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芯层发泡热塑性塑料管接口加工方法及产品技术

技术编号:2355010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4 2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芯层发泡热塑性塑料管接口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管材的一端加工成承口;S2、将管材的另一端加工成插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芯层发泡热塑性塑料管接口加工方法利用较简单的工艺和较少的设备投入,将管材的一端加工成承口,另一端加工成插口,实现了芯层发泡热塑性塑料管的承插连接,而且成本低,连接稳固。

A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duct for the interface of core layer foaming thermoplastic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芯层发泡热塑性塑料管接口加工方法及产品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材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芯层发泡热塑性塑料管接口加工方法及产品。
技术介绍
芯层发泡热塑性塑料管由三层组成,内层和外层为非发泡层,中间层为发泡层,与实壁管相比具有米重小以及刚性高的特点,是用于埋地排水、排污以及矿山排风的理想管材,但由于这种管材连接困难,连接可靠性差,因此其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现其连接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套筒承插连接,二是焊接接头连接,三是热收缩带连接。受生产设备的限制,生产大规格套筒的设备模具投入巨大,经济不划算,并且连接施工困难,成本高。焊接接头的方式同样需投入大型设备生产接头,并且需用人工焊接,投入大,效率低,同样经济价值不高。热收缩连接需将连接管材对整齐后接口处套上热收缩套,然后用火烤热收缩套表面,通过收缩套收缩力将管材接口紧紧包住来实现连接,这种连接方式施工限制条件多,要求专业的人员施工,并且连接可靠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的芯层发泡热塑性塑料管的连接方式所存在的加工困难,成本高,连接可靠性低以及效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芯层发泡热塑性塑料管接口加工方法及产品,充分利用管材的结构和材料性能特点,利用较简单的工艺,较少的设备投入,实现管材承口和插口的加工,连接稳固,连接效率高,加工过程无材料的再次投入,成本较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芯层发泡热塑性塑料管接口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管材的一端加工成承口,其中包括以下三个步骤:>S1.1:使用内壁加热装置对管材内壁进行加热;S1.2:加热后使用扩口模具将已加热软化的管材内壁扩大至扩口模具的尺寸;S1.3:等待管材冷却,完成管材的承口的加工;S2:将管材的另一端加工成插口,其中包括以下三个步骤:S2.1:将管材加工为插口的一端移入到外加热装置,对管材外壁进行加热;S2.2:加热后使用压制模具将已加热软化的管材外壁压缩至压制模具的型腔尺寸;S2.3:等待管材冷却,松开压制模具,完成管材的插口的加工。本专利技术利用较简单的工艺和较少的设备投入,将管材的一端加工成承口,另一端加工成插口,实现了芯层发泡热塑性塑料管的承插连接,而且成本低,连接稳固。进一步的,在步骤S1.1中,包括以下步骤:S1.1.1:将管材加工为承口的一端用外夹具夹紧固定;S1.1.2:将内壁加热装置移动伸入到管材内壁,对管材内壁进行加热,使用外夹具固定,稳定性更好。进一步的,在步骤S1.2中,包括以下步骤:S1.2.1:加热后移开内壁加热装置;S1.2.2:将扩口模具伸入到管材内壁,然后胀大扩口模具的扩口机构,将已加热软化的管材内壁扩大至扩口模具的尺寸,利用热塑性塑料加热后的可塑性,更好地对管材进行加工,加工难度小。进一步的,在步骤S2.2中,包括以下步骤:S1.3.1:待管材冷却后,收缩扩口模具,并移离管材;S1.3.2:松开外夹具,完成管材承口的加工,整个过程十分简单,加工难度小。进一步的,在步骤S2中,包括以下步骤:S2.2.1:加热后将管材移离加热装置;S2.2.2:将管材插入压制模具中,压制模具收缩压迫管材外壁,将已加热软化的管材外壁压缩至压制模具的型腔尺寸,根据产品的材料特性和产品结构特点,利用热塑性塑料加热后的可塑性和发泡层的可压缩性,用加热压缩的方法,将管材的另一端加工成插口,加工方式简单,成本低,效率高。进一步的,步骤S1与步骤S2的顺序可互换,可以根据情况来进行加工,加工方式简单,加工效率高。一种利用上述的芯层发泡热塑性塑料管接口加工方法得到的芯层发泡热塑性塑料管,包括主管体、承口以及插口;所述承口和所述插口分别设置在所述主管体的两端,本专利技术的芯层发泡热塑性塑料管通过承插口之间的连接来实现管材之间的连接,方式简单,连接稳固。进一步的,所述承口内壁以及所述插口外壁均嵌入有密封胶圈,连接稳固。进一步的,所述主管体包括从内向外依次分布的内层、芯层以及外层,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均为实壁层,所述芯层为发泡层,重量小,刚性高,可以更好地进行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根据产品的材料特性和产品结构特点,利用热塑性塑料加热后的可塑性和发泡层的可压缩性,用加热压缩的方法,将管材的一端加工成承口,另一端加工成插口,实现芯层发泡热塑性塑料管之间的承插连接,整个加工方法十分简单,成本低而且效率高,加工出来的产品性能好,连接稳固,连接可靠性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芯层发泡热塑性塑料管接口加工方法进行步骤S1时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芯层发泡热塑性塑料管接口加工方法进行步骤S2时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芯层发泡热塑性塑料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括:如图1-2所示,一种芯层发泡热塑性塑料管接口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管材的一端加工成承口,其中包括以下三个步骤:S1.1:使用内壁加热装置对管材内壁进行加热;S1.2:加热后使用扩口模具将已加热软化的管材内壁扩大至扩口模具的尺寸;S1.3:等待管材冷却,完成管材的承口的加工;S2:将管材的另一端加工成插口,其中包括以下三个步骤:S2.1:将管材加工为插口的一端移入到外加热装置,对管材外壁进行加热;S2.2:加热后使用压制模具将已加热软化的管材外壁压缩至压制模具的型腔尺寸;S2.3:等待管材冷却,松开压制模具,完成管材的插口的加工。本专利技术利用较简单的工艺和较少的设备投入,将管材的一端加工成承口,另一端加工成插口,实现了芯层发泡热塑性塑料管的承插连接,而且成本低,连接稳固。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1.1中,包括以下步骤:S1.1.1:将管材加工为承口的一端用外夹具夹紧固定;S1.1.2:将内壁加热装置移动伸入到管材内壁,对管材内壁进行加热,使用外夹具固定,稳定性更好。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1.2中,包括以下步骤:S1.2.1:加热后移开内壁加热装置;S1.2.2:将扩口模具伸入到管材内壁,然后胀大扩口模具的扩口机构,将已加热软化的管材内壁扩大至扩口模具的尺寸,利用热塑性塑料加热后的可塑性,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芯层发泡热塑性塑料管接口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将管材的一端加工成承口,其中包括以下三个步骤:/nS1.1:使用内壁加热装置对管材内壁进行加热;/nS1.2:加热后使用扩口模具将已加热软化的管材内壁扩大至扩口模具的尺寸;/nS1.3:等待管材冷却,完成管材的承口的加工;/nS2:将管材的另一端加工成插口,其中包括以下三个步骤:/nS2.1:将管材加工为插口的一端移入到外加热装置,对管材外壁进行加热;/nS2.2:加热后使用压制模具将已加热软化的管材外壁压缩至压制模具的型腔尺寸;/nS2.3:等待管材冷却,松开压制模具,完成管材的插口的加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芯层发泡热塑性塑料管接口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管材的一端加工成承口,其中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S1.1:使用内壁加热装置对管材内壁进行加热;
S1.2:加热后使用扩口模具将已加热软化的管材内壁扩大至扩口模具的尺寸;
S1.3:等待管材冷却,完成管材的承口的加工;
S2:将管材的另一端加工成插口,其中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S2.1:将管材加工为插口的一端移入到外加热装置,对管材外壁进行加热;
S2.2:加热后使用压制模具将已加热软化的管材外壁压缩至压制模具的型腔尺寸;
S2.3:等待管材冷却,松开压制模具,完成管材的插口的加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层发泡热塑性塑料管接口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1中,包括以下步骤:
S1.1.1:将管材加工为承口的一端用外夹具夹紧固定;
S1.1.2:将内壁加热装置移动伸入到管材内壁,对管材内壁进行加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芯层发泡热塑性塑料管接口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2中,包括以下步骤:
S1.2.1:加热后移开内壁加热装置;
S1.2.2:将扩口模具伸入到管材内壁,然后胀大扩口模具的扩口机构,将已加热软化的管材内壁扩大至扩口模具的尺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雄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