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异形管状复合材料零件的成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复合材料成型
,具体涉及一种异形管状复合材料零件的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复合材料以其质轻高强、优异的耐腐蚀性及抗疲劳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型面结构简单、型面曲率较小的蒙皮类结构,根据使役条件要求,复合材料零件仅需保证配合面或功能面(如航空复合材料的气动面)具有较高的型面质量,以满足复合材料的使用及零件间的装配。近年来,随着复合材料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特别是航空航天及轨道交通领域,不仅蒙皮类结构的用量逐渐增加,传统由金属材质制造的异形管状零件也逐渐替换为复合材料,以达到更为优异的减重效果。针对普通的异形管状复合材料而言,如机车的排气管,往往仅要求较高的外型面质量以满足装配要求,制造时仅需采用组合式阴模配合真空筒袋即可达到外型面质量要求;而对于异形管路,则需要较高的内型面质量来保证气体或液体的传输顺畅,常通过组合式阳模配合预浸料铺叠固化才能达到内型面质量要求。然而,对于结构更为复杂的异形管状复合材料零件,如航空器的进气口,需要同时兼具较高的内部和外部型面质量。目前,常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异形管状复合材料零件的成型方法,包含如下步骤:/n步骤1,橡胶气囊及铺叠模的制造:/n(1)在橡胶气囊成型模的内腔表面铺叠一层片状未硫化橡胶,拼接处的搭接宽度为12.7mm~25.4mm,再依次将无孔隔离膜、透气毡和真空袋铺叠于橡胶气囊成型模内腔,并将无孔隔离膜、透气毡和真空袋的两端露出部分外翻,连同橡胶气囊成型模整体包覆,对片状未硫化橡胶进行硫化成型,脱模后制成橡胶气囊;/n(2)将成型后管状中空的橡胶气囊的一侧封闭,将混合均匀负压脱泡后的可溶性芯模材料,浇注至橡胶气囊内腔,确保可溶性芯模材料填充密实,待其硬化后制成可溶性芯模,连同橡胶气囊形成铺叠模;/n步骤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形管状复合材料零件的成型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步骤1,橡胶气囊及铺叠模的制造:
(1)在橡胶气囊成型模的内腔表面铺叠一层片状未硫化橡胶,拼接处的搭接宽度为12.7mm~25.4mm,再依次将无孔隔离膜、透气毡和真空袋铺叠于橡胶气囊成型模内腔,并将无孔隔离膜、透气毡和真空袋的两端露出部分外翻,连同橡胶气囊成型模整体包覆,对片状未硫化橡胶进行硫化成型,脱模后制成橡胶气囊;
(2)将成型后管状中空的橡胶气囊的一侧封闭,将混合均匀负压脱泡后的可溶性芯模材料,浇注至橡胶气囊内腔,确保可溶性芯模材料填充密实,待其硬化后制成可溶性芯模,连同橡胶气囊形成铺叠模;
步骤2,坯料的铺叠、转移及橡胶气囊的还原:
(1)在铺叠模表面铺叠一层无孔隔离膜,拼接处的拼接间隙<12.7mm,采用压敏胶带进行粘接固定,按照异形管状复合材料零件的铺层设计铺叠预浸料,每铺叠3层,真空压实不少于30min,排除预浸料铺叠过程中层间夹杂的空气,完成预浸料的铺叠后制成管状复合材料零件坯料;
(2)将管状复合材料零件坯料连同铺叠模整体转移至管状零件成型模之中,采用脱芯方法使可溶性芯模失稳,移除橡胶气囊内腔中的可溶性芯模,还原橡胶气囊,形成管状复合材料零件坯料+橡胶气囊体系;
步骤3,固化及脱模:
将透气毡、真空袋依次塞入表面包覆有管状复合材料零件坯料的橡胶气囊内腔,并将两侧露出部分外翻,连同管状零件成型模整体包覆,形成“阴模+管状复合材料零件坯料+橡胶气囊+无孔隔离膜+透气毡+真空袋”封装体系,固化拆除封装后封闭橡胶气囊一端,另一端抽真空,即可通过橡胶气囊的收缩变形实现管状复合材料零件的脱模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形管状复合材料零件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1)中,橡胶气囊成型模为金属阴模,粗糙度为1.6~3.2,型面尺寸根据管状零件的内腔尺寸、成型模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以及橡胶硫化温度参数进行缩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形管状复合材料零件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1)中,片状未硫化橡胶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彩霞,王乾,李志歆,许朋,梁禄忠,关振,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