体。所述驱动片71的端面与转轴管7的外圆面之间设置有数个圆周均布的导流片72。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调控水泵工作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杜绝攀爬并附着在调控水泵的进水口部的螺贝生物堵塞阻拦管的现象,同时还能够有效的杜绝含混在水中的各种腐败杂质,水生动物吸附固定在在阻拦管上的现象,提高了自然湿地各个段、区内污水的抽调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阻拦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参看图1-2,本具体实施方式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它包含调控水泵的进水管1和阻拦管2,所述阻拦管2的外圆面处贯通开设有若干个孔3;所述进水管1的端部设置有与其旋接配合的螺管4,该螺管4的端部设置有可以与其转动连接配合的驱动管5,所述驱动管5的端部设置有与其转动连接配合的阻拦管2;所述阻拦管2的两侧分别贯通开设有螺旋设置的导向滑槽21;所述阻拦管2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定位座6,该定位座6内固定安装有定位轴杆30,所述定位轴杆30的端部穿过第一轴承座13延伸至转轴管7内,所述的定位轴杆30与转轴管7之间通过键与键槽配合的方式轴向间隙滑动配合,所述转轴管7的端部延伸至定位套管8内并与其间隙滑动配合,该定位套管8的端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座9,所述第二轴承座9外圆面处的两侧分别径向焊接固定有第一连杆10,该第一连杆10的端部径向焊接固定在螺管4的内壁上,所述定位套管8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一个扇叶轮11,该定位套管8位于驱动管5内,所述定位套管8位于靠近转轴管7一端的端部径向焊接固定有第二连杆12,该第二连杆12的端部径向焊接固定在驱动管5的内壁上;所述转轴管7位于阻拦管2内的端部固定安装第一轴承座13,该第一轴承座13的外圆面处径向焊接固定有两根第三连杆14,该第三连杆14的端部各自穿过与其间隙滑动配合的导向滑槽21与清洁套管15转动连接配合,所述清洁套管15的内圆面处可贴合阻拦管2的外壁周向转动,所述清洁套管15的与驱动管5相对一端的端部对称焊接有两根轴向设置的刮条16,所述刮条16可贴合阻拦管2的外壁周向转动,两根刮条16的端部通过第四连杆17焊接固定成一体;所述的转轴管7上套设有复位弹簧18,该复位弹簧18的两端分别顶在第一轴承座13和定位套管8上。所述清洁套管15位于靠近驱动管5一端的端部焊接固定有与其同心的第一齿圈151,所述驱动管5位于靠近清洁套管15一端的端部焊接固定有与第一齿圈151啮合配合的第二齿圈51。所述转轴管7的一端延伸出定位套管8和第二轴承座9与驱动片71固定成一体。所述驱动片71的端面与转轴管7的外圆面之间设置有数个圆周均布的导流片7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湿地污水回收装置抽水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含调控水泵的进水管(1)和阻拦管(2),所述阻拦管(2)的外圆面处贯通开设有若干个孔(3);所述进水管(1)的端部设置有与其旋接配合的螺管(4),该螺管(4)的端部设置有可以与其转动连接配合的驱动管(5),所述驱动管(5)的端部设置有与其转动连接配合的阻拦管(2);/n所述阻拦管(2)的两侧分别贯通开设有螺旋设置的导向滑槽(21);/n所述阻拦管(2)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定位座(6),该定位座(6)内固定安装有定位轴杆(30),所述定位轴杆(30)的端部穿过第一轴承座(13)延伸至转轴管(7)内,所述的定位轴杆(30)与转轴管(7)之间通过键与键槽配合的方式轴向间隙滑动配合,所述转轴管(7)的端部延伸至定位套管(8)内并与其间隙滑动配合,该定位套管(8)的端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座(9),所述第二轴承座(9)外圆面处的两侧分别径向焊接固定有第一连杆(10),该第一连杆(10)的端部径向焊接固定在螺管(4)的内壁上,所述定位套管(8)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一个扇叶轮(11),该定位套管(8)位于驱动管(5)内,所述定位套管(8)位于靠近转轴管(7)一端的端部径向焊接固定有第二连杆(12),该第二连杆(12)的端部径向焊接固定在驱动管(5)的内壁上;/n所述转轴管(7)位于阻拦管(2)内的端部固定安装第一轴承座(13),该第一轴承座(13)的外圆面处径向焊接固定有两根第三连杆(14),该第三连杆(14)的端部各自穿过与其间隙滑动配合的导向滑槽(21)与清洁套管(15)转动连接配合,所述清洁套管(15)的内圆面处可贴合阻拦管(2)的外壁周向转动,所述清洁套管(15)的与驱动管(5)相对一端的端部对称焊接有两根轴向设置的刮条(16),所述刮条(16)可贴合阻拦管(2)的外壁周向转动,两根刮条(16)的端部通过第四连杆(17)焊接固定成一体;/n所述的转轴管(7)上套设有复位弹簧(18),该复位弹簧(18)的两端分别顶在第一轴承座(13)和定位套管(8)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地污水回收装置抽水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含调控水泵的进水管(1)和阻拦管(2),所述阻拦管(2)的外圆面处贯通开设有若干个孔(3);所述进水管(1)的端部设置有与其旋接配合的螺管(4),该螺管(4)的端部设置有可以与其转动连接配合的驱动管(5),所述驱动管(5)的端部设置有与其转动连接配合的阻拦管(2);
所述阻拦管(2)的两侧分别贯通开设有螺旋设置的导向滑槽(21);
所述阻拦管(2)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定位座(6),该定位座(6)内固定安装有定位轴杆(30),所述定位轴杆(30)的端部穿过第一轴承座(13)延伸至转轴管(7)内,所述的定位轴杆(30)与转轴管(7)之间通过键与键槽配合的方式轴向间隙滑动配合,所述转轴管(7)的端部延伸至定位套管(8)内并与其间隙滑动配合,该定位套管(8)的端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座(9),所述第二轴承座(9)外圆面处的两侧分别径向焊接固定有第一连杆(10),该第一连杆(10)的端部径向焊接固定在螺管(4)的内壁上,所述定位套管(8)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一个扇叶轮(11),该定位套管(8)位于驱动管(5)内,所述定位套管(8)位于靠近转轴管(7)一端的端部径向焊接固定有第二连杆(12),该第二连杆(12)的端部径向焊接固定在驱动管(5)的内壁上;
所述转轴管(7)位于阻拦管(2)内的端部固定安装第一轴承座(13),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迎乐孙珂赵志鹏张东霞刘磊李迎春孟文民张春芳李佳红董向东王帅宋小鸥吕雪茹张彦波王明惠王秀明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焦作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