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轮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5142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4 23:35
本申请涉及滚轮转运装置,包括转运装置和分别对接于转运装置的进料口和出料口的进料通道和出料通道;所述进料通道底面沿长度方向倾斜设置,与转运装置进料口相接处较低,远离转运装置处较高;所述出料通道底面沿长度方向倾斜设置,与转运装置的出料口相接处较高,远离转运装置处较低;所述转运装置包括传送方向与地面垂直的传送带组件,所述传送带组件外侧设有防脱挡板,所述防脱挡板在进料口和出料口处留有大于滚轮侧向横截面的通孔。本申请的滚轮转运装置通过进料通道、出料通道两端的高度差进行滚轮传送,无需给滚轮提供动能,避免了能量损耗,可实现将滚轮从高处传送至低处或从低处传送至高处,满足不同工序加工装置的高度需求。

Roller transfer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滚轮转运装置
本申请涉及滚轮自动化转运
,具体涉及滚轮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滚轮,作为一种应用广泛的机械零件,使用于不同的领域,如搬运滚轮应用于搬运车底部,使搬运车可在厂房内运输货物;滚轮应用于扶梯转向、扶手压带、扶手张紧、梯级链等处,这些滚轮可采用叠放的存放方式,但使用加工设备对其加工时通常需要滚轮为竖放状态。平放状态的滚轮传输过程中需通过带传送装置或机械手将其转移到下一工位,带传送装置和机械手的购买成本高,其使用过程中需消耗能量,长时间使用需要对其进行维护和修理;而传输竖放状态放置的滚轮则更为容易,只需提供具有一定倾角的滚轮滑道,滚轮即可自动传输,传输成本低,且无需单独提供动力,也更易于操作。为将滚轮从分料装置逐个传输到加工工位,分料装置与转运装置之间设有翻面装置将平放滚轮改为竖放,但翻面装置的出料口高度需高于滚轮滑道出料口的高度,这样就制约了转运装置出料端的高度,使其无法适用于不同高度的加工工位。为了在尽量节约能源与加工成本的前提下,将竖放的滚轮转运至下一工位,需对滚轮的转运装置进行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申请提供了滚轮转运装置。本申请的滚轮转运装置通过进料通道、出料通道两端的高度差进行滚轮传送,无需给滚轮提供动能,避免了能量损耗;滚轮进入导向凸起与防脱挡板形成的半封闭空间内进行传导,可将滚轮从高处传送至低处或从低处传送至高处,满足不同工序加工装置的高度需求。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滚轮转运装置,包括转运装置和分别对接于转运装置的进料口和出料口的进料通道和出料通道;所述进料通道底面沿长度方向倾斜设置,与转运装置进料口相接处较低,远离转运装置处较高;所述出料通道底面沿长度方向倾斜设置,与转运装置的出料口相接处较高,远离转运装置处较低;所述转运装置包括传送方向与地面垂直的传送带组件,所述传送带组件外侧设有防脱挡板,所述防脱挡板在进料口和出料口处留有大于滚轮侧向横截面的通孔;所述传送带组件包括传送带、与传送带配合使用的上端传送轮和下端传送轮、设于转运装置底面的传送轮支架和设于防脱挡板外侧且电机轴与下端传送轮配合使用的驱动电机,所述传送带表面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多处导向凸起,所述导向凸起倾斜设置,进料口方向高于出料口方向,所述上端传送轮的支撑轴与防脱挡板固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滚轮转运装置具有以下显著的进步:(1)通过进料通道、出料通道两端的高度差进行滚轮传送,无需给滚轮提供动能,避免了能量损耗;(2)滚轮进入导向凸起与防脱挡板形成的半封闭空间内进行传导,可将滚轮从高处传送至低处或从低处传送至高处,满足不同工序加工装置的高度需求。作为优化,所述导向凸起高度为滚轮厚度的0.8-1.2倍。导向凸起高度不能过低,过低的话滚轮易从侧方掉落,也不宜过高,侧向空间过大滚轮容易侧倒。作为优化,所述进料通道靠近进料口处的侧面设有滚轮止动装置,所述滚轮止动装置包括止动柱支架,所述止动柱支架上端设有平衡板,所述止动柱支架与平衡板中部铰接,所述平衡板端部设有滑道,所述止动柱末端与滑道滑动连接,所述止动柱支架中部与滑道对应的位置设有止动柱导向架,所述止动柱穿过止动柱导向架,所述平衡板一端与气缸伸出端柔性连接;所述防侧倾挡板内侧面设有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触头与导向凸起侧面配合使用。传送带传动时带动防侧倾挡板一侧的导向凸起逐个上升,当导向凸起侧面与行程开关触头相接触触发行程开关时,下方的导向凸起上表面即将与进料通道对接,行程开关触发的电信号传送给滚轮止动装置,使气缸伸出端回缩,靠近进料口的止动柱升高,释放单个滚轮进入,远离进料口的止动柱降低,阻隔后方滚轮前移;所述滚轮止动装置可实现了将滚轮逐个释放入进料口的功能,气缸伸出端与平衡板一端柔性连接可防止气缸伸出端时出现卡死现象。所述滚轮止动装置可实现将滚轮逐个释放入进料口,气缸伸出端与平衡板一端柔性连接可防止气缸伸出端时出现卡死现象。作为优化,所述滚轮止动装置设有两条止动柱,对应的,平衡板两端均设有滑道,止动柱支架上设有两个止动柱导向架。平衡板中部铰接于止动柱支架,设于平衡板两侧的止动柱一侧上升时另一侧下降,止动柱的柱面在止动柱导向架中滑动时,止动柱上端在滑道中滑动,可避免出现止动柱卡死的现象。作为优化,所述止动柱支架为十字形结构。十字结构受力条件好,加工支架用料少便于轻量化设计。作为优化,所述导向凸起相对地面的倾角与进料通道相对地面的倾角一致。可使滚轮从进料通道平稳转移至导向凸起上。作为优化,所述防脱挡板横截面为L形结构,与出料方向对应的侧板为防出料挡板,与传送带传送方向平行并靠近进料口的侧板为防侧倾挡板。无需将传送带垂向的四个面全部包裹起来,只需要将出料方向和进料方向的侧面包覆即可,在节省材料的同时,便于观察滚轮的传送情况。作为优化,所述出料口高于进料口。适用于将待传输滚轮由低处转运至高处。作为优化,所述进料口高于出料口。适用于将待传输滚轮由高处转运至低处。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的滚轮转运装置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的滚轮转运装置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申请的滚轮转运装置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的滚轮转运装置的主视图;图5为本申请的滚轮转运装置的侧视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转运装置,11-进料口,12-出料口,13-传送带组件、131-传送带、1311-导向凸起、132-上端传送轮、133-下端传送轮、134-传送轮支架、135-驱动电机,14-防脱挡板、141-防出料挡板、142-防侧倾挡板;2-进料通道;3-出料通道;4-滚轮;5-滚轮止动装置,51-止动柱支架、511-止动柱导向架,52-平衡板、521-滑道,53-止动柱;6-行程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但并不作为对本申请限制的依据。参见图1-5,滚轮转运装置,包括转运装置1和分别对接于转运装置1的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的进料通道2和出料通道3;所述进料通道2底面沿长度方向倾斜设置,与转运装置1进料口11相接处较低,远离转运装置1处较高;所述出料通道3底面沿长度方向倾斜设置,与转运装置1的出料口12相接处较高,远离转运装置1处较低;所述转运装置1包括传送方向与地面垂直的传送带组件13,所述传送带组件13外侧设有防脱挡板14,所述防脱挡板14在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处留有大于滚轮4侧向横截面的通孔;所述传送带组件13包括传送带131、与传送带131配合使用的上端传送轮132和下端传送轮133、设于转运装置1底面的传送轮支架134和设于防脱挡板14外侧且电机轴与下端传送轮133配合使用的驱动电机135,所述传送带131表面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多处导向凸起1311,所述导向凸起1311倾斜设置,进料口11方向高于出料口12方向,所述上端传送轮132的支撑轴与防脱挡板14固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滚轮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运装置(1)和分别对接于转运装置(1)的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的进料通道(2)和出料通道(3);/n所述进料通道(2)底面沿长度方向倾斜设置,与转运装置(1)进料口(11)相接处较低,远离转运装置(1)处较高;所述出料通道(3)底面沿长度方向倾斜设置,与转运装置(1)的出料口(12)相接处较高,远离转运装置(1)处较低;/n所述转运装置(1)包括传送方向与地面垂直的传送带组件(13),所述传送带组件(13)外侧设有防脱挡板(14),所述防脱挡板(14)在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处留有大于滚轮(4)侧向横截面的通孔;所述传送带组件(13)包括传送带(131)、与传送带(131)配合使用的上端传送轮(132)和下端传送轮(133)、设于转运装置(1)底面的传送轮支架(134)和设于防脱挡板(14)外侧且电机轴与下端传送轮(133)配合使用的驱动电机(135),所述传送带(131)表面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多处导向凸起(1311),所述导向凸起(1311)倾斜设置,进料口(11)方向高于出料口(12)方向,所述上端传送轮(132)的支撑轴与防脱挡板(14)固联。/n...

【技术特征摘要】
1.滚轮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运装置(1)和分别对接于转运装置(1)的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的进料通道(2)和出料通道(3);
所述进料通道(2)底面沿长度方向倾斜设置,与转运装置(1)进料口(11)相接处较低,远离转运装置(1)处较高;所述出料通道(3)底面沿长度方向倾斜设置,与转运装置(1)的出料口(12)相接处较高,远离转运装置(1)处较低;
所述转运装置(1)包括传送方向与地面垂直的传送带组件(13),所述传送带组件(13)外侧设有防脱挡板(14),所述防脱挡板(14)在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处留有大于滚轮(4)侧向横截面的通孔;所述传送带组件(13)包括传送带(131)、与传送带(131)配合使用的上端传送轮(132)和下端传送轮(133)、设于转运装置(1)底面的传送轮支架(134)和设于防脱挡板(14)外侧且电机轴与下端传送轮(133)配合使用的驱动电机(135),所述传送带(131)表面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多处导向凸起(1311),所述导向凸起(1311)倾斜设置,进料口(11)方向高于出料口(12)方向,所述上端传送轮(132)的支撑轴与防脱挡板(14)固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轮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凸起(1311)高度为滚轮(4)厚度的0.8-1.2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轮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通道(2)靠近进料口(11)处的侧面设有滚轮止动装置(5),所述滚轮止动装置(5)包括止动柱支架(51),所述止动柱支架(5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建兴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立汽配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