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更稳定的弯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4847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4 2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更稳定的弯管机,其结构包括机体、固定块和第一模具,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更稳定的弯管机,可以将内盒底端的连接座旋转至垂直地面,然后可以将连接座底端的吸盘吸附在地面上,弯管机工作时的震动力能够通过外盒传输至内盒,通过弹簧在内盒上的弹性形变,能够将震动力抵消,解决了不具备能够在工作时更加稳定的功能,导致弯管机容易因震动过大而损坏的问题,可以将管道放置在下夹环和上夹环之间,然后可以将下夹环和上夹环闭合,然后将转动环上的螺栓嵌入上夹环上的凹槽,然后可以将螺栓套在螺栓上向下拧动,使螺栓被固定从而使管道被固定,解决了不具备能够更好的将管道进行夹持的功能,导致管道折弯较为不便的问题。

A more stable pipe be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更稳定的弯管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弯管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更稳定的弯管机。
技术介绍
弯管机分为手动弯管机,液压弯管机和数控弯管机,手动弯管机又分为机械手动弯管机和电动手动弯管机,液压弯管机按同步方式又可分为:扭轴同步、机液同步,和电液同步,液压弯管机按运动方式又可分为上动式、下动式,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弯管机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的弯管机:不具备能够在工作时更加稳定的功能,导致弯管机容易因震动过大而损坏,不具备能够更好的将管道进行夹持的功能,导致管道折弯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更稳定的弯管机,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弯管机:不具备能够在工作时更加稳定和不具备能够更好的将管道进行夹持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更稳定的弯管机,包括机体、固定块、第一模具、旋转电机、第二模具、控制面板、电源线、支撑装置和夹持装置,所述机体顶端右侧焊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设置有第一模具,并且第一模具通过轴承与固定块进行转动连接,所述机体内部在左侧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机体顶端左侧设置有第二模具,并且旋转电机的顶端输出轴贯穿机体顶壁与第二模具底端进行焊接,所述机体前端中部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机体右侧设置有电源线,所述机体底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撑装置,所述第二模具左侧设置有夹持装置,所述支撑装置由顶座、旋转杆、转动座、滚珠、外盒、内盒、弹簧、连接座和吸盘组成,所述顶座底端设置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内侧下端设置有转动座,并且转动座通过滚珠与旋转杆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座内侧焊接有外盒,所述外盒内部下端设置有内盒,并且内盒顶端与弹簧底端进行焊接,所述弹簧顶端与外盒内部顶端进行焊接,所述内盒底端焊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底端粘接有吸盘,所述顶座顶端与机体底端进行焊接,所述夹持装置由下夹环、上夹环、连接杆、转动环、螺栓、螺栓套和凹槽组成,所述下夹环顶端设置有上夹环,所述连接杆位于下夹环和上夹环后端内部,并且连接杆通过转轴与下夹环和上夹环进行转动连接,所述下夹环前端内部设置有转动环,并且转动环通过转轴与下夹环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环顶端焊接有螺栓,所述螺栓外侧螺纹连接有螺栓套,所述上夹环右侧面设置有凹槽,所述上夹环后端与第二模具左侧进行焊接,所述电源线与外接电源电连接,所述旋转电机和控制面板均与电源线电连接,所述旋转电机和控制面板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内盒右侧焊接有一根导向柱,并且外盒右侧面设置有一条导向缺口,并且导向柱贯穿导向缺口。进一步的,所述螺栓套呈中空的三形柱体状,并且螺栓套表面粘接有防滑层。进一步的,所述下夹环和上夹环中端均呈拱形体状,并且下夹环和上夹环内侧均粘接有橡胶膜。进一步的,所述弹簧的长度为5厘米,并且弹簧所能提供的弹力为6牛。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座呈圆柱体状,并且连接座表面粘接有ABS耐磨层。进一步的,所述外盒呈长方体状,并且外盒底端面未封闭。进一步的,所述旋转电机的型号为FZ型B。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面板的型号为H798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更稳定的弯管机,当需要对弯管机进行放置时,可以将内盒底端的连接座旋转至垂直地面,然后可以将连接座底端的吸盘吸附在地面上,弯管机工作时的震动力能够通过外盒传输至内盒,通过弹簧在内盒上的弹性形变,能够将震动力抵消,解决了不具备能够在工作时更加稳定的功能,导致弯管机容易因震动过大而损坏的问题,当需要将铁致管道进行夹持时,可以将管道放置在下夹环和上夹环之间,然后可以将下夹环和上夹环闭合,然后将转动环上的螺栓嵌入上夹环上的凹槽,然后可以将螺栓套在螺栓上向下拧动,使螺栓被固定从而使管道被固定,解决了不具备能够更好的将管道进行夹持的功能,导致管道折弯较为不便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前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机体前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支撑装置前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外盒前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外盒右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夹持装置左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机体-1、固定块-2、第一模具-3、旋转电机-4、第二模具-5、控制面板-6、电源线-7、支撑装置-8、夹持装置-9、顶座-81、旋转杆-82、转动座-83、滚珠-84、外盒-85、内盒-86、弹簧-87、连接座-88、吸盘-89、下夹环-91、上夹环-92、连接杆-93、转动环-94、螺栓-95、螺栓套-96、凹槽-97。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1-6所示,一种更稳定的弯管机,包括机体1、固定块2、第一模具3、旋转电机4、第二模具5、控制面板6、电源线7、支撑装置8和夹持装置9,机体1顶端右侧焊接有固定块2,固定块2内设置有第一模具3,并且第一模具3通过轴承与固定块2进行转动连接,机体1内部在左侧设置有旋转电机4,机体1顶端左侧设置有第二模具5,并且旋转电机4的顶端输出轴贯穿机体1顶壁与第二模具5底端进行焊接,机体1前端中部设置有控制面板6,机体1右侧设置有电源线7,机体1底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撑装置8,第二模具5左侧设置有夹持装置9,支撑装置8由顶座81、旋转杆82、转动座83、滚珠84、外盒85、内盒86、弹簧87、连接座88和吸盘89组成,顶座81底端设置有旋转杆82,旋转杆82内侧下端设置有转动座83,并且转动座83通过滚珠84与旋转杆82进行转动连接,转动座83内侧焊接有外盒85,外盒85内部下端设置有内盒86,并且内盒86顶端与弹簧87底端进行焊接,弹簧87顶端与外盒85内部顶端进行焊接,内盒86底端焊接有连接座88,连接座88底端粘接有吸盘89,顶座81顶端与机体1底端进行焊接,夹持装置9由下夹环91、上夹环92、连接杆93、转动环94、螺栓95、螺栓套96和凹槽97组成,下夹环91顶端设置有上夹环92,连接杆93位于下夹环91和上夹环92后端内部,并且连接杆93通过转轴与下夹环91和上夹环92进行转动连接,下夹环91前端内部设置有转动环94,并且转动环94通过转轴与下夹环91进行转动连接,转动环94顶端焊接有螺栓95,螺栓95外侧螺纹连接有螺栓套96,上夹环92右侧面设置有凹槽97,上夹环92后端与第二模具5左侧进行焊接,电源线7与外接电源电连接,旋转电机4和控制面板6均与电源线7电连接,旋转电机4和控制面板6电连接。其中,所述内盒86右侧焊接有一根导向柱,并且外盒85右侧面设置有一条导向缺口,并且导向柱贯穿导向缺口啊,使内盒86在外盒85内部移动不会偏移位置。其中,所述螺栓套96呈中空的三形柱体状,并且螺栓套96表面粘接有防滑层,使螺栓套96更易拧动。其中,所述下夹环91和上夹环92中端均呈拱形体状,并且下夹环91和上夹环92内侧均粘接有橡胶膜,使下夹环91和上夹环92的夹持能力更强。其中,所述弹簧87的长度为5厘米,并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更稳定的弯管机,包括机体(1)、固定块(2)、第一模具(3)、旋转电机(4)、第二模具(5)、控制面板(6)和电源线(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装置(8)和夹持装置(9),所述机体(1)顶端右侧焊接有固定块(2),所述固定块(2)内设置有第一模具(3),并且第一模具(3)通过轴承与固定块(2)进行转动连接,所述机体(1)内部在左侧设置有旋转电机(4),所述机体(1)顶端左侧设置有第二模具(5),并且旋转电机(4)的顶端输出轴贯穿机体(1)顶壁与第二模具(5)底端进行焊接,所述机体(1)前端中部设置有控制面板(6),所述机体(1)右侧设置有电源线(7),所述机体(1)底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撑装置(8),所述第二模具(5)左侧设置有夹持装置(9),所述支撑装置(8)由顶座(81)、旋转杆(82)、转动座(83)、滚珠(84)、外盒(85)、内盒(86)、弹簧(87)、连接座(88)和吸盘(89)组成,所述顶座(81)底端设置有旋转杆(82),所述旋转杆(82)内侧下端设置有转动座(83),并且转动座(83)通过滚珠(84)与旋转杆(82)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座(83)内侧焊接有外盒(85),所述外盒(85)内部下端设置有内盒(86),并且内盒(86)顶端与弹簧(87)底端进行焊接,所述弹簧(87)顶端与外盒(85)内部顶端进行焊接,所述内盒(86)底端焊接有连接座(88),所述连接座(88)底端粘接有吸盘(89),所述顶座(81)顶端与机体(1)底端进行焊接,所述夹持装置(9)由下夹环(91)、上夹环(92)、连接杆(93)、转动环(94)、螺栓(95)、螺栓套(96)和凹槽(97)组成,所述下夹环(91)顶端设置有上夹环(92),所述连接杆(93)位于下夹环(91)和上夹环(92)后端内部,并且连接杆(93)通过转轴与下夹环(91)和上夹环(92)进行转动连接,所述下夹环(91)前端内部设置有转动环(94),并且转动环(94)通过转轴与下夹环(91)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环(94)顶端焊接有螺栓(95),所述螺栓(95)外侧螺纹连接有螺栓套(96),所述上夹环(92)右侧面设置有凹槽(97),所述上夹环(92)后端与第二模具(5)左侧进行焊接,所述电源线(7)与外接电源电连接,所述旋转电机(4)和控制面板(6)均与电源线(7)电连接,所述旋转电机(4)和控制面板(6)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更稳定的弯管机,包括机体(1)、固定块(2)、第一模具(3)、旋转电机(4)、第二模具(5)、控制面板(6)和电源线(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装置(8)和夹持装置(9),所述机体(1)顶端右侧焊接有固定块(2),所述固定块(2)内设置有第一模具(3),并且第一模具(3)通过轴承与固定块(2)进行转动连接,所述机体(1)内部在左侧设置有旋转电机(4),所述机体(1)顶端左侧设置有第二模具(5),并且旋转电机(4)的顶端输出轴贯穿机体(1)顶壁与第二模具(5)底端进行焊接,所述机体(1)前端中部设置有控制面板(6),所述机体(1)右侧设置有电源线(7),所述机体(1)底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撑装置(8),所述第二模具(5)左侧设置有夹持装置(9),所述支撑装置(8)由顶座(81)、旋转杆(82)、转动座(83)、滚珠(84)、外盒(85)、内盒(86)、弹簧(87)、连接座(88)和吸盘(89)组成,所述顶座(81)底端设置有旋转杆(82),所述旋转杆(82)内侧下端设置有转动座(83),并且转动座(83)通过滚珠(84)与旋转杆(82)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座(83)内侧焊接有外盒(85),所述外盒(85)内部下端设置有内盒(86),并且内盒(86)顶端与弹簧(87)底端进行焊接,所述弹簧(87)顶端与外盒(85)内部顶端进行焊接,所述内盒(86)底端焊接有连接座(88),所述连接座(88)底端粘接有吸盘(89),所述顶座(81)顶端与机体(1)底端进行焊接,所述夹持装置(9)由下夹环(91)、上夹环(92)、连接杆(93)、转动环(94)、螺栓(95)、螺栓套(96)和凹槽(97)组成,所述下夹环(91)顶端设置有上夹环(92),所述连接杆(93)位于下夹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万荣李嘉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致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